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还以为是印度什么油,再看广告语“神乎其神”“10万公里不用改换机油”……于是“喜大普奔”地与办同事们吐槽一番后删贴。
管理了几个月,我认定这里便是赝品泛滥的重灾区,一群“良心商贩”在此“光亮磊落”地互换“宝贵履历”:收购机油瓶子、某地又走私了一批入口机油、收购旧机油、贩卖旧机油和探求新基友……(彷佛有什么不对)

如何从网上和外不雅观上判断机油真假?

在【王元祺:如何选购机油?】中,不才谈到了一些。
接下来分享一点自己浅薄的履历,以美孚机油来举例。

网上买机油到底靠不靠谱实测给你看 汽车知识

买后从网上判断机油真假的方法有三种:

1. 任意查询软件扫描二维码:若扫描二维码后未能跳转至确认页面(进行验证的,请严防假冒。

2. 电话查询:400-090-6365(8:00-22:00)

3. 网站查询:上岸【美孚正品识别做事平台】 输入二维码右侧序列号查询(24小时)

从外不雅观包装上判断真假的方法是“一摸二扫三挑”:

一摸:触摸感想熏染有凹凸感的条纹亮片;

二扫:手机扫描比拟条纹亮片的颜色比例,角度,以及亮片分布是否符合;

三挑:挑出亮片完成正品识别。
(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极个别亮片掉落的情形,如创造个别亮片不一致,建议拨打查询热线400-0906-365进一步确认。

正品样品是这个样子:

更多美孚官方验证解释可以点击以下链接:【美孚机油正品识别指南】

实测环节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看看在2年前,我们的(ex)团队做的一次多渠道购买美孚机油的全记录,由于篇幅的关系,省去购买流程,再次感谢团队成员。

本次测试仅代表个人团队的不雅观点,真正的机油测试很繁芜,数据可以在美孚官网上找到。

外不雅观判断

先来看看4瓶海内版本的机油。

拆开包装后,当然是迫不及待地拿出“家伙”,考验一下几个机油瓶状况。

此条件到,要考验美孚机油是否是正品,那就必须通过扫描二维码都在官方网站上进行防伪查询,印刷都非常清楚,瓶盖的印标和封口规整,扫描后都得到官方认证……至少解释了几个瓶子是官方认证。

在毛边处理上,官方旗舰店买到这瓶处理最佳,个中3瓶差距不算很大,唯独汽配城在包装上略有缺陷了,花纹比较浅,边缘的层次轮廓也比较模糊。

再来看一看3瓶美版的机油包装。

3瓶均为美版,光看瓶子就让人很有冲动去把玩

美版将笔墨直接印在瓶子上的,如用贴纸假的可能性极大。
除此以外,美版的编码是用镭射打印的,瓶口无锡纸密封,印刷上会有切口线进行防伪。

整体来看这3瓶美版的做工统一度还是比较高的,只是颜色深度有差异

末了是4S店的GM版银美孚,除了顶部毛边比较严重,外做工相称不错。

常温比拟

在倾倒机油的过程中,我们略微觉得到2瓶美版金装的流动性要更好

5瓶国行光荣同等度较高,但较之美版要深一些

接下来我们用牛角做一个直不雅观而简陋的机油黏稠度测试,结果如下:

通过光荣和粘稠度的比拟,我们虽然不能确定机油的真假,但是能确定这些机油之间确实存在无法忽略的差异。

磨压测试

接下来做的是磨压力测试,通过在磨压机左边的砝码盘中不断增加重量,导致压力杆不断下压摩擦磨子,不雅观察机油对磨子的润滑和保护。

测试方法:实验开始后,每隔30秒在砝码盘上放上1块砝码,直至12块放完,连续运行20分钟为限,记录初期事情电流,中期稳定电流和机器运行韶光,比拟干系数据

天猫期间店通过了20分钟测试

4S店这款机油初期性能爆表,满载后电流仅仅只有1.16A,而衰减后电流直线上升达到了1.50A,在19分钟还发生了机器卡去世的情形。

论坛的这款机油测试成绩非常让人失落望,不仅初期事情电流高达1.25A,后期电流的1.45A也偏高,而且仅仅不到14分钟的韶光就发生了卡去世。

京东的成绩彷佛也不让人满意,刚过15分钟发生卡去世,而且初期电流达到了1.22A,衰减后也有1.40A。

某虎的机油,在17分29秒时发生顿卡,但末了还是完成了20分钟测试。

汽配城的这瓶与京东的表现极为附近,15分16秒机器卡去世,初始电流为1.20A,衰减后的电流为1.40A。

快修店的这一瓶表现不错,初始电流为1.20A,后期为1.35A,卡去世发生在15分34秒。

淘宝的这瓶表现非常糟糕,初始电流高点1.28A,13分19秒机器便发生了卡去世。

实在这样的磨压测试实在意义不大,由于我们测试的发动机润滑油,是给发动机润滑的,发动机的事情温度都是上百度(热车后),而我们的磨压测试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以是,各位看过,理解了就可以。

冷冻实验

冷冻实验是要看一看这些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我们将机油放入-10℃的冷柜,冰冻了18个小时。

淘宝的颜色深,论坛的和快修的偏浅,觉得4S店的这款低温下颜色也会比较浅一些,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末了总结

通过以上这些简陋的测试,稍稍总结一下:

C2C平台买机油要小心

如果在某宝上“PPT购机油”的朋友们小心了,有时可能会买到便宜货,可是万一是赝品,那究责就非常麻烦了。
线下有门店的渠道相对稳一些,毕竟店在那儿,比较难逃。
此外大平台电商相对更稳,像某虎这样比较大的电商,售后就做的非常不错。
如果像某享家那样后面有主机厂OEM直接供货,那放心程度堪比4S店了,由于……根本没法逃啊!

不是熟人,不懂机油,别买“舶来品”

不同渠道的机油所表现出来的润滑性以及抗衰减的能力也有差别,在磨压测试中,几款“水美”的数据都比较一样平常。
当然不用除“北美专供”这样根本问题,这机油本来就不是为天朝配制的啊!

消费者自己判别机油真假好坏有难度

无论是什么渠道买机油都会有几率买到“以次充好”的啃爹货。
只是渠道越好,几率越低,售后越好,赔偿越不纠结。
如果一款机油买回来还要靠自己去判断真假,那平台的信誉也就毁了,话说回来,就某度贴吧上的机油广告也会有人信?

没有最好的机油,只有最适宜

旧调重弹的一句话,不玩赛车,不玩改装的朋友,别乱捣鼓机油,记住《车主手册》推举的是最适宜你车的机油,而且一样平常会有进阶推举,比如斯柯达部分车系就会有“嘉实多银护->极护”这样进阶推举,或是“极护-灰壳”这样的平级推举,车开5万公里,觉得动力弱了,在做保养时换个进阶推举的机油,不乏是一种养车好习气。
当然要折腾车的话,那就去阅读干系的机油知识吧,我为此也写了很多文章了。

如果你对汽车养护感兴趣,请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