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为一个中年人听起来总以为少了几分气质,表达不出歌词里面那种从青涩到沧桑,从离开到归来,终极认清生命里的无奈与凄凉的绝望。
而李晓东老师在演绎这首《消愁》时,特意分了两段来唱,第一段是毛不易那种温顺的唱法,首先我认为这是对原作者的一种致敬,而不是纯挚的翻唱,这点为李老师点赞。
但这绝不是大略的致敬,而是在第一段里演绎出一个男人初入社会的那种迷茫与不安,在社会这个欢快场中里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为了心中的空想或爱人告别家乡,流浪远方然后淹没在鼓噪的社会人群中,只能独自饮酒到天明。
第二段,副歌开唱时明显听出歌手告别了第一段的那种温顺青涩,以一个过来人,一个中年人,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声音去演绎,歌声充满了中年男人的那种哑忍式的力量感。让人仿佛看到歌声中主角手里的酒从28度的竹叶青换成了58度的烧刀子。
当进入高潮部分时,之前的那种哑忍感也被歌手冲破!
从“一杯敬朝阳”到“一杯敬故乡”,从“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到“灵魂不再无处安顿”。逐渐爆发,让听者的感情迅速带入。
随之进入整首歌的高潮部分,也便是这一部分不知道让多少中年男人瞬间起了鸡皮疙瘩,歌者以一种近乎嘶吼的办法喊出那句“一杯敬来日诰日,一杯敬过往、支撑我的身体厚重了肩膀,虽然从不相信所谓山高水长,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这不便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真实写照吗?肩上背负的父母,妻子,孩子,奇迹正是一个男人成熟的土壤。
而末了那一句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真的,抱歉毛不易你唱不出来这种觉得!
这是那种习气沉默,习气哑忍的中年人才能唱出来的撕心裂肺,虽说歌词写的是洒脱,是老子从来不在乎,是念念不忘,但实际上歌者却唱出了一种明明在念念不忘却假装不在乎的那种中年式洒脱,或不如说是无可奈何的自我欺骗。老铁这里真的是不得不佩服李老师,感激您呐,让我在想要开释的时候有了一首好歌,一首欲说还休但愿知心人懂我的好歌。
结尾啊...唱的满是无奈,人到中年已经不在认为自己有多牛逼,多了不起,不再是想自己是那个要改变天下的人,认清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也窃喜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残缺的躯体,没有波澜起伏的经历,统统平平淡淡,居然也以为挺好。亦如歌里那句“一杯敬自由,一杯敬去世亡,宽恕我的平凡,驱散了迷惘”.
就写到这里吧.毕竟复苏的人最荒诞,上面是随便写的满纸荒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