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良父母对孩子的驱动力该当化成她自己的内驱力,而不是父母自己一厢宁愿的欲望。

——遇言姐

娱乐圈的汪小菲吴亦凡们母子关系的账该怎么算 休闲娱乐

这两天,汪小菲和大S的风波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鹅,遇言姐想起近年来娱乐圈翻车的男明星,从吴亦凡、罗志祥,到汪小菲,大多都是被单亲妈妈带大的,堪称听妈妈话的“妈宝男”。

这些“巨婴”身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碰着事情不愿负任务,难以掌握自己的感情,无法处理和身边人,尤其是异性的亲密关系。

而在每次的塌方事宜中,他们的母亲无一例外,都直接或间接地旋转了事情的走向:

大S和汪小菲公开分离后,是由于张兰在直播中念念不忘,屡次提及二人的过往,颇有为儿子打抱不平的意思,才导致各方的必有回响,终极因狗仔的曝光,儿子被锤到“大家喊打”的田地。

吴亦凡事宜的走向就更诡异了,本来刚开始曝光时,女方发小作文,男方发状师函,广大吃瓜群众以为又是一次明星“被锤-维权-道歉”的标准三件套,孰料吴亦凡的母亲吴妈妈,私下向都美竹转了50万,接着又碰着一个两边通吃的骗子,直接将事宜从娱乐频道推到了法治频道。

▲当时这件事的魔幻程度,就连推理小说作家“紫金陈”都直呼要退出江湖

这些例子让人不禁揣问,是不是真的慈母多败儿?难道单亲妈妈就一定会带出巨婴么?

实在,上述例子虽然轨迹相似,但背后的逻辑却又有不同,遇言姐希望通过剖析,或许会对我们如何建立康健的亲子关系有所启示……

谁让俺是个仨娃妈妈,整天会自省是不是一个好妈妈?

1.缺位引起的越位

张兰母子的关系是范例的由缺位引起的越位。
对,你没有看错,是缺位!
张兰貌似对儿子的统统都有掌控:婚姻、奇迹、财富、教诲……然而,从她在儿子离婚事件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她对儿子的很多事情并不知情。

比如她曾在直播间中爆料:我孩子受陵暴了,我必须要说,不管谁跟我急!
之后透露汪小菲曾被大S的好友陈建州摁在地上,掐住脖子殴打,还说这件事的缘故原由是两人代价不雅观不同……

结果,汪小菲就急忙发微博向陈建州道歉。
很显然,事情一定不是张兰想象的那样,否则汪小菲没有必要哑忍(众所周知,他就不是个哑忍的脾气),反过来向“施暴方”道歉。

事到如今,原形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原形。

虽然据台湾岛狗仔“小葛同学”称,大S有身九个月时去做产检,汪小菲和小S发生口角,还推了小S。
大S看不过去,就哀求汪小菲跟妹妹道歉。
可汪不仅不道歉,还将挺着大肚子的大S推倒在地。
一旁的黑人陈建州看不下去了,直接就冲过去,动手打了他。

虽然之后,徐妈妈又对此进行了否认(徐妈也够忙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汪小菲在这件事情上一定不占理。

他很可能把这件事见告过母亲,但一定遮盖了原形和关键信息,不然两人也不可能没有对好口风,就被妈妈“义愤填膺”地在直播间爆了料,搞得他还要赶紧发微博捂住。

后来他出轨翻车之后,这件事又被翻了出来,前后映照,成为他“家暴”的一个罪证。
搞得路人缘尽失落,网友都要众筹黑人的拳头。

从汪小菲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这对母子在彼此的人生里,缺位了太永劫光了。

张兰除了大S婆婆这个身份以外,还曾是中国餐饮头把交椅“俏江南”的创始人,是一个很成功的女贩子。
提及她从前的经历,以及在阛阓的拼劲和韧劲,遇言姐很是佩服。

汪小菲6岁的时候,张兰和丈夫离了婚,儿子由她抚养。
1989年,她不甘平凡地过此生平,独自远赴加拿大打工,彼时的汪小菲才只有8岁。

当时张兰办的是探亲签证,借口去加拿大看望舅舅,瞒着移民局黑了下来,为一些中餐馆事情,也便是俗称的“打黑工”。
那时的她为了尽可能地多赢利,同时辗转几家餐厅,刷碗、扛猪肉、洗菜、切菜……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很是辛劳,而且持续三年没有回过家。

直到1991年,攒下来统共2万美金,她才决定返国。
返国后,她第一件事便是把儿子接到身边,接着就创办了“阿兰酒家”。
想必那个时候,劳碌的她也没有太多韶光管儿子。

但她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而且阿兰酒家越开越旺,名满京城,她就更须要把儿子当做接班人培养了。
为了能让儿子更好地接手江山,在儿子16岁这年,她送汪小菲送去了法国留学。

