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醇醉人,喜欢喝茶的人,却知道茶微苦,入口带着浓郁的芬香,可还是掩盖不了茶的苦。
我曾经问过一位爱茶的长辈,为什么对茶有那么浓郁的感情?他回答说:“茶刚入口时苦,喝过后却有种香甜,令人回味!”“茶如人生,先苦后甜,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忆。”也许是当时年少,并不懂得长辈所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光的飞逝,不知不觉间,我也爱上了喝茶。起初喝茶只是听说,茶能提神醒目,喝过后不易打瞌睡。也确实,茶苦成那样子,想犯困也难。还记得中考前的那段与茶相伴的日子。我属于易犯困体质,中午下午上课总会钓鱼打瞌睡,弄的老师都怀疑我是不是每天熬夜学习,午休也不睡觉,光顾着奋斗了。有时甚至还旁敲侧击的告诉我,不要为了学习而伤害自己的身体。我在心里默默自嘲:哎呀,对我也太好点了吧!其实我只是睡不够而已嘞。老师关心我时,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用现在网络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这样子对待老师,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后来为了让老师、家人安心,我默默拿着家里的茶叶,每天喝两大杯茶,来提神醒脑。但那段时间真的很煎熬,那个茶叫一个苦啊,那种感觉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本以为中考结束了,我就能远离茶这种恐怖的饮料。可没想到,我却爱上了这种味道,香醇芬芳,虽然入口时略微苦涩,但却能带来满腹清香,有时甚至还带着一丝丝的甜。现在的我虽喜欢茶,但却不会像中考时那样疯狂的“追捧”,只是隔一段时间,坐在自家的客厅,煮一壶开水,泡一点茶叶,细细品尝。
茶道亦人生之道,先苦后甜。正如同周华健的歌曲《真心英雄》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也正如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写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初中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现在,我已走进自己心仪的农垦实验中学,期待着自己在这里腾飞!
篇二:茶道易抒,风度亦见
品茶的人,将茶一饮而尽,清芬、茶香已然留在腹中。品茶是一种心境,心被净化,滤去浮躁。品茶是一种欲说还休的沉默;是一种附庸风雅的风度。
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去茶馆品茶,入坐,爸爸亲自为我泡了一杯功夫茶,看着爸爸泡茶的动作,显露出一股淡淡的儒风和那无以言表的风度,甚是优雅。
父亲端了一杯茶放在我的面前,我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之间蔓延开来,绦尽我内心一切的疲惫、浮躁。我仿佛醉了一般,蒙胧中,久久不愿醒来,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宁静与满足,因为我懂得了,生命与自然、怡情与诗意、悲喜苦痛、信仰承担,都无法超越的,心栖息的地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问父亲喝茶有意思吗?父亲笑了笑说,在沏茶、赏茶、品茶的过程中让饮者的心慢慢的静下来,丢掉杂念,戾气与疲惫,然后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向客人展现自己的风度——儒雅。
在品茶的过程中,不禁使我想起《红楼梦》中妙玉品茶的话:“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是的,在茶人的眼中,茶中藏月,而月中有情;茶中有山,而山中有景,景中孕情;茶中有风,而风起云卷,故风有情,云有情,人亦有情,亦有风度。
品完,我也学着爸爸泡茶的动作,学了起来。第一杯茶,泡得不怎么样,泡得太快,茶叶未泡开,整个程序就结束了。第二杯、第三杯……我略微明白了泡茶中那掌握的一个度,不仅是泡茶的火候,还有自己所表现出的那一个风度——儒雅。
确实,在泡茶中我的内心微微的静了下来,使自己被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也从容的“大显身手”了……
未几,我泡了一杯茉莉龙珠端给父亲,父亲呷了一口,会心的笑了笑。透过茶汽氤氲中,爸爸那笑容如烙印般在我的记忆中定格,我知道那是对我的肯定。
茶香飘散了俗气,人生如茶,茶亦人生。存一份优雅,一份从容,一份心境,一份超凡,还有那呈现出的一种风度,给人一种大气、清爽、儒雅的感觉。
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境,见的也是一种风度。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茶道作文800字-关于茶道的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高一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