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我说,为漕河,办理困难帮助多。”这是兖州区漕河镇老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2021年以来,兖州区漕河镇政府通过主动上门、开门迎客等办法打造“漕”我说品牌,实现了小事不出村落,大事不出镇,抵牾不上交,做事不缺位的基层管理新办法。
“和为贵”,有事进门“漕”我说
“群众便是亲人,来了便是客人,办成事便是一家人。”这是王燕华的口头禅。46岁的王燕华是兖州区漕河镇信访办科长,他已在这个岗位事情了6年。这个群众口中的“老王”,每天都在为老百姓的麻烦事奔忙。
2021年7月,兖州区漕河镇政府搭建起“和为贵”群众会客厅,实现了部门整合、多元进驻、做事集聚、大办公室集中办公。“老王”也搬进了新的办公地点。
2022年2月,漕河镇群众左广兰在公司意外事件中受伤,与公司因赔偿问题多次协商,双方一贯未能达到满意。左广兰的家属来到群众会客厅乞助,在“老王”和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仅用3天韶光就办理了10万元的赔偿金。
镇上后楼村落有户人家,因外来施工方挖掘机清理过道时不慎碰到了家中房屋墙根致使房屋坍塌,无奈的户主来到“和为贵”群众会客厅寻求帮助。漕河镇政府事情职员理解情形后立即联合村落两委帮助村落民修缮墙面,让村落民的生活很快规复正常。
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付当事群众来说,都是家庭大事。截至目前,“和为贵”群众会客厅共接待群众620余人次,化解各种抵牾180多起。
拨就灵,打通热线“漕”我说
“太感激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帮助,这场轇轕也不会这么快被化解。”像这样感谢的话,漕河镇群众热线接线员刘政险些每天都会听到。
今年26岁的刘政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漕河镇事情,一开始他卖力的是接听12345政务做事热线,但在实际的事情中当地群众的口音时常成为刘政事情中的难题。“而且12345热线须要从市一级转办到镇,假如碰到群众须要紧急办理的问题就会延误事。”刘政说。
2022年1月,漕河镇公民政府为践行以公民为中央的发展思想,第一韶光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拓展提升为民做事的手段和水平,开通了3218590——“群众一拨我就灵”为民做事热线。截至目前,漕河镇为民做事热线共接听230余人次,全部实现闭环办理、件件满意。
前段韶光,大厂村落一位村落民想灌溉自家耕地时创造无法灌溉,随即打3218590热线乞助,在理解到情形后,值班职员调度了大厂村落所在管区事情职员赶去现场查看,其余关照镇水利站事情职员查找缘故原由。在一个小时内维修职员成功排查出缘故原由,改换了破损管道,顺利让村落民的地皮浇上了水,自己心里也长吁了一口气。
解民忧,主动上门“漕”我说
漕河镇网格化做事管理事情坚持“依赖群众,推进事情落实”的事情方针,将辖区内31个自然村落分为53个网格,共103名党政干部包保到户,主动深入群众身边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漕河镇建立机关干部为民做事“周末说事”制度,主动下到村落居听取群众呼声,做到群众烦苦处“未诉先办”,将群众的“揪苦处”变成“愉快事”,让群众真满意。
“事情日大家都忙,就想着利用周末的韶光,去村落里挨家挨户地拜访入户,看看老百姓有什么困难,然后都记录下来,再交给业务部门去办。”漕河镇副镇长刘旭东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说,下村落入户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年32岁的刘旭东在基层事情已经有7个年头了,只管大学毕业后他首先进入了一家企业事情,但比较之下,却以为现在的基层事情更故意义。
惠民生,碰着困难“漕”我说
“和为贵”群众会客厅、“一拨我就灵”热线电话、“周末说事”制度等办法,成为了联系漕河群众与政府事情职员的桥梁。在此根本上漕河镇创新开展重点困难群体“济时救”事情,探索运行“三人三扶三到位”基层民生做事模式。村落级组建166人的热心人、明白人、带头人 “三人”军队,建立留守儿童、精神病人、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台账,环绕“一老一小一困”开展帮扶救助。此外,漕河镇共召募“三扶”资金100多万元,重点帮助老年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年初发放4.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0名。
据统计,漕河镇政府2021年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一件件小事的办理就像一颗颗铆钉,深深地扎进基层管理的地皮上,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群众力量。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