中心环保督察组指出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40年旁边韶光,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草原86平方公里的草原没了。
而这只是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霍林河露天煤矿(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一家企业的“战绩”。

国家电投在科尔沁草原40年挖掉落一座中等城市 汽车知识

2018年6月26日,当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带队的“转头看”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到霍林郭勒市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的开采现场时,平躺在科尔沁草原上,深度超百米,面积逾5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个大坑,其实令督察组感到震荡。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就在科尔沁草原挖煤。
截至目前,被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挖掉的草原面积相称于一座中等城市建成区面积。
而2013年至今,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仅拿出419万元用于草原规复;2017年,一吨煤均匀投入草原修复的钱只有1分钱。
在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北矿区上真个三个平台修复管理了近10年,但至今险些完备袒露。

据督察组核实,霍林河矿区共有煤矿企业12家,累计占用草原面积多达103362亩,现仅完成矿山环境管理39251亩,完成管理的面积仅占三成。

科尔沁草原被毁坏,表面上看是企业未尽到修复的主体任务;往深里则创造,监管部门及地方党委、政府均难辞其咎。

长期未负责修复三大平台

6月26日,督察组大巴车从霍林郭勒市到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矿区,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地貌却从草原换成荒原。

进入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矿区后,一个面积硕大的坑呈现督察组的面前。
“这个大坑便是你们的作业面吗?”翟青问。
“是我们的主矿区。
”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矿区的矿长回答说。

大坑里,被切开的横断面上一层一层的煤层清晰可见;从上往下看,玩具一样大小的大卡车在坑底一直地穿梭。
“我们这个矿从70年代开始开采,至今开采面积已有70平方公里。
”南矿区矿长闇练地向督察组先容着煤矿的开采历史。

督察组哀求“先容一下草原的规复情形”,无论是企业方,还是在场的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国土部门卖力人均显得胸有成竹。
“到目前为止,未规复的面积是20到30平方公里。
”这是南矿区矿长给出的数据。
“煤矿已上交了2000多万元的矿山修复管理担保金。
”通辽及霍林郭勒市国土部门卖力人见告督察组,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是国有大企业,没有什么问题,草原修复基本到位。

就在这时,督察组创造视线正前方有三个面积巨大的平台,险些完备袒露的三大块地皮与远处的青青草原形成强烈反差。
“这三个平台是怎么回事?”督察组问。
“这是我们已经修复过的。
”南矿区卖力人说。
在督察组的再三追问下,这位卖力人透露,这三个平台他们已经修复了10年。

通辽市政府紧张卖力人当场指出,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并未负责履行修复职责。
这位卖力人说,三个大平台上或可看到的星星点点的草是自然长出来的,不是修复的结果。

离开南矿区,督察组一行又到北矿区。
与南矿区一样,北矿区的作业面也是一个巨型大坑。
北矿区矿长见告督察组,他们开采的矿山面积有16平方公里。
就草原的修复管理,北矿区矿长见告督察组,他们的修复方案是,以前是每隔3米种一棵树,现在是每隔1米种一棵树。

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的矿长见告督察组,从70年代开始开采至今,两个矿区开采的草原面积达86平方公里。
而这相称于我国一座中等城市的建成区面积。

督察组在后续的调查中创造,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是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煤矿范围包括南、北两个露天矿。
南露天矿产能1800万吨/年,北露天矿产能1000万吨/年。
经由40多年开采形成的南北两个大坑深度超过百米、总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

一吨煤仅拿一分钱用于修复

在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督察组问:吨煤的草原修复投入多少?累计修复的草原面积?北矿区的矿长见告督察组:“他们一吨煤拿出1到2元用于草原修复。

但督察组的后续调查却创造,2013年以来,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占用、损毁地皮面积迅速扩大,增加幅度达到14000亩,6年来复垦资金仅有419万元,复垦面积仅为1483亩,个中,2017年,北露天矿煤炭产量高达999万吨,复垦资金仅10万元,一吨煤投入仅一分钱;南露天矿煤炭产量高达1799万吨,复垦资金仅85万元,吨煤投入不到5分钱。

