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寻厂·江西943电工厂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旧址上有一个独特的地标建筑“五角大楼”,伫立在江西吉安西部的山谷中,见证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我们之以是要记录下,那段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厂,只由于那是我们父辈和我们这些三线子弟亲历的一段峥嵘岁月。
下面我们一起穿越光阴,走进江西小三线,探求那些散落的三线影象。
江西吉安·三线943厂旧址·油库的路
三线寻厂:坐标江西,从吉安到新余的电工厂江西新余有一座让人充满旖旎遐思的仙女湖,听说是七仙女下凡的发源地。
仙女湖上游十余里,袁江北侧有路,冠名七仙女大道;七仙女大道附近有一厂,号称将军工技能利用于畜牧养殖设备。
他的前身实在是国营九四三厂(943厂),对外厂名为国营江西电工厂,说有军工技能是没有错的。虽然对外称之为“电工厂”,但本色上,他是一个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江西地方小三线7.62mm子弹厂。
只是国营九四三厂的原址并非在新余,而是在吉安西部的大山里,他是在1985年三线厂“军转民”阶段,迁出大山走进新余的。
江西电工厂见证·吉安旧址
三线寻根:城西禾水北,吉安敖城军工厂江西吉安市下有中国革命老区吉安县,这里自古多名人,间隔革命圣地井冈山区区百余里。
伟人著名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个中的“吉安”指的便是此处,也正由于“十万工农下吉安”让吉安县出了建国初期45位将军,以是有“将军县”之称。
吉安城西南,沿禾水逆流而上,约八十余里,禾水北岸有一乡名为敖城;
敖城向北五六里,有村落名为官厅,连续北上,则可见散落的军工厂油库、宿舍等旧址,这里便是我们要探求的江西电工厂(943厂)旧址所在。
吉安敖城镇电工厂旧址·官厅
三线备忘录:代号943,江西小三线唯一的子弹厂江西电工厂(943厂)筹建于1965年,属于江西省小三线培植的第一批23个项目(1967年调度为19个项目)之一,属于江西省唯一的地方子弹厂。
在江西小三线厂中,依然有着“一枪一弹”的配置,与江西943电工厂配套培植的是,建于吉安永新县的974厂(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
两兄弟厂相距百余里,974厂生产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而943厂卖力生产五六式7.62mm子弹。
长期跟随我们“寻厂”的三线人一定会创造,在当年各个省的地方军工(小三线)培植中,第一个厂基本上会是五六式7.62mm半自动步枪,第二个厂则是五六式7.62mm子弹厂。
这正是当年技能底子太薄,加上当年做足了要打仗的准备,“八亿公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因此对枪与弹需求量巨大造成的。
吉安943电工厂旧址·五角大楼的一角
三线家园:吉安大山里的“五角大楼”当年也是严格按照“分散、暗藏、靠山”的原则,一律村落化培植。
江西电工厂(943厂)的生活区、油库、医院、银行都是建在工厂外围,并且没有围墙的。
所有的建筑都零散散落在官厅向北,延绵数里的山沟中。家属区与谭家、游家、枫树前等几个村落殽杂在一起,当年的三线人用他们特有的聪慧,在山间见缝插针样建起了属于我们的三线家园。
让电工厂三线人和三线子弟最为自满和回味的,是与学校隔河相望的工会大楼。
工会大楼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而带着尖角的。同时还带着一个L形的拐弯,因此被三线子弟们称之为“五角大楼”。
看到这个大楼的照片时,我们三线备忘的编者也不由得心生感叹,这样的建筑该当比不多见,几十年后,大概能成为那段三线历史留给后人的一个见证。
943电工厂旧址·银行楼
三线变迁:从子弹厂到畜牧养殖设备从1965年筹建到1985年决定开始迁居,在吉安敖城的山里整整坚守了二十年。搬出大山三十年后,再回顾曾经的峥嵘岁月,让很多三线人五味杂陈。
现在吉安敖城的导航舆图上,依然有江西电工厂,新余渝水区还有着“电工厂社区”,让众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个工厂存在过。
当年的首批三线培植者大多已年近古稀,乃至渐行渐远;曾经的“943”“电工厂”,已经被光阴侵蚀成成残余的影象;当年生产子弹的兵工厂,也转身成了畜牧养殖设备制造商。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一位子弹厂的子弟向我提到过,当年在大山里独立重生丰衣足食的时候说,“冲压弹壳后的覆铜板下脚料,是编鸡笼、兔笼上好的材料,子弹厂的家家户户都有用此材料编织的笼子。”
大概这便是巧合,也算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不大不小的玩笑吧?
旧址篮球场·青草在顽强的成长
三线漫谈:别等失落去了,才知道珍惜我们三线备忘编者一贯在说,每一个三线厂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三线子弟心底都有着自己的一份厚厚的家史。
江西电工厂(943厂)的往事,绝非简大略单千把字,就能讲述清楚的,整理此厂资料期间,让我们编者感叹的是,943厂的子弟并没有忘却大山里的生活。
拜读过多篇描写山中943军工厂童年影象文章后,赫然在署名为:逸夫小学五(6)班 许姓小朋友(因未找到联系办法,原名在这里就不公布了)一篇《敖城之行》的小学生作文里,看到了随爷爷奶奶前往江西电工厂(943厂)怀旧的文章,看来“三线情”后继有人啊!
吉安敖城三线军工旧址·依然流淌的小溪
三线备忘编者写三线厂已经有二百余家,写子弹厂至今也有十余家,朋友们常常质疑:为什么要写这些“跑了调”的陈年往事。
作为三线子弟我一贯在执着的提醒自己:我所写的是一段数百万如父亲一样通俗俗通三线人,上千万如我一样平常平平凡凡三线子弟所亲历的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历史,尽我微薄之力,不让那段历史成为后人口中的传说。
至心希望能看到更多三线后人,能如小朋友所写“昨天,我们一家来到了爸爸和爷爷、奶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让三线那段影象,渊源流传,不被遗忘。#三线寻厂##军工三线#
三线备忘·只为了不遗忘
编者提示
1、三线子弟可搜索【代号xxxx】格式查找三线备忘所写三线厂
2、欢迎三线子弟与三线人关注、留言谈论,让我们共同找回曾经的三线影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