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下架,指的是从运用市场下架,也便是说如果你本日才知道豆瓣想要下载它,是没法下载的。而对付已经下载过豆瓣APP的用户,现在倒是不影相应用。
提及豆瓣,它跟说唱圈还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前的豆瓣被称为文艺青年的聚拢地,而说唱作为一种小众音乐类型,自然也属于文艺的一种,因此豆瓣的受众和说唱的受浩瀚有重合。不过两者真正产生广泛的联系,还是由于“豆瓣音乐小站”的涌现。
豆瓣音乐小站是第一个有大规模的rapper入驻的音乐平台,我最早关注到豆瓣小站该当是在2010年前后。
在此之前,rapper的歌曲并没有统一发布的地方。有的人发在论坛,有的人发在土豆或者优酷。还有人发在分贝网,但这个网站的创办人郑立由于创办色情网站被抓,分贝网也被关停。
当然,在当时一些较大的音乐平台上,也有很多未经rapper本人授权就涌如今上面的说唱歌曲。在一些小的音乐盗版网站,这样的情形则更加普遍。但这些平台和网站也十分狡猾,他们常日在歌手一栏并不去写rapper的名字,而是写“网络歌手”。
在那个盗版音乐横行的年代,当时一些比较有实力的rapper发歌,会选择以实体专辑的办法发布,但对付绝大多数抱着玩票心态来做说唱的人来说,自己做的歌还并不成熟,并且也没有能力进行实体发布。
在网络上发布歌曲成了他们唯一的发行路子,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得当自己发布作品的音乐平台。这并非只是当时rapper们的苦恼,而是许许多多没有签约公司的底层音乐人共同的苦恼。
直到豆瓣音乐人社区的涌现,才让这个烦恼在一定程度上被办理。大量的rapper入驻了豆瓣,成为了豆瓣生态的一部分。
豆瓣小站的优点是页面设计的比较干净简洁,主不雅观感想熏染便是不Low。社区氛围也相对浓厚,生动度高,能留得住用户。
但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最开始上传的音乐还有大小限定,因此很多音乐都并非高音质。再有便是当时发布音乐,并没有给出歌词配套发布的地方,很多音乐人还得把歌词以文章的形式发在小站里。
豆瓣音乐小站最辉煌的期间,大概是从2010年到2012年,也便是网络音乐逐渐从盗版丛生向版权意识觉醒过度的这个期间。
但豆瓣毕竟不是专门做音乐的网站,豆瓣音乐人只是豆瓣浩瀚板块中的个中一个,在和专业的音乐网站竞赛中,豆瓣音乐小站险些是毫无招架之力就迅速败下阵来。
2013年开始,大批的豆瓣音乐人转投虾米,他们在豆瓣末了留下的,是自己虾米音乐主页的跳转链接。
如今,虽然没有rapper会在豆瓣发布歌曲了,但是不少有名说唱歌手的早期作品,还躺在豆瓣小站里。如果不是2017年后,很多说唱歌手清空了自己的豆瓣小站,现在我们能找到的老歌还能更多。
提及豆瓣音乐,它们发起过一个阿比鹿音乐奖,由于这个音乐奖项涉及各个音乐类型,因此从奖项设立之初,每年都有rapper获奖。个中包括Jony J、小老虎、Lu1、Cee、龙井说唱、蛋堡、谢帝、满舒克、Kafe.Hu、性感的拖鞋、黄硕等等。
豆瓣和说唱另一个有关联的地方,便是豆瓣音乐的评分机制。豆瓣音乐收录了非常多的音乐专辑,个中也包括不少说唱专辑。当然,我们之前也说过,由于大量饭圈粉丝的涌入以及现在乐意评分的人数锐减,这个评分已经失落真了。
不过在中文说唱发展过程中很长的一段期间,那时候的说唱圈听众还基本都是比较纯粹的音乐粉丝,那时候的豆瓣专辑评分,也还是可以客不雅观反响粉丝们对付一张专辑的好恶的。
只是随着韶光的推移,现在的粉丝们可以在rapper的微博、网易云或者qq音乐的评论区,更加直接地揭橥自己对付一首音乐作品或者一张专辑的意见,因此现在乐意花费精力去豆瓣给一张专辑做评分、写乐评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曾经盛极一时的豆瓣音乐小站以及豆瓣音乐评分,都在走向没落与衰亡,而豆瓣小组,现在却是非常的生动。
提起豆瓣小组,很多人会想到在娱乐圈舆论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力的“豆瓣八组(豆瓣鹅组)”。而在说唱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小组,则是豆瓣说唱瓷组和说唱新世代小组。
首先要解释,豆瓣小组的机制相称于从前的BBS和贴吧,有明确的管理员,拥有极大的权限,可以删贴、锁贴、踢出成员。
