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儿拂过,我不禁蜷缩了一下身子。一片叶子从树上飘落水中,塘水轻轻地荡起一层层涟漪……
秋,是一个忧愁、惆怅却又是快乐的季节,但快乐在我的身上得不到表现,唯有忧愁在我的身上上演。而在这个忧愁季节里,我独自在异地他乡求学,只有我自己才能感受到这其中的酸苦,并独立地承受着。每当我看见叶子从树上凋零和着风儿旋转飘荡,我便有一股伤悲之情涌上心头。我只痛恨树的无情和风的不挽留。从不多愁善感的我,不知为何变得如此多情?想来也许是随着年纪的长大和独自在异地求学之故吧。
秋是悄悄地来的。不知是在第一片落叶翻飞时,还是在第一朵牵牛花吹起小喇叭时,亦或是在最后一声蛙鸣结束时。总之,它来得是不着痕迹的,不惊动一草一木。当迟钝的我们面对着漫天飞舞的黄叶高兴地说,秋来了。秋却早已爬上了树梢、躲在了草丛中,并在果实上悄悄探出脸来。
在这时节,搬一张椅子,捧着一杯香茗,听一首小曲,望一眼落叶,独自一人享受着这萧瑟的景色,实在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的。在我的心中,秋一直是以悲美的形象出现的。我没有像刘禹锡那样的“我言秋日送春潮”的脱俗情感。我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证明我的观点,但我想这的确也不需理由来证明。因为秋就是秋,没有哪一年有所不同,这感受在我的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从古至今也有许多吟咏秋的诗词,可是我却认为秋是只能意会的。我不知何时会有这种情感,但我只愿,让美丽的秋色来装扮我的心房。
秋的到来使我觉得生命的短暂。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秋使原本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万物,刹时间变成了萧瑟、孤独。树没有了叶子的呵护而变得颓废萎靡;百草没有了花朵照映而变得无精打采。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本质,这才是生命的真实,其他的一切都是虚渺的。人也是一样的,没有世俗浮华的人才是最最真实的人。然而,人往往过多地装饰了自己,以致于到最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因为“自己”已经埋没在世俗浮华中了。人往往就是这样地无知,他们只会无情地批判、抨击、嘲笑别人。却看不清自己的模样,这就往往显得可笑、可悲。
我不会像诗人词人那样去吟咏秋天、不会像文人骚客那样去赞美秋天,也不会像画家那样去描绘秋天。我所能做的就是,搬一张椅子,捧一杯香茗,听一首小曲,望一眼秋景。独自一人坐在小院里贪婪地享受着这秋天给予我的馈赠。无需装饰,欣赏秋天就是这样的简单。因为只有这样,人才会看到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及生命的可贵。
一生浮华,独靠椅上,捧一杯香茗,看一剪流云。秋风吹走茗香,遗下朴实与平淡,在生命的原色里,我静观秋叶落下,放松心情,回归自然。
篇二:寻觅一抹秋色
总喜欢,追着秋风看那落叶燕舞;总喜欢,听那树的瑟瑟呜咽。虽是漫天叶儿,打着旋儿,晃晃悠悠,美!
那是失去生命前一刻的璀璨。看它晃过两道优美弧线,翩翩然的,是枯叶蝶比翼双飞。鸟鸣不复热闹,淡淡几声,似叫了一夏,乏了,懒得唱了。偶有雀落地,闲闲几步,双翅一扇,便不见了踪影。
萧,萧条。阳光之下,枝头上,叶已稀疏,铁栅样枝条泛着锈色,圈圈楞楞,透着岁月的沧桑。
静,静谧。独自漫步,独自赏景,独自观秋。听不见喧嚣蝉鸣,听不见蟋蟀声声,没有猫儿闲步,没有狗儿跳跃,只听得柔柔风声,轻轻的,萧萧瑟瑟。
低头踢着石子,一路朝前。无意间抬头远眺,入眼一片火红,成片的一串红,似火焰蔓延,那般热烈,那般磅礴,把周围浸透得灵动了起来!溢满了秋的生命力呐!
