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儿线头也不露
一个小零件,
打磨老半天
匠心之作
在洛龙区古城路与厚载门街交叉口附近,有一个门头低调的小店,傍晚,时时时有附近居民闲步经由这里,推门进来瞧新鲜。“这全是你用手做的?”“嗬——这做工,比我的名牌包还好!
你做的?”看着面前的小伙子,来者总是吃惊。
1 想法变了:从梦想设计汽车、飞机到设计小小的皮具
小伙子名叫张翔,生于1988年,洛阳老城人。他做手工皮具已有9个年头了。
2006年,18岁的张翔考进河南理工大学学设计,因学校跟韩国的启来岁夜学有校际互助,第二年,他又去启来岁夜学学习产品设计。“我当时很喜好数码产品,也喜好汽车、摩托车,特殊关注产品的美感,我想在韩国好好学,将来能设计汽车、飞机。”
一个学期后,张翔创造紧挨着产品设计系的是拍照系。“到了新的环境,看到太多美的东西,如果能用相机记录下来岂不更好?”于是,他“齐心专心二用”修了双学位。
当时的张翔,梦想着未来能在产品设计行业有所造诣,可切切没想到,往后自己会开一个手工佳构皮具店,设计远远小于汽车、飞机的皮包、皮带、皮夹……
市情上有不少“手工皮具”,实在是手工操作机器制作的,带有粗糙的“手事情风”。张翔对自己的产品哀求很高,他要用传统手艺缝制佳构皮具,用自己的双手证明:“手工也可以做出佳构。”
2 事情变了:辞掉大使馆的事情,回家乡开个小店
2010年年底,张翔回到洛阳,打算在海内完成大四演习。简历发到网上确当天,他就接到了北京一家公司的电话。很快,他到这家公司做起了虚拟影像拍照事情。2011年夏天,他跳槽到韩国驻华大使馆,参与中韩文化互换事情。
正是在大使馆事情那几年,他爱上了手工制作皮具,常常上网自学干系知识。2012年12月的一个下雪天,他放工后打车去一个皮革工具耗材店,想看看能不能学点儿什么。“店员们都很忙,我就没美意思问什么,只买了一本《手缝皮革包》,那天夜里翻了一遍,觉得自己也能做。”
第二天,他就去买了一些工具,然后花了4个晚上做出一个托特包。这是他的第一件作品。
2013年元旦,他背着自己缝制的包去后海拍照,然后在微博上晒了照片,没想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好多人问我包是在哪儿买的,听说是我自己做的,都挺吃惊,还有人加我的微信,想定做一个。”这让他特殊有造诣感,以为自己挺善于做手艺活儿的。
之后,他做了第二个包,又是好评如潮……逐渐地,身边的人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劝他:“你做得这么好,干脆开个店吧!
”“你做的包比店里卖的还好呢!
”
就这样,他动了辞职开店的动机。
2014年春节前,他辞掉了大使馆的事情,回到洛阳。
这一次,二心坎武断:“我要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爱好结合起来,把皮具手艺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26岁的张翔,负责地要做一个80后小皮匠。
3 产品变了:女包逐渐从大“变”小
一开始,张翔激情亲切饱满,想到什么,就迅速做出来。韶光久了,他逐步意识到,要把手艺活儿做精,光靠激情亲切是不足的。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曾经,从想法到产品,最快两三天他就能搞定,如今,设计出一款满意的产品,他要花上一两个月乃至一年韶光:想点子,画图纸,找材料、配件,修正设计图,用一样平常的材料反复试制,找出问题,办理问题,确定设计图,正式开工……
平时有人到店里逛,每每看不到什么产品,由于顾客总是在排队等,东西刚一做好就被寄走或取走了。有一次,顾客急着要一个包,张翔表示扫尾事情还没做完,建议对方第二天再来取,结果对方硬是站在一边等他扫尾,包刚一落成,对方就背上走了。
张翔的粉丝多是25岁到45岁的人,“也有70多岁的老人,非常讲究,一年来做一个包”。有一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姨妈,找张翔定做一个相机包,约好了70天交货,没过几天姨妈就忍不住焦急:“觉得你明明有韶光,便是不抓紧。”张翔呵呵一笑,想起了曾经那个心急的自己。
现在的他,时常停下来学习、研究,什么样的设计更加都雅、实用(比如能防盗),什么样的格局更受人喜好。
“前几年,大钱包特殊盛行,我有半年韶光每天都在做钱包,那时连朋友圈都不想发了,人家看了以为我只会做钱包呢。”最近一年,他都没做钱包,“很多人出门不带现金,都用手机支付,钱包成了纪念品。”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潮流变得这么快。
还有女包,以前盛行大的托特包、剑桥包,里面要放得下平板电脑、伞、A4纸文件等,现在连充电宝都能刷支付宝租用,随身的包里只要放手机、钥匙就行了。
张翔觉得,自己这一行不会消逝,只是做的产品会一贯随着时尚变革,翻翻自己这几年的朋友圈,也就理解了社会发展的某种潮流与趋势。
4 初心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天下怎么变,张翔对待手艺的负责与专注不变:“心不变,手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有人问他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天分,他说:“当年我爱画画,但并不算有天分,不过,我能坐得住!
如果你想来体验手工缝制皮具,只要你坐得住,我就能把你教会。”
在大学期间,张翔也是一个翩翩少年,专注于手艺这些年,他不看电视,不玩游戏,顶多在做活儿的时候听听音乐,就这样一天一天坐下来,他把自己“坐”成了有名动画角色“大白”。
付出汗水,收成成果,这些年,张翔的手艺不断精进,他用的基本功,还是在大学里学的那些,比如绘画、软件、设计理念与技巧等。到韩国上大学,客岁夜使馆事情三年,仿佛这统统都是为了给他做手工皮具打好坚实的根本。
最近,张翔在忙着给新设计的一款包找配件。“花了那么多韶光设计,如果用不好的皮料来做,就以为对不起之前的付出。皮料要好,配件也必须做工精良,一针一线做好一个包,我以为能背几十年。”他的欲望,是让自己做的每一件皮具作品,“新有新的特点,旧有旧的魅力”,能一贯陪伴着它的主人,为主人所喜好。
来源: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