同时,已开展管理的排土场,部分只通过撒草籽进行大略规复,边坡草木稀疏,大面积土层袒露,管理规复效果很差。
此外,督察职员现场检讨还创造,矿区仍有2074亩该当管理而未管理的排土场;部分利用中的排土场堆放不规范、碾压不及时,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督察组指出,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作为主体任务单位,长期不按哀求推进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事情,违规占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严重。
国家电投集团对霍林河露天煤矿长期不落实生态环境规复管理哀求不过问、不考察、不问责,没有履行生态环境管理规复的主体任务。

霍林郭勒市国土局材料有假

2016年7月,第一轮中心环保督察向内蒙古自治区反馈见地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来矿产资源开拓利用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毁坏,“开一处矿山、毁一片草原、损一方生态”征象十分突出,到2015年,矿山毁坏地皮面积累积达1835平方公里。

针对第一轮中心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自治区在公开的整改方案中明确提出,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卖力体例全区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方案,统筹折衷推进全区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事情;各盟市党委、政府按照自治区的规复管理方案,制订分期管理操持并组织履行。
生产矿山要严格实行“边开采、边管理、边规复”的原则,实现生产矿山管理与毁坏平衡。
加大司法检讨力度,加强分期管理和闭坑管理的监督管理,对管理不力的企业依法依规严明查处。

在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面对“狗啃过一样的草原”,督察组就国土局如何监管的等问题多次发问通辽及霍林郭勒市国土局,两市国土部门的回答是——没有创造问题。

但督察组的调查却创造,2014年,通辽及霍林郭勒市国土部门已创造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露天矿采矿规模由1500万吨/年增加至2800万吨/年,但两级国土部门对两矿的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事情仍按照原有能力监督管理,导致矿山生态规复担保金无法足额征收,矿区规复管理面积严重不敷。

不仅如此,督察组还创造,通辽市国土局的监管依据便是一纸专家评审见地书;霍林郭勒市国土局的日常监管便是看一看这张专家评审见地书是否落实。
督察组指出:通辽及霍林郭勒“两级国土部门对付企业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缓慢的现状视而不见、相互推诿,作为紧张监管部门,六年来从未对企业提出整改哀求,从未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长期默许纵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督察组职员现场检讨时,霍林郭勒市国土局百般掩蔽,对企业存在问题不愿说、不敢说、说不清。
”督察组透露:“在向霍林郭勒市国土局讯问企业矿山修复管理情形时,干系卖力人表示‘实行情形挺好’‘都在按哀求管理’,乃至还向督察组谎报企业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面积。

据督察组先容,6月26日,霍林郭勒市国土局供应材料显示,截至目前,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已完成管理面积32700亩;经进一步问询后,6月30日则变为20760亩。
同时,国土局供应的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应管理而未管理矿区面积1252亩,但督察职员现场与企业核实,创造应管理而未管理矿区面积达到2074亩,供应材料严重失落实。

此外,督察组还创造,2013年至今,国家电投霍林河煤矿南北矿区合计违法占用草原5436亩,按照中心环保督察整改哀求,通辽市应彻底排查辖区未履行草原征占手续的企业名单,但霍林郭勒市南、北露天矿违规占用草原问题一贯没有上报,并且两级农牧部门在日常监管中从未对该企业违规占用草原问题进行惩罚。

督察组指出,作为草原管理部门,两级农牧部门对违法征占用草原情形排查不清,监管不到位。
按照自治区督察整改方案,矿山地质环境规复管理整改任务单位在地方党委、政府。
因此,督察组认为,通辽市及霍林郭勒市党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重发展、轻保护,对严重的毁坏草原行为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监管缺失落,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毁坏。
( 郄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