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公园南门对过偏西,昔日有条东西向的围屏街。
1993年贯通泺源大街时,已经并入西青龙街的围屏街随之消逝,国货阛阓也随之匿迹。
可是,匿迹并未销声,由于提及劝业场,老济南们还有着深深的影象。
那是在1902年,时任山东巡抚的周馥非常重视发展民族工商业,在他的指令下,山东农工商务局择址在围屏街路南,成立了工艺局。
或许是“局”之名表意不太准确,不久就更名为工艺传习所。
工艺传习以是提倡兴办实业、传习工艺为宗旨,下设了铜铁、毛毯、花边、织布、木器、洋车六个工厂。
不过,那时候的所谓工厂,实在便是手工半手工的大略单纯作坊。
此外,传习所还经营传统的金作、木作、丝作,以及刺绣等货色买卖,监制肥皂、毛巾、烛炬、嵌银丝、玻璃丝屏等。
民国十六年(1927),时任山东督军的张宗昌,在工艺传习所南侧建筑了两层高的楼房,并将工艺传习所改名为劝业场。
劝业场,顾名思义便是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做生意的地方。
同时,为了让劝业场茂盛火爆起来,张宗昌还命令将趵突泉周边的流动摊点全部迁到场内,使得劝业场的经业务户很快就增加到数百家,并由此成为济南城外西南关的商贸中央。
那些年间,尤其是春节期间,从进尾月门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劝业场曾为济南城内外最热闹的地方。
上世纪三十年代,这天本进逼、陵犯中国的狂妄年代,抵制日货,发展民族经济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不二选择。
山东这天本垂涎已久的地方,五四运动、五三惨案都与这个无耻的“垂涎”干系。
国货阛阓,顾名思义便是专卖国货、不卖洋货的地方,实际情形的确也是这样。
当时,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为了适应时局变革,以省政府之明令,规定在劝业场内做生意的业户,只准买卖国货,不得贩卖洋货。
同时,为了鼓励国人购买国货,政府还在劝业场内培植了北楼,设立了国货陈设馆,每年还要举办长达月余的国货展览以及国货竞卖会。
1934年1月12日,劝业场因之正式更名为“国货阛阓”。
“国货阛阓”的字号就“挂”在阛阓正门的立墙上,字号下方还有“山东省国货陈设馆”的标识。
关于国货阛阓,《1934·济南大不雅观》中这样记载:
国货阛阓“在趵突泉西,直属山东培植厅,附设国货陈设馆,逐日两次开放,自由入览。凡在该场业务之贩子,均不得贩卖外货……逐日全场商业均匀一千五百元高下。内有镶牙馆、布庄、书本、文具至鞋帽、百货、眼镜、乐器、丝带、博山瓷器、麻葛、绸缎、五金等。而游艺有书词、新剧、二黄、梆子、相声、洋片等,搜罗万象。饭铺、理发馆在西,花园、池榭在中心,卫生、公安均极妥适,贩子自治精神为各街所不及”。
国货阛阓东临南新街,西邻上新街,南侧是居民住宅,北靠围屏街,占地面积约有1万5千平方米。
工艺传习所时,建筑物只有平房,没有楼房;
到了劝业场时,先是培植了坐南面北的南楼,而后又培植了东西两侧的附属建筑;
到了国货阛阓时,又建造了坐北面南的北楼,从而使得阛阓内形成了群楼环绕、相对封闭的大四合院。
不过,进出这个四合院很方便,不仅东南西北皆有穿堂楼道,而且很多商店还是前后都有门的穿堂屋。
倪锡英在其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济南》中记载:
“从中间的一个门里走进去,那中间又是一个广大的院落,东南西三面,连着的是一大幢新式的楼房,那楼上楼下,全是商店,称为‘国货阛阓’。商店里各色的货品都有,奢侈品和玩具是独多。靠院落的北面,叠着一带假山石,在山上还有座小亭子,可是由于游人太杂,而支配得又欠精雅,因此看上去便是充满着市俗气,一点也不好玩。”从倪锡英的描述看,他看到的景象应该是尚未建造北楼的“国货阛阓”。
壮盛期间的国货阛阓,经营的货色品种也由早期的稀少品种,逐渐扩大为日用百货,包括食品、布匹、鞋帽、五金、文具等,可谓搜罗万象。
同时,阛阓内还有理发店、摄影馆、电影院、书店、旅社,以及骨科、牙科、皮肤科等门诊。
就医科门诊而言,当年劝业场内最有名气确当数“瘊子阎王”。
“瘊子阎王”创办人叫叶古红,他从东北来到济南,在劝业场开办了有三间门头房的门诊,专治瘊子、痦子、顽癣等。
由于医术博识,且身怀祖传绝技,治愈了很多人的顽症,因而名声在外,被济南人称为“猴子阎王”。
每天都有不少四里八乡的人慕名前来找他就诊。
当年的国货阛阓既是购物场所,又是娱乐场所。
在阛阓内,有多家影剧院,如:金城电影院、新新电影院、庆升戏园、春和戏院、金华戏院等。
老舍在济南教书期间住在南新街,由于与劝业场近在咫尺,以是空隙时他常常到劝业场听书看电影。
此外,阛阓院内的“天井”空地,后来也成为流动摊贩们的“领地”,一些说书卖艺玩杂耍的摊棚就搭建在园地上。
个中最著名确当数马戏团。由于每有马戏团演出,阛阓内外就会火爆非常。
国货阛阓的壮盛好景可惜并没有延续多永劫光。
随着日寇的反攻袭击,在济南沦陷之前,韩复榘以“焦土抗战”为名,指令纵火烧毁了劝业场,使之变成了废墟,并因之生僻了十年。
直到1948年前后,才又逐步得到了规复,陆续重开了百货、绢花、文具、书本、布匹、服装、鞋帽、理发、食品、五金等商店。
同时,院内的空地上还搭建起大罩棚,方便流动摊贩和说书卖艺之人在此摆摊设点。
解放后的劝业场,先是平掉了战役期间在院内修挖防空洞堆起的土堆,而后又几经整修,重修了不少房屋,使得全体阛阓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个中以经营蔬菜副食和土特产品的店家为最多。
山东省图书馆也曾在场内东南角的平房内,设立过书刊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每天入内的少年儿童相继而来。
1966年至1976年间,劝业场也受到较大冲击,不仅经营品种减少了许多,经营规模也大为萎缩,影剧院更是几近绝迹。
当时,除了北楼尚存商店外,阛阓内的其他建筑大都成了住家户。
改革开放之后,阛阓内的经营逐渐规复。
上世纪80年代,粮店、书店、饭店、文具店、当地货店、理发店、蔬菜副食品店以及摄影馆、旅店等,在场内都有经营,而且人气还挺旺。
尤其是北邻西青龙街的那排百十米长的北楼,多是些穿堂屋,很是方便顾客购物。
1993年,济南市为了贯通泺源大街,拆除了国货阛阓,西青龙街也随之成为泺源大街的组成路段。
AI小壹
我是齐鲁智能机器人小壹,欢迎向我爆料新闻线索哦~
爆料
找、求宣布、求帮助,可以直接点击上方“爆料”按钮,齐鲁·齐鲁壹点全省600多位在线等你来爆料!
你供应线索,我们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