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品德的沦丧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文明品德的修养一直在人们心中有着崇尚的位置,一直统领着中华儿女三千多年思想的儒家文化,推崇的也是礼仪及文明品德的修养,这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是做人的第一标准。但随着文化的改革,时代的更进,多数人们心中再无文明这一说,这一思想首当其冲,在许多人们的观念中,道德已经沦丧。
春节,中华的传统节日,过节前半个月,家家户户便开始为新的一年筹备,街上满不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派迎春之景。走在街上,我心中却无一丝欢愉之意,“白色垃圾”成堆成片,肆无忌惮地占领着街道,似乎春节才是它们普天同庆的节日。一个小伙就明目张胆地从我旁边,穿过丢下垃圾,我怒不堪言,想上前理论,母亲却拉住了我的手:“晦气。”我只得忍气吞声。
我和母亲来到一家餐厅,一片喜庆,人山人海,只想到柜台前点菜,却被人挤得左来右去,人群漫无秩序,嚷骂是非,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点了单。吃了没多久,就有人与餐厅起了矛盾,大声嚷吵,不少人前去凑热闹围观,餐厅只能退步。
我和母亲吃完了,我也想推椅子走人,母亲却看着我:“人要讲文明,要有品德素养,我们不去看别人,但要维持自己的底线!”我明白了母亲的意思,端起饭盘去找垃圾桶。我身旁的客人们都用鄙夷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就将残余剩饭留弃在桌,大摇大摆的走人。
我从不见异思迁,依然送去饭盘,管理清洁老奶奶接过我手中的饭盘,她有一点感动:“真是好孩子,谢谢!”
这一声谢谢听得我很难过,很懊恼,吃完饭送饭盘难道不是每个理所应当该做的么?这种品德的素养不是每个人都该有的吗?现在国民的品德修养已经沦丧了吗?
现在,国民在外不讲文明的现象新闻越来越多,每一次看见,我都很痛心,很担忧,就连外国人也给我们填上了标签。但我相信,那只是少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而大多数人是明礼懂礼的。
在此,我只想呼吁那些人:“请与‘品德沦丧’道再见!”
篇二:用什么扶起沦丧的道德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可如今,道德却成了人们的奢侈品。路遇跌倒老人袖手旁观,公交车上不让座,有人落水不去救……社会“净化”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同样,一些因冷漠造成的惨痛后果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社会何时变得如此冷漠?我们该用什么扶起沦丧的道德?
社会上正义是主流,道德冷漠是支流。为了不让支流占据主流的地位,我们只有让主流越来越强大,才能使社会正常的继续发展下去。而社会的沉沦正是因为公民缺乏公德意识,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和舆论的力量扶起沦丧的道德。
八旬老人勇救落水妇人后要求被报纸报道,在我看来,这并非追名逐利,老人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沉睡的道德,他要用自己的事迹来鼓励更多的人走上社会的主流,他要用自己的热心去冲击社会上的冷漠。
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阿里木;“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车轱辘为孩子蹬出希望的白芳礼……
其实,人的本性还是那么的淳朴,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孔子不也说:“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社会上发生了许多违背道德良心的事,在给许多人敲响警钟的同时,将人们乐于助人的热情同样浇灭了,所以人们不敢再去做乐于助人的事了。人心总有迷失的时候,只要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就可以走出来。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风气,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行为是受思想控制的,首先我们要明白道德的重要性,要有公德心,要有意识的做一个有公德的人。看见老人就主动上去扶一把,谁需要帮忙就帮一把,哪里有灾害发生就捐献一下爱心……帮助人做好事不会让我们损失什么,或许你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同样,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正义的行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不该时刻去注意那些八卦新闻,殊不知,社会的退步和人心的退化与媒体有很大的联系。为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用我们炙热的心、无私的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扶起沦丧的道德,唤醒人们沉睡的爱,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丽的家!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品德的沦丧作文-关于道德沦丧的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二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