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教头”称号,并非浪得浮名。

2007年从军后,崔贤波经历过采购员、炊事员岗位,都给人留下了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印象,是领导和战友们公认的“好苗子”。

铁教头崔贤波驾修双能的汽车兵 汽车知识

出车前,崔贤波负责检讨车辆。
崔万刚摄

当一名汽车兵,一贯是崔贤波从军后的梦想,由于表现突出,第二年他如愿以偿。
转行后的第一个月里,崔贤波常常被车上的“油门、刹车、离合、档杆、仪表”等部件弄得头昏脑胀,驾驶本领毫无转机,一度成为教练班长“重点关注”的工具,自傲心备受打击。
军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认输”二字,崔贤波暗下决心:“无论多么困难都必须把它征服。

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驾驶技能,那段韶光崔贤波一有空就抱着专业书本“恶补”,把图书室里的十多本教材都翻的卷起了边,密密麻麻的条记记了足足三大本。
实车演习中,他更是严明负责,全身心投入驾驶操作演习,练习挂档常常练得手发麻,练倒车移位手掌与方向盘的永劫光摩擦到起了茧子,就连晚上安歇时还要利用各种机遇拉着教练班长谈一谈心得体会。
三个月的培训韶光须臾即逝,崔贤波以全优成绩给自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崔贤波正在掩护保养车辆。
崔万刚摄

“要成为一名精良的驾驶员,仅会开车是不足的,必须全面理解车辆装备的技能性能,达到‘驾修双能’才行”。
卒业时,教练班长叮嘱他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崔贤波的脑海里。
回到驾驶班后,在不断增强驾驶技能的同时,崔贤波自费购买《汽车电路知识》《汽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打消》等十多本车辆维修专业书本。
钻车底、爬车顶,每天对着书本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反复拆装,一个事理一项功能地反复研究。
凭着这股钻劲,仅一年韶光崔贤波就熟习节制了单位所有列装车型的构造事理和性能指标,一样平常性故障经他手都能“手到病除”。

一次,连队实行新训驾驶员长途演习任务,途半途径情形繁芜、弯多路窄坡陡,演习车队中一辆教练车溘然熄火,被迫停靠在路边,韶光紧急如不及时打消故障,车队将无法按时到达。
此时要求接济,修理工须要2个小时才能赶到,带车干部在一旁急得团团转。
随车跟训的崔贤波得知情形后主动请缨,经由他的一番“看、闻、检、修”顺利将故障定位并打消,及时肃清了行车安全隐患,车队按时顺利到达任务地点。

崔贤波(左二)利用“3D仿照驾驶道路”进行传授教化。
崔万刚摄

“单位的车辆有故障,自己心里干啥都不踏实。
”崔贤波在连队是出了名的“急性子”。
有一次,刚刚结束休假归队的崔贤波,听说第二天实行长途任务的运输车辆还没有修睦,他连行李都没顾得上整顿便直奔车库而去,和战友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车辆故障维修中,在他的辅导下故障很快得以打消,担保了第二天的正常出车。
车场值班员给崔贤波做过统计,仅在自主维修中他就为连队节约经费数万元,成为连队名副实在的“驾修双能”型人才。

然而,崔贤波并不知足于现状。
2010年,成为教练班长后,如何调动学员的参训激情亲切,缩短培养周期,加快成才步伐,成了他研究的重点事情。
为了能让学员快速发展成才,崔贤波结合学员实际情形,为他们制订出“一对一”演习操持。
针对传授教化模式单一、方法老套的实际,崔贤波自主研发出驾驶演习仿照传授教化板,参与设计制作3D仿照驾驶演习道路,还创新出“理论闯关、情景仿照、视频传授教化、分层施训”等传授教化演习方法,推广利用后演习效果明显提升。
“铁教头”称号不胫而走。

演习间隙,崔贤波进行安全行车教诲。
崔万刚摄

“手握方向盘,任务重如山。
安全第一位,生命贵为天……”这是崔贤波驾驶途中常常哼唱的一段话。
他常说:“驾驶技能再过硬都不是最好的安全保障,只有主动规避风险才是实现行车安全的条件。
”为此他每次出车前都要坚持车辆“三检”:出车提前检,做到车辆各项性能达标;出车归队检,不管韶光多晚都不延误,确保问题隐患不过夜;出车途中检,关注重点部位,确保安全无事件。
与此同时,他还为单位车辆装备量身制订了一张掩护保养“日程表”,以便定期掩护和保养车辆。
常常有战友同他开玩笑:有那个必要每天查这看那的吗?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
每次崔贤波总是负责地说:宁肯检讨百次空,也不让一个颗螺丝松。
多年来,无论是熟习的道路,还是陌生的区域;无论是路况好的地段,还是交通事件易发的区域,崔贤波都能坚持用最高的标准完成好每一次车勤保障任务,实现了所属车辆“零故障”、安全行车“零事件”的“双零”目标。

十三年的漫漫军旅路,崔贤波圆满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1000余次,安全行车40余万公里,培养合格驾驶员60余名。
个人先后7次被评为“精良士兵”,连续5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用一名军人的实际行动诠释出“勇往直前、驰骋千里、安全文明、争创一流”的新时期汽车兵精神。
(作者:崔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