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诲开展以来,南粤大地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办理公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号角声声、鼓点正酣。
“新快走基层”系列全媒体宣布,今起走马一线,以笔为号,以镜头为鼓,真实还原广东“破难题匆匆发展 办实事解民忧”的一幕幕动人场景。

视频加载中...

新快走基层|加灯22万盏修灯65万盏 广州背街冷巷亮堂了 汽车知识

“以前回家都得打手电筒。
现在政府给安了灯,可方便啦。
”家住广州市荔湾区小巷里的陈伯说道。

广州最具有烟火气和文化秘闻的背街小巷,街巷狭窄、走向波折,由于历史缘故原由照明举动步伐不敷。
近年来城市发展变革大,人口增速快,背街小巷、河涌边道路等行人越来越多,夜间短缺照明的情形日益显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诲开展以来,广州市住建局坚持以公民为中央,在路灯管理方面,重点办理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持续开展“背街小巷亮灯专项行动”。
据统计,今年,广州市通过市区联动已累计加装路灯2500多盏。
暖黄的灯光,宁静的小巷,夜晚,归家的人找到了方向。

如何让背街小巷亮起来?市照明中央干系卖力人先容,该中央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照明管理。
我们出台了《加强全市照明举动步伐掩护管理水平的履行方案》等‘1+9’项制度文件,规范照明举动步伐掩护管理流程。
健全巡查军队,实施网格化管理,督匆匆建立区、镇街、村落社三级照明管理和联结机制,落实属地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

此外,重视民生需求,建立积极反馈机制。
“市级照明管理机构将路灯报障处理事情设为班子会常设议题,督办重复件、不满意件,推进办理疑难工单,压实事情任务,做到闭环管理,实现动态清零。
”据悉,通过上述各类方法,广州市中央城区照明做事水平持续提升,连续多年亮灯率达99%以上,整年用电安全零事件。

越秀区小北路加装腰灯后,照明效果明显提升。

【案例1】

原来回家开手电,如今门口亮堂堂

暖黄色的灯光下,推着婴儿车闲步归来的妈妈慢悠悠地走在小巷里;邻居阿公提着一袋蔬菜快乐地打开家门。
不远处,居民搬了小板凳,在家门口谈天。
而一个月前,这里每到夜晚还是黑黢黢的一片。

今年6月,收到群众反响,黑山一街至黑山九街等片区存在照明举动步伐不亮、照明举动步伐缺失落等问题。
市住建局立即组织市照明中央、属地有关部门等到现场进行核查。
经查,该址道路照明举动步伐权属单位撤场后干系照明举动步伐未进行管理权移交,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6月26日下午,市住建局立即牵头组织折衷会议,明确为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先将片区已建路灯临时接入市政路灯电源。
当晚,市照明中央会同路灯掩护单位赶赴现场,在属地街道合营下对部分灯具线路等设备进行改造,将原有破旧灯具改换为LED灯具共30套,并完成转供电通电亮灯。

“以前整条街都黑蒙蒙的,回家须要打开手电筒,老人家很未便利。
”在黑山三街居住将近40年的陈师长西席见告,虽有住户在自家门口安装了照明灯,但时时时涌现问题,而且附近整体仍旧比较暗。
政府给安装了路灯后,他们再也不用打手电筒了。
“现在亮堂堂的,肯定心情很好啊。
”陈师长西席说。

在中山六路惠吉街,事情职员正作业维修路灯。

【案例2】

树密遮光不见路,加装腰灯照行人

今年3月,有市民反响小北路越秀购书中央至小北花圈路段的路面灯光不足亮。
市照明中央立即会同路灯掩护单位到现场勘查,核实了干系情形:该路段已安装11基路灯,但由于行道树成长茂密遮挡了路灯灯光,导致路面照度不敷。
“我们测了一下照度,人行道被树叶遮挡亮度不足,路上就显得黑漆漆,看不清路。
”维管单位路灯管理所运维职员苏建超表示。

为办理路面照度不敷的实际问题,市照明中央根据《道路照明工程技能规范》《背街小巷照明设计指引》,结合现场情形研究制订加灯方案,采纳在现有灯杆增设腰灯方法,减少树木遮挡道路照明的不利影响,并安排维管单位立即行动。

维管单位在原有11基路灯杆加装人行道侧腰灯11盏,腰灯安装高度约4.5米,采取60瓦LED灯具。
此外,029、031号路灯杆加装车行道侧腰灯2盏,腰灯安装高度约6米,采取150瓦LED灯具。

经由3天的连续作业顺利完成加装腰灯事情,目前,人行道照明效果得到明显改进。
暮色降临,险些每天都要穿过该路段的一家人同表示,现在舒心方便很多。
“以前是有点黑,走过要小心点,现在不用啦。

【数据】

今年前五个月 市民路灯满意度超99.75%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行动还会连续。
未来,背街小巷照明黑点会连续被“动态清零”。
市照明中央干系卖力人表示,下一步操持对干系片区照明黑点进行系统整治,通过增设路灯肃清黑点,整体提升该片区的照明效果。

“我们将优化加灯设计方案,利用电力电杆、临街无窗户墙面等可利用点作为安装路灯的支撑点,安装LED灯或附墙灯,在提升照明效果同时避免眩光影响住户。
”该卖力人说,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减少对绿化、路面及人行道的挖掘量,做到挖掘、铺线后及时恢复原状,将施工影响降至最低。
此外,创新道路零散加灯模式,把道路路灯零散加灯纳入日常掩护专项事情中,加灯周期也由原来2年缩短至2个月以内,有效提升加灯工单办理时效。

据悉,自2021年以来,广州累计加装路灯2.2万盏,修复路灯6.5万盏。
广州市路灯照明举动步伐87.56万多盏,近年来广州市路灯亮灯率连续多年稳步提升、持续高位运行,高于国家标准,城市照明做事水平显著提高,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2022年全市路灯全口径整体亮灯率为97.85%,比2021年、2020年及2019年提高了1.06、1.51、2.72个百分点。
中央城区道路亮灯率、无缺率连续4年达99.5%以上。
2023年前五个月市民满意度同比上升0.62%,保持在99.75%以上。

【知多D】

广州的路灯“能上网”“会看路”

广州的路灯“能上网”。
据悉,利用物联网、云打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能,按照“1+1+1”的平台总体架构,广州城市照明管理一体化平台成功构建,实现对中央五区1938台电箱、3377条回路、21.9万盏路灯进行集中管理,常态化在线率均在99%以上。

广州的路灯“会看路”。
市照明中央强化用电安全管理,发挥聪慧照明监控平台“大脑”和“眼睛”功能,利用泄电监测系统实现对泄电隐患实时在线监控,有效提升泄电故障感知和防控能力,在今年5月中旬强降雨防汛应急中发挥积极浸染。
目前,番禺、南沙、黄埔、从化、增城、花都等区已建成照明聪慧管理系统,基本实现实时电压、电流、功率的监测管控。

专题策划:新快报 李青 陈琦钿

专题统筹:新快报 黄闻禹

专题采写:新快报 王彤 通讯员 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