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赵雷一首《三十岁的女人》,由于歌词涉嫌歧视三十岁的女性,被骂惨了。
这首歌是赵雷的一首原创歌曲,收录在赵雷第二张专辑《吉姆餐厅》中。2017年2月25日,赵雷在湖南卫视音乐节目《歌手》中返场并演唱该曲。
听说,该曲源于赵雷当年在酒吧驻唱时的见闻。那时,他看着台下的她们笑、她们哭、她们闹,就很有感触,于是默默把她们写进了歌里。
赵雷这首歌出来往后,引起了广泛热议,很多人认为他这首歌是在贬低三十岁的女性。个中最盛行的一种不雅观点是:是谁给了赵雷怜悯30岁女人的资格?《三十岁的女人》这首歌大略地说,便是一个男屌丝写的劝嫁歌。赵雷的男女不雅观,代表了最普遍最底层的男性们对待大龄女性的普遍意见,说白了便是“都过了三十岁,你还牛什么牛”……
赵雷的《成都》唱火了的时候,我也只是听了一遍,听完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想来,可能是我内心深处认为高晓松、老狼、刘蓓等代表的民谣时期已经远去了,我乃至会浅薄地认为:中国再无民谣。
若不是赵雷这首《三十岁的女人》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每天忙着带娃、事情的我可能都没想过要听。
在评判一个东西之前,我的习气是先去理解。在问“为什么”之前,我的习气是先问“是不是”。于是,我果真找来了这首歌听了一遍,并仔细研究了一下歌词。
听完、研究完,我忽然以为:彷佛这首歌词里,并没有表达对三十岁女性的恶意啊。我们是不是太敏感了?
(二)
我们且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
她是个三十岁至今还没有结婚的女人
她笑脸中眼旁已有几道波纹
三十岁了光芒和激情已被岁月打磨
是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比两个人更快活
这几句歌词里,讲的是“她”,是某一个女人,而不是年满三十的所有女性。
“至今还没有结婚”说的也只是一种未婚的生活状态。在主流社会中,一个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女人,的确很随意马虎由于“未婚”而被人关注到,但这句歌词里彷佛并没有“这么大年纪了还没结婚,你丢人不丢人”的意思。
末了一句“是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比两个人更快活”,则揣度式的回答了“她”不结婚的缘故原由。至于“眼旁已有几道波纹”,说的实在也是事实,很多女孩子二十五六岁开始眼角就有了皱纹,可是有皱纹,并不即是在说“她”不俏丽。
我喜好三十岁女人特有的温顺
我知道深夜里的寂寞难以忍受
你说事情中忙得太久
不觉间已三十个年头
挑剔着轮换着你再三选择
看到“我喜好,三十岁女人特有的温顺”这句,我很难想象说出这句歌词的人会对三十岁女人有多大的恶意。至于后面几句,说的也不过大部分三十岁女人的现状:事情压力大,终日奔波,在情爱路上没那么幸运,可能受过伤,也可能只是遇不到,以是“再三选择”。“深夜里的寂寞难以忍受”这句,是作者揣度的,以是他用的词是“我知道”。
她是个三十岁身材还没有走形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可否留有当年的一丝清纯
可是这个天下有时候外表决定统统
可再残酷的边幅都扛不住朽迈
到了三十岁,“身材还没有走形”这话确实预设了一种条件:到了三十岁的女人,大多数身材已经走形,而“她”居然没有。
“可否留有当年的一丝清纯”也预设了一种条件:到了三十岁的女人,清纯已经不在了。
也正是由于如此,“身材”和“清纯”成为特色被写进了歌词里。坦白讲,这话我听着确实不大舒畅,但仔细一想:我二十七八岁开始,身材就已经走形了。到了三十岁,我的心态确实发生了些改变。如果有男人还用“清纯”来形容我,我心里会揣度:卧槽,他这么说,是不是想泡我......
于是,我承认赵雷说的基本是现实。
“可是这个天下有时候外表决定统统,可再残酷的边幅都扛不住朽迈”这一句,乍一听确实会让人产生年事焦虑、朽迈焦虑,由于它恰好说准了人们的痛点:很多时候,这个天下便是这么残酷,便是“外表决定统统”,便是“再残酷的边幅都扛不住朽迈”。
虽然,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对的。不对的。
但亲爱的们,这句话的主体是“这个天下”并不是赵雷本人。为了显得严谨一些,他还用了一个词:“有时候”。
我听到孤单的高跟鞋声和你的笑
你可以随便找个人依赖
那么寒冬后酷暑前
谁会给你春一样的爱恋
日掉队最美的
光阴已溜走
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句:“你可以随便找个人依赖 那么寒冬后 酷暑前 谁会给你春一样的爱恋”。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你当然可以随便找个人依赖,但是没有爱情的依赖又有什么意思?
