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长影厂多么辉煌。
曾出身过许多位颜值和演技俱佳的男明星。
他们各有代表作。
在不同的电影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
比如在《平原游击队》中所扮演李旭日的郭振清。
身材魁梧,气质壮实,气概。
比如在《战火中的青春》中扮演雷振林的庞学勤。
形状漂亮,演出朴拙,银幕形象清新俊逸。
还有在《我们村落里的年轻人》中扮演高占武的李亚林。
不是最帅的,却拥有博识的演技。
朴实无华的演出,使高占武永久闪光在不雅观众的脑海。
还有梁音、刘世龙、达奇、白英宽等,数不胜数。
然而有两位男演员,却最令人感到惋惜。
他们险些同时出道,却又都在60年代,就过早离开了长影厂。
最辉煌的银幕生涯,只有短短的几年韶光。
他们俩,一个刘增庆。
一个是印质明。
一、1928年,印质明出生于河北喷鼻香河。
他的父亲,在当地颇有名望,家底殷厚。
以是印质明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
他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诲。
并且他的人生定位,彷佛也早已被设定好。
那便是终年夜后,接管家里的家当,成为“老板”。
以是,他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天津津沽大学(河北大学前身),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但他很早就创造,自己志不在此。
他更热爱演出。
并且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学校话剧舞台上的积极分子。
1950年,在陈波儿的倡议下,为了培养新中国的电影演员,在北京创办了中心文化部电影局演出艺术研究所。
这个学校,便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
演出艺术研究所1950年6月创建,同年7月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招生事情。
印质明听到这个后,欣喜若狂。
在老师张洁忱的鼓励下,他决心弃商从艺,实现自己想当演员的梦想。
经由严格的考试,印质明顺利成为了演出艺术研究所的一逻辑学生。
可是他所在的津沽大学,却去世活不同意他转学。
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请外助。
他当时一边在大学读书,一边还在夜校当老师。
而读夜校的工人师傅一听自己老师碰着了难题,急速伸出了声援之手。
大家联名为印质明开出了先容信,并且还盖上了夜校的公章。
这才使得印质明光明正大地走进了演出艺术研究所的大门。
由此可见,印质明终极能走上艺术之路,身边的工人师傅可真是帮了大忙。
以是他的心中,一贯充满感激。
印质明在演出艺术研究所如鱼得水,并凭借精良的成绩,脱颖而出。
1954年,他便在吕班执导的《英雄司机》中出演了金站长一角。
戏份不多,但演出却相称自然投入。
险些与此同时,来自大连的一位帅气小伙子,也被电影导演给选中了。
他便是刘增庆。
刘增庆比印质明小5岁。
他出生于1933年(来自长影厂演员剧团登记的资料)。
跟印质明出生于大富之家所不同的是,刘增庆家境普通,而且幼年丧父。
好在他打小就好学上进,成绩精良。
以是中学毕业后考入旅大师范专科学校。
后来被分配到大连当老师。
刘增庆也是从小就爱好文艺。
读书期间,就常常组织同学进行话剧演出,积累了一定的演出履历。
而且他长得非常帅气,眉目清俊,非常上镜。
以是他很快也引起了长影厂领导的把稳。
1954年,印质明和刘增庆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这一年,长影厂的年轻导演林农得到重用,准备执导电影《神秘的旅伴》。
在演员的选择上,他大胆启用新人。
一排长冯廷贵,他选择了刚刚被分配到长影厂不久的印质明。
彝族青年朱林生,他决定由大连四中的物理老师刘增庆来担当。
彝族姑娘小黎英,他找来了还在总政话剧团担当报幕员的王晓棠来扮演。
这个年轻的创作集体,很快就凭借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不雅观众呈现了一部情节弯曲,人物鲜活,颇具不雅观赏性的好电影。
电影1955年上映后,广受好评,一票难求。
印质明、刘增庆和王晓棠,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他们都成为了不雅观众所喜好的电影明星。
