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生活紧张而严肃,压力在不断增加,意识朦胧间,回忆起故乡的生活确是回味无穷的。
不知不觉,我又走在了这一条青石铺成的小道上,地下的泥土流出了淡淡的香气,四周的小树似妖娆的舞女一般随风摆动着臂膀。远远望去,家里的红砖烟囱又升起了袅袅炊烟,和风一起奔向了天空。
一路小跑,推开了厨房的门,在充满乡土气息的灶台旁,是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奶奶,今天中午吃什么呀?”“啊,昊昊来啦,中午有你最爱吃的红烧肉……”没等说完,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心地笑了起来。奶奶望着我,也会心地笑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
“烟囱里的烟是什么味道呢?”无意间问奶奶。奶奶若有所思,随后笑了:“孩子,烟是烧菜烧出来的,它一定也有菜的香味。”或许,这话在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玩笑,但年幼的我天真幼稚,将这句话印在了脑海里,并开始向往这带着淡淡菜香,随风走向天际的炊烟了。
随着年龄增长,学习任务一波又一波如浪般打在自己身上,比起找人宣泄,我选择了保守沉默,独自承担诸多压力。面对家人,也无法像幼时那样无忌了。很少再推开厨房的木门,也很久没有见到亲切的土灶,对于忙碌的奶奶,也少了欢快的对话,剩下的满是答案以明的学习情况。站在院子内,看着田野上一片片麦浪,明知将会是丰收之季,心里却平添了几分悲凉,这也就是鲁迅先生《故乡》中所说的“隔膜”吧。一阵菜香味飘过,回头望去,奶奶正慈祥地笑着。下一瞬间,我明白了。是呢,故乡和亲人都不曾变过,被改变的,只有我而已,抬头望去,烟囱里的炊烟正伴着我欢乐的童年,一起缓缓流向蓝天。
睁开双眼,舍友们也已起床,又将投入紧张的学习中了。
故乡的炊烟带走了我的童年,却给我留下了青春,苦涩却充满活力的青春,而这苦涩也将消融在这流向蓝天的炊烟中了。
推开宿舍门,走向阳台,透过这朦胧的雾气眺望远方,我又一次,看到了一道袅袅的炊烟。
篇二:我爱家乡的炊烟
回到那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我的家乡,我并不急于欣赏那秀丽的景色,我只想等到傍晚的时候看看袅袅升起的炊烟。
记得小时候,外婆在灶台边烧饭、做菜,我就帮助外婆烧火。那时候,一烧起火来就会有一阵浓浓的炊烟升起来,其中还夹杂着木柴燃烧的清香。我非常喜欢闻这种香味,更喜欢看一缕缕的炊烟。每当火烧云升起来的时候,村子里一阵阵的炊烟也升起来了。在五彩缤纷的火烧云的映衬下,那炊烟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光彩,是那么柔和,那么优美。晚风姑娘也为之动容,左吹右吹,炊烟转眼变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龙,好不神气;一会儿,这条“龙”又变成了传说中的七色花,闪着神奇的光芒;一会儿,花又变成了一件柔软飘逸的仙服。倏地,这炊烟又变成了长长的彩练,五彩缤纷。此时,我不禁想起“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句来。看着这美丽的情景,我不禁陶醉了!
今年暑假,我又回到了那个久别的小山村,可是我惊呆了。这个小山村仿佛脱胎换骨了:河上的独木桥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桥;低矮的瓦房变成了一座座漂亮的别墅……
我找了半天,才认出外婆家的小洋房。一到家,外婆就帮我烧了一碗香喷喷的米线,可我却无心品尝,因为我没有看到那思念已久的炊烟。我跑进厨房一看,原来那土灶早换成了煤气灶!
也许,我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外婆原来的村庄了,但那袅袅生起的炊烟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
篇三:又见家乡的炊烟
又见家乡炊烟,那缕“沉甸甸”的炊烟。
站在村口,清风夹杂着青蓝色的炊烟,闻不出其中的花香或草味,只是轻轻撩动额前的头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谈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身上的风尘,一股棉花糖般的甘甜由然而生。
蓝蓝的天似一面幕布,别着几朵雪的云彩,凉风掠起,激起树叶的窃窃笑语。多么喜欢的家乡那缕炊烟,托起岁月的痕迹。
又见家乡的炊烟,是奶奶在烧水的那缕炊烟,是大伯娘在做点心的那缕炊烟,是妈妈在煮饭的那缕炊烟。远远望去,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大伯朝着熟悉的那缕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似乎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
这幅温馨的画卷,足以同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媲美。可如今炊烟在我那所城市已经灭绝了。
清晨,东升的旭日,方丈的光芒,波光粼粼的河面,像一条金色蜿蜒的龙横卧在大地上;黄昏,西沉的落日,在河流的源头挂上一抹红晕,唱晚的渔舟荡在河上,满载快乐和幸福,似一幅完美的绘画艺术品;深夜,深蓝的天空,缀满星辰,无限遐想随流水奔向东方,仿佛是一条挂满宝石的玉带。一切都一如既往,只是那缕炊烟如风般悄然而去。或许吧,人们认为炊烟带来的更多的是危害。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炊烟,最不该被人遗忘的还是炊烟。
炊烟是宁静而淡泊,它总能准时地在大山里颤悠悠地升走;它总能安详地从村庄的每个草茅屋里飘过;它总能随着风的足迹,悄悄掠过前方那片松树林。自然的影子,在那缕炊烟下也显得漫不经心,也了无痕迹,但这绿意般的幸福却从山脚延伸到山顶,流光溢彩,沁人心脾。
炊烟,只有炊烟,一生以这种姿态生长,因为它深深地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它走了,它什么也没带走。当一阵清脆的鸟鸣声穿破黎明的晨雾,当一缕朝阳射破万丈浓云,它缓缓升起。奶奶曾说过:“这炊烟啊,才是人真正成长的速度。”默默地望着炊烟飞起来,上升,上升……直达过去的天空,那便是童年的高度。
可如今,花朵凋零,小草枯败,大地变得颓废,山壁变得只剩下光秃秃的岩石……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颓废,凄凉,就连那缕炊烟也一去不复返。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勾起我回忆,响起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以上就是家乡的炊烟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高一作文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