也便是说,从汪小菲出生开始,这对母子密切相处的韶光只有短短的8年。
据汪小菲自己回顾,小时候他不是在舅舅家,便是什么别的亲戚家住上几天;后来外洋留学,又在当地受过歧视。

儿时的孤单,青年时的流落,导致他很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家,至少贰心里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长期的亲人缺位,让他在面对母亲、爱人以及其他亲密关系的人时,无法建立信赖或者直面问题,随意马虎撒谎。

由于在孩子的发展过程当中,如果他们的感情得不到纾解,只能在内心自我消化,久而久之,就无法与别人建立亲密联系;碰着事情,也会选择躲避,或者迁怒于别人。

以是我们从后来的离婚事件中,可以看到,在面对冲突时,汪小菲总是先极力安抚,继而忙着躲避,埋怨他人,而不是选择去办理问题,显得满嘴跑火车,出尔反尔!
倘若在人生上升期,奇迹、家庭发展好的时候,还暴露不出来这一点;可一旦受到外界的挫折,就随意马虎感情失落控,实在那是小时候被忽略的情绪在作祟。

而那些从前缺位的家长,由于错过了孩子的关键成长期,既看不到孩子潜幽的内心天下,一叶障目,出了事也随意马虎不分黑白,选择无条件地站孩子。
说穿了,都是腼腆感和补偿生理在作祟。
他们只能不遗余力地支持、安排乃至掌握孩子,以越位来填补当年的缺位。

以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各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期,还是要只管即便地多陪伴。
孩子和父母之间关键的感情培养期也就短短的几年,一旦错过这个关口,很多信赖和感情也就无从培养了。
光阴匆匆,不要等到来不及再后悔。

2.越位引起的缺位

吴亦凡母子的关系则是范例的越位引起的缺位。
据传,吴亦凡的生父是某985高科研究院的院士,但这一点从来都没有被证明过,唯一的信息是吴亦凡原名李嘉恒。

吴亦凡10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
他们兄弟二人一个随着爸爸,一个随着妈妈,改了母姓。
随后,吴秀芹很快整顿好海内的买卖,带吴亦凡去了加拿大。

由于吴妈妈年轻时,非常貌美,很多人流传她是再醮过去的。
实在吴秀芹相称有商业头脑,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了一家名叫广州市天河石牌兄妹清补羊肉城的店,而且一开便是一层楼。
以是不管她的婚姻状况如何,女强人的人设绝不是空穴来风。

吴亦凡在加拿大的时候,吴妈妈已经提前替他方案好了人生——上名牌大学,读医科,毕业往后当年夜夫。
为了能稳定地培养儿子到达“彼岸”,吴秀芹还给自己定了一条绝不能犯的规矩,那便是在儿子18岁上大学之前,绝不许可第二个男人涌如今这个家中,以此担保她的把稳力全集中在儿子身上。

在吴亦凡口中,妈妈对他的掌控无处不在:自己爱玩游戏,她就拔网线;自己爱打篮球,乃至在2005年,一度和广州七中队得到NBA初中篮球赛华南区的总冠军,妈妈以为打球随意马虎受伤,还会偏离方案路线,就逼迫阻断了他这个爱好……

对母亲的“暴力”行为,吴亦凡说,那个时候虽然有了一点模糊的自我代价不雅观和一些渴望追求的东西,但是没办法,还是得跟他妈回去,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和母亲共生了。
母亲的希求成了他的希求,而他活成了母亲的“魂器”。

然而,生命总是会找到出口。
吴亦凡17岁的时候,出口来了。
一次,他陪同学去参加韩国SM公司来温哥华招练习生的口试。
据吴亦凡后来回忆,他本来没有想过当明星,那不是妈妈给他安排的路,但当他听到“包吃包住”这四个字时,去韩国的动机一下子定了。

在生命力无法得到开释的地方,活出来,为自己活出来,比当明星的吸引力要大得多了。

吴亦凡去韩国后,吴秀芹开始失落去对他的掌握,她开始失落眠成习气。
于是,她打起了去韩国陪儿子的主张,不过SM公司不许可。
一年去一次,SM会客客气气地接待,再去第二次、第三次,SM明显对她冷淡了。

逐步地,吴秀芹开始有了新的生活。
她卖了加拿大的别墅,也交了新的闺蜜和朋友,可吴亦凡却开始想家。
大概是练习生的日子太苦了,吴亦凡自曝在exo期间,会想母亲想到哭。
共生的关系一旦产生,不是那么随意马虎分开的,每每须要多次反复,直至脱一层皮。

后来的故事,大家知道了,吴亦凡返国后,开始了开阔的星途。
在此期间,他的经纪团队很不稳定,常常迎来送往,不变的是吴秀芹对团队的话语权。
吴亦凡对妈妈变得越来越依赖,乃至曾经说过,找工具标准之一便是“我妈喜好更主要”。