也都迎来了各自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候。
二、印质明在《神秘的旅伴》中呈现出了沉稳老练的演技。
而且他非常长于不雅观察和思考。
在拍片过程中,他看到导演林农有一个习气,那便是每当进入沉思状态时,他都会将一根火柴棍叼在嘴里。
于是他将这个动作,奥妙地利用到了冯廷贵这个角色身上。
每当冯廷贵剖析案情没有进展时,他就会随手摘一片树叶,放进嘴里。
结果急速使得冯廷贵这个人物鲜活起来。
而且与同期间银幕上的侦察员形象,有了巨大差别。
印质明的机警和好学,使他得到了更多拍片机会。
而且也由于冯廷贵这个角色的成功,他还成为了“银幕警察专业户”。
紧接着,他便在《虎穴追踪》和《国庆十点钟》中,分别饰演了侦察处长陈惠远,和侦察员顾群,两个警察形象。
虽然两个角色职业身份相同,但印质明却对他们进行了很好的区分。
演《虎穴追踪》时,他突出了陈惠远沉着镇静的性情特色。
而演《国庆十点钟》时,他又更多地表示了顾群的一丝不苟和民平易近。
以是提到印质明,虽然他曾演过浩瀚“警察”角色。
但在不雅观众的脑海里,他的银幕形象,却并不重复。
在《虎穴追踪》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刘增庆的身影。
他在个中扮演男三号刘铭。
和男一号的赵联、扮演男二号的印质明,组成了“黄金三角”。
此后,刘增庆还和印质明一同出演了《工地青年》。
印质明扮演男主角尚越,刘增庆出演配角诸瑞。
这个期间的长影厂,实在涌现了群星争辉的盛景。
郭振清、庞学勤、李亚林、刘世龙、印质明、刘增庆等男星纷纭崛起。
相继成为了长影厂引人瞩目的“银幕小生”。
印质明主演了《生活的浪花》、《春雷》等电影。
还因在《铁道卫士》中出演打入敌特内部的公安科长高健,而再次引起不雅观众瞩目。
刘增庆也在《如此多情》、《青春的脚步》、《宝山之歌》、《徐秋影案件》、《笑逐颜开》、《云雾山中》、《十级浪》等电影中,扮演了主角或配角。
当然,他最被不雅观众所难忘的角色,该当还是《我们村落里的年轻人》中的李克明。
虽然又是男三号,但由于这部电影影响力巨大,而且李克明的人物形象性情光鲜,别具特色,以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说到刘增庆,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漂亮的形状,和出众的气质。
我以为,他是长影厂五六十年代最帅气的男明星之一。
而说到印质明,我创造他的演出非常具有个人特色。
而且为了磨练自己的演技,他不断寻衅各种角色。
除了正面形象之外,他还出演了好几个反派,同样维妙维肖。
比如《平原游击队》中的吊桥看守。
虽然只有一场戏,但却演得活灵巧现。
再比如《自有后来人》中的王巡长,他以“洗手不干”式的演出,塑造了一个胆小怯懦骨头软的叛徒形象。
1962年,我国评比“22大明星”,实在印质明和刘增庆都很有竞争力。
但由于名额有限,以是长影厂只有庞学勤和李亚林两位男星入选。
况且这时的刘增庆还选择离开了长影厂。
而印质明,也在出演完《自有后来人》后,离开了长春,回到了天津。
三、刘增庆和印质明都是由于家庭的缘故原由,而选择淡出银幕的。
作为长影厂出镜率颇高的“漂亮小生”,刘增庆原来被大家普遍看好。
然而由于常年在外拍戏,以是他无法更好地照顾家庭。
而且他的妻子杨明益患有严重的肺结核,时常复发。
他们的儿子刘星南还很小,他的父母双亲呢,又都年迈体衰。
这些都让刘增庆深感不安。
于是1962年7月,他主动向长影厂领导提出了调回大连的申请。
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在家人身边。
说实话我很为刘增庆的选择感到钦佩。
比较较那些为了奇迹而不惜舍弃家庭的男人,我以为刘增庆的身上,更加具有人性温暖的光辉。
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自私男人。
印质明也是一样。
他回天津,也是由于老父亲年纪大了,须要有人在身边尽孝。
以是他选择放弃了如日中天的奇迹。
并且印质明为了在演出上取得更大造诣,一贯都处于劳碌的状态,没有结婚。
直到36岁那年,他认识了在天津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的蒋新苓。
两人相见恨晚。并很快结为了夫妻。
婚后,他们生下一儿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只是刘增庆和印质明,都离自己所钟爱的大银幕,渐行渐远了。
刘增庆回到大连后,成为大连话剧团的演员,出演电影的机会非常少。