并且,豆瓣小组可以自主设置准入门槛,有的小组无需审核即可加入,有的小组须要回答问题并由管理员审核方可加入。虽然加入与否都可以正常浏览所有的贴子,但却无法发言互动,也无法发贴。
搜索豆瓣说唱瓷组,会得出两个结果:一个是头像土黄色、成员数更多的瓷组,一个是头像紫色、成员数更少的瓷组。
为方便称呼,我们将其简称为黄瓷和紫瓷。最初,豆瓣说唱瓷组特指黄瓷,并不存在头像紫色的“豆瓣说唱瓷组”,紫瓷的前身是一个叫猴面包树的小组。
先来说说黄瓷,也便是原来的豆瓣说唱瓷组。这个小组紧张是由Free-Out厂牌的粉丝在2020年夏天建立的,在建立之初被戏称为“Free-Out的超话”。
由于当年夏天Free-Out的浩瀚成员都参加了《说唱听我的》,以是他们对《说唱听我的》也相称关注。瓷组的得名,便是来源于赵磊和秃子的那首《走起来瓷》。
随着韶光推移,越来越多有说唱粉丝身份的豆瓣用户加入到了瓷组,瓷组也逐渐从Free-Out的超话发展成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组,对全体中文说唱圈都有谈论。
有不少人戴着有色眼镜看豆瓣,认为豆瓣的用户只有戾气,只会撕逼造谣,或是没有脑筋,只知足于组CP写同人文。事实上,瓷组并非如此。
在瓷组,有不少音乐推举的贴子,她们不遗余力地宣扬着一些小众rapper和心中的宝藏歌曲。
她们对付rapper各种言行的记录详细程度远超所谓的说唱自媒体(包括我们),节制的物料(图片、视频)乃至比rapper本人的事情室都还要多。
乃至对一些厂牌的历史,她们也管窥蠡测,有些内容是在全网都罕见的。
不过话说回来,让瓷组真正在说唱圈发挥影响力的,还是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比如黑料的曝光。虽然瓷组的初创团队是Free-Out粉丝,但她们脱粉回踩的功力也不可小觑,最范例的便是今年光光的负面事宜。
这件事最先便是在瓷组曝出,在组内发酵了一个月旁边才引起广泛关注,终极使得光光退出了Free-Out。
我们"大众年夜众号也曾经被瓷组的部分成员点名辱骂过,那是今年一篇写乃万的推文,由于帮着乃万说话,被瓷组的部分成员认为我们是营销号,恰了烂钱。说真的,我们也想恰烂钱,没人和钱过不去,但乃万极其团队确实没找我们公关。
只管对方怀有敌意,但瓷组确实有存在的代价和意义。在微博和公众年夜众号的说唱粉丝语境之外,她们就像一个独立的天下,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不雅观点。
也有不少rapper本人在瓷组生动或潜水过,比如高天佐、法老、杨和苏等。法老乃至还把瓷组写进了今年对李岩恒的Diss中,他也在豆瓣得到了“猿瓷”的称号。
猴面包树小组的建立缘故原由已不可考,但她们开始发挥影响力,是依赖着原瓷组的部分成员。这部分成员的不雅观点和想法非常激进。虽然瓷组的生态在微博和"大众年夜众号的说唱粉丝看来有些畸形,但瓷组还有明确的组规来约束成员的行为,对付过激的辞吐有一定的约束力。
而猴面包树小组的成员显然对这些规则不屑一顾,她们热衷于尺度极大的CP、泥塑,且对付rapper本人常常展开极其毒辣的辱骂和人身攻击。在瓷组,这些做法会被警告乃至删贴,但在猴面包树组,她们可以肆无忌惮。
久而久之,猴面包树组吸纳了越来越多的激进分子和对原瓷组管理不满的成员。终极,在原瓷组的管理员变动+豆瓣整改期间,猴面包树也换上了豆瓣说唱瓷组的名号,从此就涌现了两个“豆瓣说唱瓷组”。
成为紫瓷之后,她们开始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在活去世人与李岩恒的Beef中,紫瓷开设官方"大众年夜众号,采访了李岩恒,获取了不少一手资讯。后来,她们还采访了金熙宇,并且由于金熙宇在采访中表示要揍Buzzy,还引出了金熙宇的一首Diss Track。在某种意义上,紫瓷也成了和我们一样的自媒体。
除了两个瓷组以外,说唱新世代小组也很值得一提。它的人数足有10万人,是瓷组的5倍还要多,而她们的统统谈论都环绕着《说唱新世代》这档节目。
从节目本身到选手的前世今生和后续发展,都是这个小组谈论的工具。如果想要知道哪位“贷人”的信息,到“贷组”来准没错。
如果不是由于这次的下架,我可能并不会写到豆瓣。豆瓣小站曾是很多rapper做音乐的出发点,只管有的人删掉了歌曲,但许多人还保留着老照片,留言板上的话也还在那里,再次回访的时候,大概还能回忆起当年做音乐那个青涩的自己。
曾经,我也在这里建立过自己的豆瓣小站,里面发布过10多首音乐,有280个人关注了我。我感谢那些曾经听过我歌的人,也怀念曾经玩说唱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