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的经营
1996年底,潞城大厦经由三个多月的改建装修,硬软件初步具备了开业的条件。特殊是潞城大厦机构和职员安排都已到位。为了方便事情,万丑科副市长宣告了潞城大厦干部职员,黄飞任总经理,张俊文和我任副总经理,以下设了餐饮部、客房部、接待部、财务科、保卫科、总务科等。做事员也从潞城招聘,并培训完毕,厨师聘请了南方在太原的名厨,全部职员56名。
开业没有太多的摧残浪费蹂躏,由于毕竟是在太原,大略的举行了仪式,由此开始了困难经营。
水,是潞城大厦经营失落败的紧张缘故原由,它从始至终都没有正常过,也可以说是扼杀潞城大厦的刽子手。
不知是前期稽核没细剖析透,还是部队给我们说了假话,开业第三天水便出了问题。首先是客房沐浴热水,供水不到2个小时,对付习气了24小时送热水的出差职员,其实不能接管,特殊是我们潞城各单位职员,对潞城大厦的期望很高。每每便是这样,期望值越高失落望就越大,纷纭扬扬说这说那。什么缘故原由?办事处张俊文经理赶忙和教导队联系,由于办事处和教导队订的条约中,24小时供热水是对方的条款。经双方查找问题,方才创造,双方都没有对开宾馆用水有足够的履历或论证。原来教导队官兵在此用热水不到20人,还是早晚两次,且定时很短,首长、队长个别用水也不太多,原以为可以24小时供热水,因此谁也没有想到锅炉供热水会出问题。但事实是热水锅炉水箱太小,远不能知足大厦24小时供热水。部队只好增加人手,一直向水箱抽水以担保全天供到热水。就在部队加了人手后,凉水又出了问题,谁也没有想到这里用的水,是南内环街全部用水的末端,水流量到了这里险些没了压力,加上末端卫校、师范等几家用水较大单位都在24小时抢着蓄水(因水不足用,都早建有蓄池塘)。不要说热水,凉水也不能供足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与太原军分区教导队双方协商后,1997年初共同打了100立方的蓄池塘,在主楼顶部焊上了20立方的大存水箱,改造了供冷热水管道,就这样电压和冷热水仍达不到足量供应。再后来,不得不在卫生间增长了热水器,可是这时已无补于事,失落去了水的信誉。
要说水是扼杀潞城大厦的刽子手,交通绝对是它的帮凶。到过办事处的人都知道,从潞城到太原办事处,需经小店后,进平阳路、接着上新建路,到了南内环街与新路交卸十字口,左转向西,一公里到南内环桥东,这时司机就开始发愁了。潞城大厦在桥的东南,进去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并行、抢路左转,车多人杂,极不屈安;另一个是顺道不上南内环桥,沿桥北向西,约行200米从北向南有一桥洞,可钻过去,不常去的人根本不知道。再加上紧挨桥南的原地下桥(过去可从东穿越汾河,到汾河西),现已不用,交通部门为安全在南内环东桥头竖挂一赤色禁止通畅标志,很多人误以为是在桥东不准向左,真是晕头转向,因此说交通绝对是制约潞城大厦经营的成分之一。
由于这两个客不雅观缘故原由,在此开宾馆根本便是先天不敷,到现在,那里那边所经由几次三番租赁,都不能生存下来。末了租了医院才稳了下来,由于医院纵然交通不便也得想法进去。
大厦困难的经营,效益的不佳,原来想用利润交租金的想法落空,不要说交租金,连自身也顾不过来。1996年底办事处对潞城大厦的经营进行了一次负责的测评。当时潞城大厦共有客房48间个中高套占用9间,可接待82人。按当时大原市物价局给核定的客房价格,每个床位不能超过60元打算,全部住满日收入4000余元,刚好持平当天用度(包括每天的租赁费2500元)。按住房50%打算每天可收入2000余元,刚好持平当天预测的各项用度,房费租金根本不可摊销。面对困难,黄飞经理感到担子很重,想要达到市委政府提出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完成,于是曾三次提出辞职。