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行车本身却一贯没那么酷和吸引人,多数人眼中最酷的公路车可能也便是长这样而已,最多是有着不同的颜色。

然而这个品牌的车子的涌现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这辆自行车是来自赛博朋克2077吗 休闲娱乐

.

.

.

由于他们的顶级公路车是长这样的!

而山地车则是长这样的,切实其实是来自未来的赛博朋克天下有木有?

这个叫做NIU AERO的新品牌,实在来自著名的小牛电动。

并且它们一口气推出了一整条产品线,从2499元铝合金山地车到61999元空气动力学竞技公路车,相当地大刀阔斧。
并且从他们的发布会上来看,小牛保持着一向的专业态度,并没有做什么智能自行车的噱头,而是更关注自行车本身的品质。

小牛电动从创立之初就用非常科幻和酷炫的造型以及追求极致的高品质赢得了大量用户。
我也很早就被小牛种草,不过由于我是个狂热的骑行爱好者,每天骑车12公里上班,以是暂时没有骑电动车的需求,以是至今也还不是小牛的用户。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骑的第一辆小牛居然是辆公路自行车!
是的,小牛供应了一辆他们次顶级的公路车ROAD-03给我进行试骑体验。

收到快递的那一刻,小牛的公路车就给人不同凡响的觉得,不仅是由于样子上锐利的NIU AERO标志。

更是由于,它非常大!
比拟边上摆着的公路车你就能知道,它比普通的装箱自行车大了好几圈,长度也很长,从包装上估计,车子是装着前轮打包装箱的。

箱子上写着“重物 请多人抬运”,但实际上这辆碳纤维公路车一点也不重啊,快递拿来时还问我们这是不是空箱子呢......

而在这边上则是一个解释书的二维码,扫码后你会下载到一个10.2mb的PDF文件。

小牛的这份解释书非常详尽,从开箱的检讨到安装步骤、日常掩护等事变都事无年夜小的写了出来。

乃至还给出了设定坐高的打算办法,以及提示坐垫设定过高会造成的问题,不过多数用户的问题是坐垫设定会过低吧......

打开箱子,我们创造不仅前轮装着,乃至连车把也是安装好的,只是转了个角度,非常地奥妙。

箱体内车子的前后轮都用纸板来固定,确保了车子在箱内的稳固。

其他位置的包装也很特殊,不同于传统的自行车打经办法,用做缓冲的海绵没有被装在车上,而是粘在了箱子里对应的位置,全车只有上管处由于会打仗车把而包了泡沫。

乃至连座管都装好了,以是这个箱子才这么长这么高,接下来就要进行非常简便的装车了。

等一下,配件盒去哪里了呢?汗,原来就塞在固定前轮的大块纸板里。

盒子上也印着NIU AERO的标志,这个标志我们之后会在全车的各种部件上看到。

盒子里有车子的前后反光片和铃铛,不过由于是D形座管,这个后反光片估计不太好装吧,虽然该当也没人真的会去装。
盒子里还有飞轮护片以及4、5、6mm内六角,对付自己家里没有工具的用户来说,这些东西足以应对基本的安装需求了。

打开夹层,里面是脚踏、轮组反光片、禧玛诺变速器解释书和桶轴扳手。

脚踏主体是工程塑料材质,润度不错,对付新手来说足够用了,还贴了分辨旁边的L和R的标签,假如改成中文的“左”和“右”就更好了。

这个桶轴扳手感很不错,做工也很精细。

并且可以直接卡在桶轴的头上,携带起来很便利。
(装在前轮会增加风阻,装后轮效果更佳)

更便利是整车的安装,将把立和弯把装正之后,这车就没别的地方须要安装了,车把中央有赞助安装的刻度线,不会涌现装偏的情形,不过这把带绑的旁边偏差那么大,要逼去世强制症了。

下把位的把带绑地也有点过薄,握起来手感会不好,不过只须要重新绑一次把带就能办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车子下管上是NIU AERO的品牌标志,AERO是气动的意思,这个车架上也确实充满了气动设计,不过我更喜好的是那些恰到好处的赤色线条。

但Road-3实在是一辆综合车型,同时兼顾了爬坡和长间隔骑行的舒适性,而不仅仅是追求最低的风阻。

车架上管利用的是兼顾了舒适性、刚性和气动性的方形管型,驱动侧靠近头管位置写着“Aerodynamic performance”(空气动力学性能),上管的赤色线条也格外亮眼。