此时清晨,如烟似雾的柳树林,淡淡绿中透着丝丝黄。徐徐落下一片片黄叶,落在那飘着淡雾的池塘,划出一圈圈圆弧……哎!红颜也有老去时,柳亦是如此。但柳不会坐等红颜老去,在那轻雾中,随着风儿飘飘渺渺,婀婀娜娜,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要把自己表演得淋漓尽致。呵!“绝胜烟柳满皇都”,谁言柳只能描春?秋时,柳不也能成为“绝美烟柳”么?
柳下,钓鱼人坐堤边,那脸上的专,那沉稳的静,使得在下一刻——“哗啦”银光闪过,鱼儿上钩,钓鱼人笑了。一旁,“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好一幅活生生的秋趣图……
附近人家的庭园里,绚丽缤纷的菊花开着,若绣球似龙爪,凌寒开放;栅栏上缠绕着紫色的扁豆花,犹如张飞的脸那么张扬,枝杆上还挂了一串串弯弯的扁豆。
即便深秋已至,即便凛冬将临,但秋却以它特有的方式,把世间装扮得赏心悦目。大路旁、林间小道、公园湖边,芙蓉花开得正盛。珍珠白、胭脂粉、玫瑰粉……或清丽出尘,或艳而不俗,花瓣层层叠叠,依次绽开,花蕊嫩黄,还有蜜蜂忙碌。秋,亦无法掩藏蜜蜂勤劳的身影。
纤指轻抚娇花,步涟漪。忽的,面颊似被什么碰到,抬眼,是片片椭圆形红叶落下,叶片上闪耀着油脂般的光泽,这是杜英树飘落的树叶。秋风紧,把杜英树叶吹成了血红色。记得我二年级的时候,专门来到这树下,捡了许多红叶带回家,一张张夹在书本里。压平后,在树叶上画上画,或写上祝福语,送给同学,赠予老师当书签。免不了还自豪地说上一句:“这是我自己做的!”……
“啪”的一声,足下爆裂声,把我从记忆中拉回眼前。只见公园里道路两边,整排的黄山栾树周围,都是一地的“粉灯笼”,小巧润泽。顺着树抬头看,高高的枝头上,铺满了一串串的黄山栾树果,这些铺在地上的“小灯笼”便是它的果实。因为此果像极了灯笼,每个果实里都有一粒黑籽,外形鼓鼓的,脚踩上去会噼啪作响,所以我就叫它小灯笼。树下正坐着管护的园林工人,他们已经过一番劳作后,正少憩片刻。吃着芋头、山芋,拉着家常,苍老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我从树下捡起数个“小灯笼”,在手中拨弄着,一路向东观秋景。呵!前方一片金色耀眼,那是一片银杏林。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了银杏林里。秋风乍起,形似扇子的银杏叶,像一只只小黄雀,飘拂飞扬,把大地染得一片金黄。身穿白色、粉色、蓝色练功服的男女、老人,在这里舞剑、打太极、跳健身舞,舞动的音乐旋律悠扬心动,响彻了银杏林,风景这边独好。
漫步穿过林间小道,前方的坡地上,还有许多小草花盛开着,路边不知名的矮树丛上,长满了黄豆般大小的红果果,一派喜庆吉祥的氛围,特别可爱……
就这样,一路观景,一路向前,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华士向阳村。向阳村里,除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农民新村外,最吸引人的是那200亩水稻高产示范方。秋风吹来稻起浪,一片金黄中带着浅绿。田边,几个农家阿姨正拿着剪刀,不时地弯腰剪下一株株壮实的稻穗,小心地装进塑料袋。我好奇地近前询问,她们告诉我,这是在选种,为来年培育优良品种,育出壮秧作准备。其中一位阿姨看着我,一脸自豪地说:“小妹妹啊,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你看我们这高产方呀,原来指标是亩产650公斤,现在看这架势,又是要超啦!”这位阿姨说着,随手剪下一株稻穗放到我手里说,“不信,你数数,看这一穗上有多少颗稻谷?”我仔细一数,哇!足足有130多粒呢!丰收年,确实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啊!
田的那一头,火红的收割机,轰鸣着烟雾起。田边运粮车早已守候在此,农户们张开盛粮袋,“嘿咻嘿咻”地忙着收粮装车,汗津津的脸上满满的都是丰收的喜悦!
看着眼前一派盛景,心中无比感慨:秋呀,收获的季节也!收获了辛劳后的成功;收获了成功后的自豪;收获了一抹秋色美景。一幅幅秋的壮丽画卷,正向你缓缓展开……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六年级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