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我市有关部门启动了汽车发卖与维修行业专项整治,温都暗访多家汽车维修店,创造该行业存在以换代修、小病大修等情形。
针对被曝光的行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运管部门和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问题汽修店进行行政约谈,汽车行业协会之后发出诚信自律倡议书。

11月25日、26日,温都跟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能监督局、各县(市、区)运管部门以及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组成的检讨组,兵分两路,对市区、瑞安、乐清等地的15家汽车4S店、汽车社会维修店进行回访。
检讨创造,部分之前被曝光的企业经由约谈整改,规范了发卖维修行为。
但在这次检讨中,部分汽修店仍存在配件来路不明、重复收费、条约不规范等问题,龙湾某汽车4S店甚年夜果然出售三无产品。

有4S店卖三无产品 假造条形码 乱收材料费工时费 汽车知识

据12315举报投诉中央统计,2013年共受理关于汽车及汽车维修类的投诉共1909件,2014年至今共受理1955件,比去年略有增长。

1、配件来路不明:

4S店卖的专用产品 连厂家书息也没有

在检讨中,有不少汽车维修店的配件存在无标注厂名、厂址等信息,属于三无产品,或者显示为国外制造,却不能供应干系进货凭据。

在市区一家社会综合维修店,检讨职员创造店内半数以上产品无标注中文标识和厂名厂址等信息,火花塞等配件包装上没有任何图文解释,系“三无产品”。
不少涉及油路的液态产品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其余一组检讨职员在瑞安塘下一家汽车维修店,检讨职员创造空调滤芯、机油滤清等配件没有标注中文标识,外包装上显示产地为德国、日本、泰国等国家,但当检讨职员哀求该维修店供应干系供货凭据时,事情职员却不能现场供应。
一款专供smart的机油滤清器,店内电脑显示库存量为0,但检讨职员从仓库的货架上找到了2个。
这种电脑库存与实际库存量不符的情形较为常见。
末了,检讨职员责令该维修店将这些有问题的配件下架、停息发卖,并哀求维修店限期供应供货凭据,以便后续处理。

不仅普通的汽车维修店有三无产品,连汽车4S店也存在同样问题。
让检讨职员震荡的是,在龙湾某汽车4S店里,也创造了三无产品的身影。
检讨职员创造,该店内写着“4S店专用”的“停车赞助系统”产品,解释书内竟没有任何厂家书息,连条形码也是假造的,系范例的“三无产品”。
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职员说:“很少会有客户进入车间,看着发卖职员把产品拿出来、装上去。
不是正规厂家的产品,涌现问题后,消费者怎么追责?”市市监局消保分局干系卖力人表示,这种三无产品是绝对禁止发卖的。

消费风险:配件没有生产厂名、厂址,没有标注中文标识,不能供应供货凭据,涉嫌来源不明。
消费者在维修时,最好看一下配件有无干系厂名厂址等信息,若没有就要留个心眼,以免碰着假冒伪劣产品。
同时,涉及电路、油路等环节的产品,必须重视质量问题,否则极可能使消费者的汽车存在安全隐患。

2、重复收费:

没换转向液 却收了材料费和工时费

在乐清北白象某4S店,检讨职员抽检了一份汽车维修结算单,创造有两项动力转向液的收费。
该4S店事情职员阐明,所收的450元实在是其余一个项目,并不是动力转向液。
检讨职员反问:既然没有换动力转向液,那为何会收改换动力转向液的工时费?对此,事情职员无法自作掩饰。

同样,在该公司的维修车间,审查职员创造一辆正在维修的汽车前面的工具箱上摆放了7瓶刹车油。
为何摆放这么多刹车油,维修职员阐明为“领出来备用”。

消费风险:动力转向液的两项收费,有可能属于重复收费,也可能这个转向液根本就没有用于维修车辆,但消费者却埋了单。
领这么多刹车油,也可能存在消费者买两瓶刹车油,但维修工却只用了一瓶的情形。

3、配件改换:

新换的配件哪里来? 换下的配件哪里去?

在瑞安莘塍街道某汽车发卖维修做事有限公司维修车间,维修工正准备拆解一辆马自达轿车的发动机。
检讨职员哀求查看维修单据,但事情职员却表示没有干系单据。

在乐清乐成一家汽车发卖公司维修车间,一辆车头被撞毁的丰田汽车正在维修。
同样,维修职员也拿不出报价单等单据。
维修工人说,维修用度要三四万元,此前是和车主电话联系商定的,未签订条约。

参与这次检讨的温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的两位技师随机抽取了11月24日在该公司维修的一辆马自达轿车的维修记录。
记录显示,该车改换了刹车片。
检讨职员问:“换下来的刹车片在哪里?”卖力维修车间的一名男子在地上一堆凌乱的废弃配件中找寻了半天,找到了一副刹车片,但不能供应刹车片的领货单。

在龙湾一家汽车4S店的仓库内,看到7台从车上拆下来的原车CD机旧件。
对此,该店干系职员阐明,这是“消费者不要的,进出库台账并未登记”。
检讨职员说,对消费者弃用的拆车件,汽修店有责任向客户讯问是否要取回旧配件;汽修店若留用该拆车件,也应做好进出库登记事情,“否则,汽修店方如何处理拆车件,外人无从知晓。

消费风险:乐清的这家公司可能存在电脑和纸质两本账——电脑上显示有某个配件出库,并给消费者改换,但有可能这个配件根本就没出库用于维修。

汽车维修时,维修用度如果超过车价的8%,维修单位必须与消费者签订维修条约,否则有可能涌现被多收用度或者配件根本没修没换却乱收费的情形。
此外,一些商家可能将消费者改换下来的旧配件翻修后,用于其他车辆的维修。

4、“霸王条款”:

买方违约不退定金 卖方违约则“无息退还”

在检讨中,检讨职员创造不少公司的修车、新车购销条约上,有不少对消费者显失落公正的条款。

在市区瓯海大道某4S店,维修条约规定:“3天内不交付提车手续,条约自然终止,购车方定金不予退还;卖车方没有履行,将无息退还定金。
”检讨职员认为,该条款涉嫌“霸王条款”,“卖车方没有履行条约的话,应该是双倍退还定金,而不是‘无息退还’。

在瑞安、乐清两家汽车发卖公司的购销条约写明:如因消费者缘故原由哀求取消购车时,订金不予退还。
新车必须在经销方指定的特约维修点进行保养做事,否则视为放弃保修及保养做事。

对此,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局长陈朝霞说,定金与订金不同,订金视同为预支款,交易不成应该予以退还。
而消费者付了定金后,若属经销商任务而不能按时如约的,应向消费者退还双倍定金;若是属消费者的任务而取消购车的,定金不予退还。

消费风险:消费者在买车时,应把稳车辆发卖企业供应的条约是否有备案(条约文本第一页上方有备案号就表明备过案)。
未备案的条约,可能存在一些对消费者明显不公、限定消费者合法权柄的条款。

温都 何群芳 叶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