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安置酒店内正在吃面的儿童。
新华社 陈志豪 摄

连续降雨过后,一股寒潮袭来,晋中盆地的最低气温已降至4摄氏度。
洪涝磨难集中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生活得怎么样?10日,来到介休市的多处集中安置点进行了实地探访。

一碗热面条吃出了家的味道 汽车知识

几天前,大水导致当地数千名群众被迫转移。
灾情发生后,介休市多家酒店自发免费安置转移群众。
目前介休市所有被转移群众,都已入住酒店。

10日上午,在一家快捷酒店安置点内,83岁的曹新智老人在房间里坐着看电视。
房间是标准间,他们一家四口住在这里。
房间内的空调吹着暖风,屋内气温适宜。

我们住在义棠镇温家沟小区,7日半夜两点多,州里干部来家里说不能再等了,得赶紧往城里走。
接济队把我从三楼背下来,后来又用公交车把我们送到酒店。
”曹新智说,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入住后,政府给他们发放了整箱的方便面和瓶装水。

曹新智房间内统一发放的方便面和瓶装水。
新华社 许雄 摄

在安置点驻点的义棠镇城建办主任任海生说,这家酒店一共腾出30个房间,按照一户一间的标准安置了85名转移群众。
把标间内的两张床一拼,睡下不成问题,酒店还给增配了床上用品,知足群众需求。

在另一家集中安置酒店,由于具备餐饮条件,不仅免收房费,还免费供应一日三餐。

“早饭是稀饭、馒头、冷热菜,午饭是打卤面,晚饭是馒头或米饭、稀饭和菜,不比家里吃的差。
”48岁的义棠镇义棠村落村落民李长明说。
到了中午,跟随李长明到餐厅打饭。
午饭是打卤面,有西红柿鸡蛋和肉臊两种卤,还有凉菜。

餐厅内用餐的转移群众。
新华社 许雄 摄

在餐厅,碰着了灵石县两渡镇的程秀萍。
她说,她们一家不是介休人,可带着身份证和先容信,酒店一样免费接待了他们,而且态度很好。

“只要有一个人没吃饱,他们就会再炒菜、煮面、打汤。
这种事情原来只在电视上瞥见过,现在是亲自体会,特殊冲动。
”程秀萍说。

程秀萍在打饭。
新华社 许雄 摄

“看到家乡受了灾,我们也该当担叛逆务。
”这家酒店的卖力人梁涛说,酒店一共接待了70余名转移群众,每天调度菜单,像平时接待来宾一样,按时为他们打扫房间。
“要根据自身能力,只管即便把好事做好,让乡亲们感想熏染到温暖。
”他说。
(:梁晓飞、许雄、王劲玉、陈志豪)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