期间,办事处想了好多办法,采纳了降落房价、早餐免费等方法来吸引顾客。1997年上半年潞城客人还较多,到了后半年仅有几个预支集资单位来抵帐。1998年至1999年上半年,由于客不雅观条件的不好,潞城到太原出差的人,有钱的根本不到潞城大厦,无钱的吃住在大厦还嫌条件不好,只好一裁、二裁、再次裁,将职员减少到最少,一人顶三至四个岗位,只管即便少亏。1999年6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将大厦承包给三源实业有限公司,办事处不再管潞城大厦的经营。然而,先天不敷的水和交通问题,三源实业有限公司也没有回天之力,经营亏损一年后,在2000年的“三讲”中,办事处连同大厦彻底打道回家,结束了她的多舛命运。
看不见的贡献
市委、政府对办事处也是高度重视,由于办事处毕竟还是为潞城办了很多的实事,网络和报送了有效益的信息,沟通了家乡人与在并职员的感情,也在办事处谈成好几项招商引资的项目等等。设办事处并没有错,撤回的前几个月,办事处在接管教训的根本上,在平阳路选了一栋适宜开宾馆的地方,当时分管领导曾到新址和房东达成口头租赁意向,租金也不算高,想将办事处迁居。但后来因潞城换了领导,见地没有得到统一,就搁了起来。就在我们犹豫未定时,屯留县种子公司抢先租了下来,听说后来成了屯留确当局办事处。
不管若何,潞城大厦的餐饮还是很好,得到大部分人切实其实定,给潞城及其他的客人以乡情的抚慰。潞城特色的甩饼、和子饭、小米粥、圪撤面等险些全有,使潞城人出门在外的能享受到家乡的风味,也不失落为一桩乐事。特殊是在太原事情的潞城老乡们,对家乡的饭菜特殊喜好,时常到大厦吃上一顿,感想熏染了家乡人的温馨,带来了外边天下的信息,匆匆进了感情、亲情。
办事处有没有贡献,直到现在都有辩论。我不刻意地据理力争,只想讲几件真实的事情。
召开在并老乡联谊会,是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做的一项主要事情。过去,召开在并老乡联谊会总是选择在豪华的大宾馆、酒店举行。自从设立办事处后,每年的在并老乡联谊会就改在了潞城大厦召开。虽然没有大宾馆、大酒店豪华,但浓浓的乡情和家乡的菜肴、小吃,使他们觉得到家一样的温暖。后来,潞城市在并老乡联谊会就设在潞城大厦,家乡和在并职员以办事处为基地,广交朋友,为家乡着力。先后,办事处参与了1997年争取省财政厅给潞城市拨付支持焦油化工厂的培植资金700万元,环保煤气工程引资1000万元等,当时,办事处无论从找资金,还是出人、着力,都积极参与,为潞城招商引资作出了贡献。
办事处还为潞城各单位办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派人到财政厅为技能监督局办理汽车控办手续;接待潞城文化馆在省演出,获铜奖;当市水泥厂供销职员到太原找一皮包公司求到办事处时,我们派出好几拨人,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这一公司,为该厂挽回了经济丢失等等。
搞好做事,为潞城市老干部、公民群众到省城看病供应统统方便。先后接待了70多名干部、群众,他们不但在大厦享受到了免费食宿和悉心照顾,还有专人到医院进行联系、引路、排队登记,深受他们的高度赞赏。
回顾驻并办事处,虽然办事处以失落败而终,但与办事处共命运的人,都是舍小家为大家,几年来从未有星期天,事情不分白天晚上,兢兢业业接待潞城的各级官员及父老乡亲。功过自有人评,我们办事处事情职员,只求无亏于心,对得起党和潞城的父老乡亲。
办事处几年,最使我欣慰的是相遇相处了很多朋友,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事情职员或家乡的群众,到现在都还是那么的近,情很浓!
(秦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