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老师也说过,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晓年鉴,知音们把自己能知道的,自己身边的,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故事,大家都来分享,然后逐步能把它拼成一张中国的、民间的年鉴。
大家也都不吝啬分享了关于1969年的故事。
光阴回溯到1969,对不少人来,那是刚出生的年代那是爸妈的年代。

声音通报温度通报力量通报情绪,听高晓松老师在另一端讲1969的各类,也引发了不少人共鸣。
大概不是同一个年代,但通过家人的讲述,当下的我们再来回忆1969年发生的事,有一种家庭传承也有一种时空对接感。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经历了若干艰难困苦 汽车知识

1、 一起出生在1969年

死活是常事,生命凋零、新生每天都在进行中。
高晓松老师出生在1969,也有不少听众分享了自己或者是爸妈或者是亲人也出生在1969的小故事。
有听众人分享自己差点成为一个\公众去世孩子\公众:1969年我家已从大庆搬到山东的胜利油田。
那年38岁的爸爸终于回家重新安排事情,身为短序导的29岁的妈妈为了不参加每天的会开始找中医吃药,10月25日我来到这个天下,听妈妈说我刚出生是不哭的,大夫说可能是个去世孩子,妈妈已经失落去两个孩子于是淡淡的说:去世了就去世了吧。
可有个大夫便是不放弃,在我嘴里扣了半天,又提起双脚在屁股,上打了几巴掌,我终于哭出声......

有一出生不久就同爸妈一起下乡:跟晓松同年,粉了晓松很多年,不满一岁的我,就跟爸妈\"大众五七战士下乡\公众,妈妈说当年以为一辈子就会在乡下了,两个高知分子觉得生活特殊无望,后来辽宁发大水,市内往回调水利干部,72年带着我回城了。
在村落里的时候,她和爸爸白天去上工,就托邻居的奶奶看我, 叮嘱邻居的奶奶说, 看孩子难免磕碰,但是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看好孩子千万不要调到井里,二是跌倒的时候不要摔到脸,妈妈怕我摔破脸将来嫁不出去。
,上个月还跟爸妈回下乡的屯子看了,那些故人很多都不在了,光阴荏苒。

有人从北京去到了西安:同年出生。
父母在沈阳的研究所制造了我,外公一家都在北京。
1969年6月, 我出生在前门的民居里。
适逢盛夏,那年北京突降了一场冰雹,蛋大的,打碎了玻璃,散落在床上,外公一簸箕一簸箕的往外铲。
也便是半岁旁边的时候,中苏强烈对抗的结果,大批量的军工厂、研究所开始三线培植。
从此,来到了千年古都~西安。
在这里发展、当兵,在这里事情、生子,也会在这里开始我的后半生......

二、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活动,革命培植进行中

1969,有听众的爸妈刚刚成年,却要离家北上插队。
有听众在节目评论区留言道:1969,我妈18岁,从江南小城到北京。
离家前,她第一次穿上了没有补丁的裤子,然而还是拼接的;到京后,第一次吃到了苹果。
由于这边穷苦,她叔叔让送一个孩子过去,由他来养着,名为帮忙带孩子,实在他家的孩子也就比我妈小几岁。
外婆选择了让我妈去,由于她最心疼小女儿,而那里能吃饱饭。
我不知道我妈当时的心情,如果委曲,为什么后面几十年,和她叔叔婶婶还有叔叔婶婶家的孩子们来往密切;如果不委曲,为什么主动报名去了北大荒,她明明没有必要插队的。
北大荒之苦,一言难尽,她去的地方离漠河几十公里,雪窖冰天。

这是个中一位听众妈妈的1969,在当时16-20旁边的年轻人须要\"大众接管贫下中农的再教诲\公众,都离家到全国各地下乡去了。

三、1969,困难岁月,父母亲在相爱

有听众朋友分享:1969年,我还没出生,但是我爸妈结婚了。
我爸妈是北农大的同班同学,68年大学毕业后,相应国家号召,增援大西北培植,主动申请分配去新疆,虽然外婆哭着不同意小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末了拗不过还是以行动支持了, 就这样在新疆安家落户了,几年后我就在出了。
离故乡广东好远啊。

1969年,我爸妈在新疆培植兵团,已经认识了,小小的爸爸歪骑着大梁子行车给在医院做小手术的妈送西瓜了。
爸爸现在已经有老的样子了。
并不是从小认识青梅竹马就会幸福,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坎坷,比电视剧还狗血的剧情后,终于在这样的光景平淡携手。

1969,在平凡百姓中,发生太多在大环境下看似平淡无奇,但实在回忆那些事,都在闪着光芒。
也正是许许多多平凡又自带闪光的事情才组成了这一年的1969。
关于1969年你们还有什么想分享的吗?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