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国家,相隔半个世纪,何女士没想到原来艰辛的寻亲路竟然仅隔数小时,只跑了一次就见到了魂牵梦萦的亲妹妹。
近日,何女士将一壁印有“寻亲路上最多跑一次”字样的锦旗送到了西塘派出所,对民警们的激情亲切帮助表示感谢。
日前,美国籍诸葛女士走进西塘派出所办事大厅,取出了一张已经有点迂腐的名片,上面写着何玲芳的名字,所印地址是嘉善县西塘镇某地,诸葛女士见告民警,名片上的何玲芳是自己的亲姐姐,想让民警帮忙找一下这位何玲芳。
原来,诸葛女士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被上海的养父母领养,但此前她对自己的出生并不知情,直到前阵子母亲去世前交给了自己这张名片,她才知道了自己的出生之谜:五十多年前,自己被养父母从西塘的一户人家带回上海收养,而名片上的这位何玲芳便是她的亲姐姐。
得知自己出生的时候,诸葛女士和女儿已定居国外,而家人留给她的这张名片上的联系办法已经打不通了,名片上的地址还是当时何女士在西塘事情的单位名称。于是,诸葛女士拿着这张泛黄的80年代的电话号码还是五位数的名片,赶到西塘寻亲。刚到西塘的时候,诸葛女士通过名片上的地址找过一圈,但是都没能找到姐姐,无奈之下只能乞助西塘派出所的民警。
由于名片上的地址是80年代的地址,而且是一个厂名,经查询,当时全体嘉善叫这个名字的工厂有十几家。随后,民警通过名片上的信息进行排查,查询辖区内的同名同姓职员,然后逐一拨打电话讯问是否存在与诸葛女士所说的想匹配的情形。终于在拨打到辖区翠南村落的何玲芳的电话时,对方表示确实有这个情形,并表示自己立时从县城赶到西塘派出所,和55年未见面的妹妹相见。
半个小时后,两姐妹终于在分离五十多年后在西塘派出所办事大厅相见相逢。
“愉快到眼泪都掉下来了,真的很愉快,这么多年很想她,常常想得流眼泪,现在好了,我们可以常常在微信上聊谈天。”何女士激动地说道。
在何女士的阐述中,诸葛女士才理解到,上世纪60年代,由于何女士家经济条件差,父母子女多,为了减轻家庭压力,经人先容,妈妈含泪把妹妹过继给了一位上海人,那时候她才6岁,妹妹只有6个月大。何女士说,自己在30多年前去上海找过妹妹,当时还在上海呆了一年多,终极找到了妹妹的养父母,但妹妹当时已经出国留学了,并且其养父母希望这件事一贯瞒下去,因此当时没能和妹妹相见。
“没想到本日居然能够在西塘派出所办事大厅完成了50多年的心愿,见到了顾虑的亲人。”两姐妹临走时,特意对西塘警方激情亲切的做事态度和快速的事情效率表示感谢。
(原标题《这对嘉兴亲姐妹,超过太平洋,在半个世纪后相逢了!
》,编辑张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