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刚在检讨管道焊缝。

本报 邵玉姿摄

河北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首席焊工技师郭彦刚精研身手 因材施焊工匠绝活 汽车知识

【绝活看点】

作为炼铁厂的首席焊工技师,郭彦刚能闇练利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气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对焊等多种焊接手法。
截至目前,郭彦刚带领事情室团队获评国家专利27项,累计完成技能创新改造1048项。
2022年底,他被人社部评为第十六届全国技能好手。

头戴焊帽、手握焊枪,郭彦刚屏气凝神,将12毫米粗细的焊枪头深入乒乓球直径大小的丝头内部。
随着丝头内部焊光闪烁,从设备上脱落的不锈钢管与丝头严密地连接在一起。
透过孔洞检讨,焊缝平滑均匀,险些没有高度差。

焊接口完备不可见,可焊接过程一气呵成。
短短2分钟,一根直径仅有10毫米的烟气导流管便焊接完成。
不到半小时,烟气导流管焊接成功,让安装在烟囱顶部的环保监测设备顺利规复利用。

今年44岁的郭彦刚是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的首席焊工技师。
不管是高达50多米的烟囱、高炉,还是架在半空、埋在地下的管道,只要涌现故障,他总能第一韶光赶到现场,制订方案、精准维修。
从事焊接维修事情多年,郭彦刚已闇练利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气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对焊等多种焊接手法,“修补”过超两米长的高难度裂痕,也焊过特殊小巧的精密仪器电子元件。

高中毕业后,郭彦刚开始随着师傅学习焊接技能。
“焊接听起来大略,里面有很多门道。
就拿钢铁企业来说,故障问题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不同、材质不同,焊接维修的方法都各不相同。
”郭彦刚爱研讨,不管什么难题,他总能找到办法逐一破解。

有一次,厂区炼铁高炉大修,一批大厚度铜冷却板与钢管急需焊接在一起。
“铜冷却板对炉壳具有冷却浸染。
焊接事情必须赶在大修结束前完毕。
”郭彦刚说,当时大厚度纯铜件与钢件焊接技能在全体公司各分厂乃至在全体邢台地区都是技能空缺。

郭彦刚主动揽下这项任务,通过查阅理论资料、剖析现实条件,他决定考试测验以前从未打仗过的氩氦稠浊气体保护焊。
可铜板厚度太大,焊接时还得利用加热设备将铜板先预热至650摄氏度到700摄氏度。
公司没有大功率氩弧焊机,郭彦刚就想办法,将一台630安直流焊机改造成氩弧焊机利用,并低廉甜头了一套加热设备。
由于焊把没有开关掌握,只能完备靠焊接速率及焊接操作手腕来掌握焊接熔池温度。
郭彦刚连夜进行各种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终极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操作工艺。

虽然是一名职业焊工,但郭彦刚研讨的脚步并不止于焊接。
为了更高效地保障生产,郭彦刚时常跳出“焊接”寻求化解焊接难题的办法。

2020年,厂区内一座容量达108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涌现故障:高炉冷却壁水管护罩与冷却水管之间的焊缝涌现裂纹。
“裂纹随意马虎导致煤气泄露,影响生产。
但在正常生产情形下,炉内气压过高,无法进行在线焊接。
”郭彦刚说。

如何在担保生产的情形下堵住裂痕?郭彦刚绞尽脑汁。
经由现场仔细勘查,郭彦刚根据现场护罩的形状、焊缝的位置自主设计了一款防泄露在线封堵装置。
装置安装上高炉后,成功堵住裂痕,利用效果显著。
2021年9月,郭彦刚创始设计的高炉冷却壁水管与煤气护帽焊缝防泄露在线封堵装置获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郭彦刚创新事情室的操作台上,有一个由多块材料焊接成一体、重达几十斤的碳钢组合件特殊显眼。
这是郭彦刚从一次国家级比赛上扛回来的,是当时获奖选手的作品。
“别小瞧它,里面学问大着呢。
”这个看似大略拼接起来的组合件,原来是由很多不同材质的金属板和金属管通过不同方法焊接而成的。
“焊接手法非常娴熟,而且各有特点。
”郭彦刚一有空闲便会拿出来仔细研究。
他还将这个独特的组合件用作“教具”,带着徒弟们一起研讨学习。

事情室创立10余年,郭彦刚带出了浩瀚徒弟,个中不少已成为企业的技能骨干。
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能,还有潜心研讨、勇于寻衅的精神。
“碰着问题时,要勇于寻衅,永不退缩;办理问题时,要细致入微,考虑全面。
”这是郭彦刚对徒弟们提出的哀求,也是他始终坚持的信念。
截至目前,郭彦刚带领事情室团队获评国家专利27项,累计完成技能创新改造104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