这些歌词里,哪里有劝嫁的意思,哪里有“都那么大年纪了,你别挑了,随便找个人嫁了吧”的意思?
民谣本便是一个歌手抱着吉他毫无语田地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或生活感触,带有非常强烈的主不雅观性,大多数时候讲的只是某个个体。张楚也曾经在《姐姐》里唱过“我的爹他总在饮酒,是个混球”,如果咱非把这个故事解读为张楚的父亲是个忘八、张楚对父母不孝顺、张楚是个专坑姐姐的直男癌……那得多没意思。
(三)
我理解女性们看到这首歌词的愤怒,而女性们之以是会愤怒,是由于这首歌的歌词实实在在触碰到了社会痛点:全体社会都认为,三十岁以上的女人不再有多少上风。社会认为女性最大的代价是生养代价,以是,过了三十岁的女人便是末路狂花,便是被嫌弃的工具。一个30岁的男人,人们认为他的人生刚刚开始,他若是找了个22岁的女人结婚,人们会认为这个男人有本事;而一个三十岁的女人,人们认为她已经是“老黄花”,若她找了个22岁的男人,人们会认定这个男人吃软饭、认定这个女人啃嫩草。
和韩寒那首《乘风破浪》主题曲受到非议一样,女性们实在只是借这些表达对这种风气、习气、不雅观念的反抗。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人们对文艺作品中涉嫌“贬低女性”的桥段总会过分敏感,这没什么好指摘的。如果没有她们的呼吁,可能人们都意识不到这些问题。
只是,过分上纲上线、随意贴标签,总归不是什么好事。理解到韩寒《乘风破浪》主题曲的创作背景并且看完那部电影之后,我再听那首所谓的直男癌歌曲,也就理解了歌词里为什么那么唱。细细看完赵雷的歌词,听完他的演唱,我创造:赵雷的歌词初听确实会让人误会,但他本人并没有对三十岁女性这个群体有很大的恶意。
这几年来,某些“政治精确”像是一股潮流,误伤误打了很多人,让我总有“矫枉过正”之感。
黄磊的妻子孙莉,怀了第三胎,议论激奋,很多人责怪他是“不生出男孩不罢休”。说他是韩寒之后,近期第二个“直男癌”“繁殖癌”代表。可是,黄磊生娃,不管是男娃女娃,都是捧在掌心里疼的。黄磊夫妇抚养、教诲孩子,甩那些键盘侠几条街。人家由于意外怀了第三胎,但是不想堕胎,以是选择生下来弗成么?即便他们便是卯足劲儿想生儿子,但出发点是“纯挚喜好儿子以是想生儿子”弗成么?怎么就变成“重男轻女”了?