此后,他也仅在《我们村落里的年轻人》(续集)中出演过李克明一角。
而且涌如今影片中的他,明显显得面色干瘪。
与第一集中生龙活虎的李克明,形成了光鲜的比拟。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我们村落里的年轻人》(续集)竟然成为了他人生中所出演的,末了一部电影。
四、印质明也有很长一段韶光没有拍电影。
他回到天津后,进入天津人艺做编导。
参与培养了李秀明、陈道明、张玉玉等新一代电影明星。
1978年,阔别银幕14年的印质明,才在珠影厂拍摄的《山乡风云》中,再次出演了一个反派,但不雅观者寥寥。
1980年,北影厂的于洋准备执导《戴手铐的乘客》。
在考虑男二号魏子恒的扮演者时,他想到了印质明。
两人是老差错,22年前互助出演过《生活的浪花》,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况且印质明的“警察形象”非常深入民气,而魏子恒的身份又是公安局长。
这更能增加了不雅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戴手铐的乘客》上映后,引起轰动。
主演于洋再次翻红。“送战友,踏征程……”的歌曲也久唱不衰。
歌声中,印质明和于洋所扮演的两位战友,一起无言却又惺惺相惜的场景,不知打动了多少不雅观众的心。
这是印质明留在银幕上的又一个经典人物形象。
此后,他还和老朋友郭振清一同执导过电影《大虎》。还出演过一些影视剧。
但留在不雅观众印象中最深的,还是他所出演的几个警察形象。
比较之下,刘增庆就没有印质明那么幸运了。
他回到大连后,实在也有探求机会重返银幕,却始终未能如愿。
期间也有剧组来找过他,但都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缘故原由,而错过了。
1985年,还有电影杂志前来对他进行采访。他兴致颇高,侃侃而谈。
然而就在他接管采访的第二天,意外就发生了。
那天,他家的煤气灶涌现了问题,他没有找专人来修,而是自己亲自动手。
但他修睦之后,却忘却了关上煤气开关。
而且他有严重的鼻炎。这使得煤气透露,他都没有察觉。
那一天,刘增庆睡着了,就没有再醒过来。
那年,他52岁。
他最大的心愿是重新登上银幕演一个角色。
然而这个心愿,永久也无法实现了。
1985年,印质明57岁。但他已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紧张是由于他看不惯当时影坛的一些暴躁征象。
那时,很多演员演戏已不再努力。很多导演也不再严谨。
粗制滥造已成常态。
这令他心坎不安。
索性就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得意其乐。
这样一位曾经被不雅观众所熟知的电影明星,在单位事情多年,却没有分到一套屋子。
是日然令他感到委曲。
然而他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哀求。
就跟我们所熟知的浩瀚老艺术家一样。
他人品清逸,气节高尚,淡泊名利,犹如青竹。
1997年,与他相伴了30多年的妻子溘然撒手人寰。印质明悲痛欲绝。
当时他的儿女都在国外,担心69岁的老父亲无人照顾,都劝他再找一个。
然而印质明却武断不肯。
他一贯默默守护在与妻子同住的那间老屋子里。
与墙吊颈挂着的“月白风清”四个字相伴。
2008年10月8日,印质明走完了他的生平,享年80岁。
至此,昔日长影厂的两位“银幕小生”,就都成为了大家永久的回顾。
刘增庆和印质明,都成名和走红于上个世纪50年代。
却又都在60年代阔别银幕。
他们的人生之路有诸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人格魅力,也大体相同——全都勤奋、努力,又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明星,不是吗?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你可还记得这两位演员?最难忘他们所扮演的哪个角色?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
文/DJ雅清编辑部:雅清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阅读:演戏真的很难吗?这6位业余演员,大多是农人,演技却秒杀小鲜肉
当年击败《高山下的花环》获大奖 这部尖锐大胆的宝藏电影 你看过吗
18岁年少成名 25岁便跌入低谷 王苏娅首位银幕情侣 人道命运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