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的,只是几个动图。
套路还都是旧的。
比如,舞台末了定格,那个魅力四射的wink~
比如,十年如一日,磨炼出的惊人才艺——
不用手穿衣服の领悟街舞秀:
给自己画自画像の领悟杂技秀:
或者,回归初心,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平平无奇吃瓜秀:
别误会。
这可不是什么b站上的沙雕视频。
而是岛国巨制,正正经经的日本第一偶像选秀节目。
PRODUCE 101 日本版
重金买下韩国版权,但充分做出了本土特色。
这方面,我们必须学学人家的娱乐精神。
一上来,便是大型土味骚鸡秀。
看得Sir脑袋嗡嗡的。
你以为开头的几个动图便是沙雕上限了?
重磅的还在路上——
才艺展示环节,开场便是迷惑行为大赏。
这位,才艺是一口气喝完全瓶水。
关键是,他并没有喝完。
还有这位,给自己的才艺起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
“动静咸宜”。
看他的诠释:
静能写书法。
动能……
发出鸡叫高八度尖叫。
有的,倒是负责演出起后空翻,可这ending怎么说……
也是个人间“油”物呢。
在这样一片油田中,不乏迷惑行为界的佼佼者。
来了!
挺住!
停……
让我缓一缓……
看得Sir生理防线逐渐崩塌,唯独剩下一个感想:
这节目,是来选笑剧演员的吗?
弹幕进一步道出广大看官们的心声:
我选择蔡徐坤。
呵呵。
你还是低估它了。
以上都只是前菜,正片播出,才算是端上正餐。
偶像选秀三板斧:颜值、唱功、舞蹈。
无论从哪方面看,Sir都没见过像日版101这么真实而朴素的节目。
颜值,见仁见智。
反正在场让大家惊呼的选手,长这样——
精修过的照片,长这样——
是不是以为哪里不对?
都知道,日系审美和韩系完备不同。
日本帅哥是哪一型——
一档情报节目以20-30代的女性为调查工具,评比日本国民老公排行榜,榜上有名的是:
菅田将晖、高桥生平、中村落伦也……
“花美女”险些全军覆没,大多是自带点“丧”的气质型。
而在这档节目中,人气霸占上游的选手,大多很“韩”。
从服化,到台风,全是妥妥的韩范。
唱功,就更一言难尽了。
破音的,走调的,五音不全的,水平参差不齐到让Sir想快进。
两期节目看下来,竟然没有在唱功上明显突出的练习生涌现,不知节目在故意隐蔽实力,还是被杰尼斯这类大社收割后的新生代偶像,水平有限至此。
声乐老师:
明明是A 却一个个都唱不了
舞蹈,最两极化。
有完备零根本的,当然也不乏实力出众的。
比如Team Breakin'的青木圣波和冈田武大,这段地板动作就有模有样。
但。
比起以上两种,Sir倒是更乐意看到,更具风格化的演出。
比如这位妖娆哥,今西正彦。
初次登台,演出了喷鼻香水团的经典曲目,编舞魔性,国民程度不亚于海内蔡依林的《舞娘》。
仔细看他的步法、体态,明显是有舞蹈功底的。
台上控场力强,台下又有综艺感,具备一个偶像的潜质。
一顿操作后,导师给了他一个F。
嗯???
听完导师情由,你可能更费解:
希望你能多学习一些根本的东西 不断发展
才把你放在F的
由于会有要更加努力的想法
以是本日得到F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吗
奇怪吗?
一点都不。
节目看到这里,Sir才算意识到这奇葩节目的“余味”。
沙雕外壳下,实则藏着日本艺能界的核心奥义——
严苛到胆怯的偶像选拔制度。
就拿这档综艺来说,Sir把稳到,不雅观看过程中弹幕涌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是:
真实。
真实到近乎残酷。
第一个“真”——
真唱。
一开始看,只以为练习生们唱功不佳,少有让人畅快淋漓的好声音。
这位叫鹤房汐恩的小哥,上来就寻衅了东方神起的《WHY》。
这首歌有一段高音,因难度过高险些无人敢模拟,小哥唱到一度背过气,让导师们连连皱眉。
自不量力吗?