吴妈妈开始重新全面接手儿子的统统。
事实上,在都美竹事宜之前,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替儿子处理此类官司了。
早在2016年,小G娜刚被爆出来的时候,她就曾经替儿子打点过被告方曾鹏宇,还被曝曾经和小G娜通过话。
这证明,她对儿子的私生活不可能一无所知。

在孩子须要空间发展的时候,她过分越位,消灭了孩子的自我;而在须要她站出来,行使一个母亲的任务的时候,她却由于已经和儿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华标致地缺位了。

说是她终极酿成了吴亦凡后来的苦果,不算冤枉。

事实上,妈妈的过分越位,插手孩子奇迹、人生的问题,在东亚家庭中习认为常,光是娱乐圈就能举出来一大圈的例子,比如郑爽(父母是她的经纪人)、朱雨辰(年过40仍旧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孙杨(母亲在听证会上的表现,直接葬送了他的奇迹)等等。

这不只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性情发展,同时也暴露了他们没团队、不专业的一壁。
看看好莱坞几个演艺家族是如何打造星孩的,或容许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3.团队协作、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

欧美乐坛天后碧昂丝出生于1981年,是一个混血儿,母亲Tina是一胜景利的发型师兼服装设计师,拥有自己的美发沙龙,优雅大气,碧昂丝正是遗传了母亲的仙颜,父亲Mathew曾在500强公司做到管理层。
在70年代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期间,能够做到这样一个位置并迎娶白女,可见其能力。

▲碧昂丝百口福

从小,碧昂丝就展现了很强的演唱天赋。
7岁那年,父母带她去参加了一场中小学生选秀歌唱比赛。
结果,她在台上一开口,就震荡了现场所有人,包括她的父母。

父母看到了女儿身上的潜质后,便全力支持她参加各种唱歌比赛。
当时,母亲Tina为她买了很多专辑,全方位培养她唱歌舞蹈;父亲Mathew则努力赢利,并从东海岸跑到西海岸,到处推销女儿的代价。

1993年,碧昂丝加入了定命真女(Destiny’s Child)乐队,人手短缺,父母两人经由切磋,由母亲卖力赢利,父亲则放弃事情,利用自己的管理和推销履历,转行做了音乐制作人和经纪人,全程陪伴培养碧昂丝。

刚开始,乐队的排演地点在父母家的客厅和后院,所有演出服都由碧昂丝的母亲Tina亲手包办,而乐队的成员一贯在变动,从最初的6人,变成4人,又变为3人。
但无论成员怎么变,由于父亲的支持,碧昂丝一贯是乐队的灵魂人物。

这对父母分工明确,联络协作,在音乐上信奉专业团队,这才是星爸星妈的典范!
难怪碧昂丝曾说:“我的父母确实教会了我教诲的代价,教我如何在行动中保持真实,以及如何赞颂个性,和投资于自己的主要性。

碧昂丝也不负众望,不止对奇迹上进,私生活也特殊自律——欧美娱乐圈的大Diva很多,但大多活得太洒脱,不足自律——解释碧昂丝是个极度爱惜羽毛的女明星,是真的把自己当成黑人社区榜样一样平常在塑造在鞭策。
可见,精良父母对孩子的驱动力该当化成她自己的内驱力,而不是父母自己一厢宁愿的欲望。

这一点不只表示在父母对她的态度上,同时也表示在她对父母的态度上。
后来,父亲Mathew闹出私生子绯闻,碧昂斯的处理方法大略直接,直接把他从自己的团队里开出,让他的年收入从300万美元降到了12.7万美元,快刀斩乱麻道地断绝了商业上的往来。

足见,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边界感有多么主要。
而好的教诲正犹如养马,给孩子用竹篱划好了边界,树立了规则和榜样,剩下的就交由他们自己跑了。

我们东亚的传统教诲中,很随意马虎搞反因果,颠倒主次,把孩子工具化、器归天,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只有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才能节制力量;你放手了,孩子才能节制任务。
不是孩子听话了,你才尊重孩子,而是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听话。
只有你收受接管孩子了,你自己和孩子都能幸福。
教诲,实在是父母自己的修行。

当年,吴亦凡在加入SM之后,曾经创作过一首叫《摇篮曲》的歌,视为他献给母亲,表达爱与戴德的礼物。
当时,无人提及这段颇为暗黑扭曲的原歌词,如今遇言姐摘抄下来,给各位引以为戒,一起修行:

昨皇帝夜我溘然醒来,

我嗜du成瘾纵火烧了那片街道,

我翘课辍学由于我齐心专心想着游戏厅与赌场,

眼泪无声地滑落,

只剩下我的内心在嘶吼着!

到底什么才是我的骄傲?

我恨那毒瘤般撕毁统统的眼睛,

我的内心已变成了恶魔鞭策者,

我确信当我盲目放肆自己时,

心底的恶念也会随之涌现……

一个妈妈的强大固然主要,然而在内心强大和掌握欲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间隔。
这个间隔,便是复苏的爱的间隔。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