作为一名金庸粉,我对“金庸是直男癌”这个不雅观点也是绝不能赞许的。
在金庸的小说里,他能让小龙女这样所谓失落去贞洁的女子和杨过携手生平,能让苗人凤这样的大侠苦苦期待出轨的妻子转变主张,也能让包惜弱这样的孕妇被完颜洪烈看上并且深爱.......他根本不是直男癌,只是喜好站在男性角度意淫而已。
话说现在很多玛丽苏小说不也站女性角度意淫的么?比如《花千骨》《步步惊心》,险些所有男人一见到女主角就会爱上她、对她好,乃至甘心为她献出生命。这种东西,由于迎合了某部分读者的生理,以是总是很有市场。要我说,金庸也只是迎合了男性生理写小说,他只是“杰克苏”,不是“直男癌”。
人类最喜好犯的毛病便是“矫枉过正”,总是从一个极度发展到另一个极度,但“矫枉过正”并不是平等,它反而可能会让那些真正“该当平等”的事情被粉饰。表现在女权上,可能会让人们、舆论纠缠于那些表述上的细枝末节,却忽略了真正核心的问题,比如屯子女性的财产权落实不到位,女性在就业和升职等方面遭遇的不平等和歧视、全体社会把生养本钱转嫁给女性承担、家庭主妇的权柄保护不到位等等。
我并没有批评这种敏感的意思,乃至能报以理解。当一个群体被压迫、被侵害久了,TA们想要反抗,就不怕“矫枉过正”,由于温和的反抗是没有人搭理的。
美国女权运动曾经到达哪种程度?便是以为“历史”这个词,英语为什么是history,而不是hertory?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你想减肥到100斤,那么就先减到必须95斤,有反弹的余地才能巩固减肥成果。
只是,我个人还是更乐意温和地看待这些事情,温和地呼吁,温和地努力,哪怕敏感、激烈一点,彷佛更能引人把稳,更随意马虎“火”(话说当年跟我一起谈论女权的博主现在都几万、十几万粉丝了,而我只有你们,还老掉粉)。这只是我个人的选择,不鼓励你追随和模拟。
早些时候,我也曾经有点上纲上线,认为“女司机”这个词是对女性的歧视,但后来我以为这个词和“男护士”一样,不过是对某个小众群体的代称。后来,我创造,用“女权”这个单一的维度去阐明天下,会让我自己变得狭隘、不平和,总很随意马虎产生“被伤害抱负”,以是,终极我选择了温和。
也正是由于如此,我理解赵雷,也理解被《三十岁的女人》这首歌惹怒的女性们。至于说到赵雷是“屌丝男叫春”“出身底层”“见识少”乃至要抵制他之类的,不过是其余一种歧视和“政治精确裹挟”罢了。
如果你活得一塌糊涂,一听赵雷这歌立马就炸毛,大概不过只是由于触动了某个敏感神经,不骂去世赵雷不能平内心之愤恨(评论和骂是两回事)……实在,我们活得怎么样,和别人是不是直男癌彷佛真没有太大的关系。
(四)
古人说“三十而立”,说的是立人、立言、立业、立家等等。
任何人到了三十岁,都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压力。这一点,不分男女。
如果把赵雷这首歌词改为《三十岁的男人》,估计争议会小很多。
三十岁之前,人们都认为你还是年轻人,即便你摔跤、犯错、走弯路,大家劝你的时候都说“没事儿,你还年轻”;但三十岁之后,如果你依然犯傻、犯二乃至犯罪,人们说的便是“你都已经老大不小了,怎么还那样”。
对付现在的中国人来说,一个人该当成熟的年事不是18岁,而是30岁。
不管男女,一迈过30岁,如果自己依然一事无成,总难免会有些惶恐。这种惶恐,来自于我们惊觉自己在变老,父母也在变老,身上的担子在加重。如果你已经有了孩子,会创造孩子长得比韭菜还要快,然后,当你创造头天晚上如果熬夜了第二天上班就没精神,创造自己体能的的确确不才降,就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不再年轻了。
早些年,我听到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到了35岁还没混出个名堂,那他一辈子估计也就那样了”,会以为很不屑,然后我会举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出来,试图推翻这句让我感到有点焦虑和惶恐的定论。但是,随着这个年事逐步附近,我再看看身边那些人,我创造:在大概率上,这句话是成立的。
就像“名校毕业的学生,十年后普遍比非名校毕业的学生要拿到更高的收入”以及“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三十岁后的造诣”一样,这是一种大概率事宜。
小概率的案例当然时有发生,由于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传奇也总是出身在“逆袭”之中……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们很有可能便是贡献了“大概率”的绝大多数普通人。
我们之以是要靠那些“小概率”的案例来振奋自己,正是由于我们担心自己成为那些“大概率”上无所作为、平庸至去世、今后的人生乏善可陈、毫无转机的普通人。
会有这种担心,是我们的无奈,但也是我们的可爱。
三十岁往后,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屑再跟人拼青春、拼边幅了,由于我们的代价无需别人来衡量。决定我们能够走多远、飞多高的,并不是年事和边幅,而是我们的努力程度和幸运程度。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我们还能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还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在乎别人的民谣里怎么唱呢?
作者简介:晏凌羊,80后,出生于云南,京城上大学,现居广州。新书《那些让你痛楚的,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已在各大书商平台温情上市。
假文艺真爱钱,好性情但坏脾气。没法靠脸用饭,只好假装自己有点才华,自诩空想家、伪善家、废话师。胸无大志却有沟壑,想做一个温顺而有趣的人,到笔墨筑成的城堡里安个家。
新浪微博:晏凌羊 微信"大众年夜众号:qiushan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