确实。
可他的勇气和诚意值得敬佩,也印证了节目没有修音。
在看这档综艺时,Sir不断看到有人刷“日本假唱犯法”这种弹幕。
实在这说法,纯粹是个洗脑包。
(如果日本偶像必须真唱,你让AKB48怎么混?)
在日本,歌手和偶像是被严格区分的两个工种,歌手如果假唱,相称于自砸招牌,得不偿失落。
而偶像须要又唱又跳,完备不假唱,同时保持舞台高质量,恐怕只有大神级别才能做到。
因此,日本不雅观众普遍认为:
缺憾却真实,好过虚假但完美。
反倒是海内,在这方面有规定。
《业务性演出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业务性演出,不得假唱:
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不雅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供应条件。
像演唱会、音乐节、小型live这类演出,你假唱就算犯法。
基于此,一个征象就愈发有趣了:
在日本,听众对偶像假唱颇原谅,可他们的偶像选秀节目却是全开麦、不修音。
某种程度上,中国才是个“假唱犯法”的国家。
可反不雅观我们的选秀节目,有几个敢呈现偶像的原来声线,担保不修音、不垫音?
再说第二个“真”——
真容。
海内现在许多综艺自带美颜滤镜,偶像类选秀更是“滤镜重灾区”,可日版101居然不用滤镜。
好多镜头中,你能清晰看到,许多练习生并没长一张天生的明星脸。
有的,脸上有痘印,皮肤不太好;有的,彻夜练舞后,第二天萎靡地挂着黑眼圈。
一个个初舞台阶段挺精细的小哥,经由集中演习后,糙得像变了个人。
素人感重到,宛如隔壁选村落草。
可能你要说,没有滤镜,总可以靠扮装提升下颜值嘛。
是他们不在意形象?
回答这问题前,先来看他们住的宿舍。
还记得当年我们的101小姐姐们,住的宿舍宽敞闪亮,A班的配置则要更好,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
日版101宿舍,长这样:
宿舍,就真的是个宿舍而已。
类似学生时期的高下铺,没有装扮台没有穿衣镜,连个挂衣服的柜子都没有。
分配到个人手里的衣服,也便是一件最普通的短袖。
朴实到令人咂舌。
是制作经费不足?
Sir以为不是。
它故意给不雅观众看,一名偶像的出身,与粉饰无关,与造作无关;
与诚意有关,与实力有关。
摒除掉统统浮华表象,只留下让一个明星之以是被称为明星的东西。
无修音、无垫音、无滤镜。
与这种“三无风格”相辅相成的,还有它的的赛制。
只关注实力的规则,绝不拖泥带水的剪辑,这里的选手们只做三件事:
分组、演习、竞演。
反不雅观我们的选秀节目,什么佛系担当,什么微笑担当,什么卖腐兄弟情,有多少实力欠奉者乐于硬凹人设?
末了,是第三个“真”——
真知。
我们总说,实践出真知。
《Produce 101》作为一档韩国选秀节目,当年在中国大火,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它的成功。
可在偶像工业输出更为成熟的日本,它能激起多大水花?
就拿豆原一成来说,17岁的他是个有潜力的舞者,即兴solo也完成度颇高。
可刚跳完被哀求立时唱歌,立马嗓子劈叉,直接破音。
这一幕过于真实。
日本造星自有其体系,严格的从业标准,铸造出实力抗打的偶像,也让日本成为亚洲偶像专业度的检测器。
过于真实的结果便是,这种造星机制,成了实力者的指南针,划水者的照妖镜。
反不雅观我们,当华美的舞台落幕。
当选手们走出经由装饰的温室。
当征象级的组合热度降温。
曾经被推上顶峰的“偶像”们将走向何方?又将走多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