而在另一壁则写着“Life is a crazy ride”(生命是一场猖獗的骑行),这个细节很有趣。

头管过度到下管的部位通过很奥妙的线条来导流,带来更好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变速线从经下管上部的走线孔穿入车架,没有利用我最喜好的交叉走线办法让人遗憾,不过这样走线更贴近车架,风阻该当也略小一点。

后刹线则从上管左侧进入,并且厂家在刹车和变速线可能会打仗车架的位置套上了热缩管,来避免和减少线管与车架的摩擦,不过这个热缩管并没有NIU AERO的标志,只是普通的热缩管。

下管的底部收窄变尖,同样也是为了气动。

下管顶部则是采取类似Kammtail的切面设计,并且也用了时下流行3个水壶架螺丝的设计,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水壶架的安装位置。

而不才管靠近五通位置则有着一个大大的标志,见告我们这个车架由日本东丽的T700和T800碳纤维稠浊制作而成,对付新生品牌以及更大众的市场来说,大牌碳纤维的背书还是会好过那些大品牌秘而不宣的定制渠道,让人来得更安心。

NIU AERO ROAD-03的前叉从侧面看起来比较常规,彷佛泯然众人了。

从正面看才能看出端倪,这种圆弧外扩的造型能减少前轮造成的扰流,以此达到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效果。

前叉靠近刹车处也有NIU AERO的标志和T700&T800碳纤维的标注,官方标注车架重量为1080克,而并没有标注前叉的重量,不过显然这也不是一辆轻量化爬坡车。

再便是NIU AERO标志性的后掠翼气动鳍了,这个后上叉接合造型相称的别具一格,让人面前一亮,或者说很赛博朋克了。

这是个贯穿NIU AERO全体产品线的家族式设计,这包括了它们的公路车和山地车,实在我更好奇入门款的铝合金车架上这一部分的焊接。

ROAD-03作为中端车型,并没有采取NIU AERO顶级车利用的“分叉座管”,而是更主流的D形座管,这个造型兼具了气念头能和舒适性、轻量。

上真个坐轨夹采取的是双螺丝固定构造,构造大略而轻量,并且可以同时适用铝合金和碳坐轨,这车原配意大利老牌坐垫厂商Fizik的Antares R3坐垫,从这个配件选择可以看出NIU AERO的产品团队是真的懂自行车。

座管上的防水胶套也是很加分的细节,这个本钱并不高的鄙吝械能在雨天阻挡泥水进入到车架中,然而很多大品牌的顶级车型都不带这东西。

拉开防水胶套,我们会创造厂家在装车时很细心的都涂好了碳纤维止滑剂。

不过在骑车之前还必须截短座管,至于我为什么要截嘛......还真不是由于我腿短。

我拿到的这辆车是L码,相称于多数品牌的56车架,然而由于立管内在尺码标下面一些的位置有一处彷佛是碳纤维套接的部位,导致座管无法放到更低的位置。

而这根座管又是400mm长的,导致最低座高为80cm,这意味着你得是个超级长腿欧巴才能骑上这个车(186cm的弗鲁姆坐高也才79cm)。
索性这个问题也只须要通过锯座管就能办理,听说小牛门店也会供应这个做事。

虽然座管长度有点问题,但这个隐蔽式坐管夹的设计还是很奥妙的,它通过一颗小螺丝将顶块和基座固定在一起,这样更不随意马虎在拆装时掉入车架内,并且这种固定办法也比某大牌的小牛皮筋捆绑的方法要牢固多了。

截管后我调到了我的座高,就变成了这样子...好吧,我承认我腿确实短,不过这个车架是水平上管,以是座管露出的少是正常的。

车上利用的105套件是油压碟刹版本的,前后碟片都是160mm的,可能是为了降落本钱,搭配的是彦豪6钉碟片。

同样为了掌握本钱,这辆零售价12999元的车和大多数品牌这个价位的车一样,搭配的是一对低框铝合金轮组。

不过这对轮子也并不差,前后都是直头辐条,并且和把立等其他部件一样,都打上了NIU AERO的标志,不过很妙的是前后轮都是24根辐条,觉得前轮的偏多了一些,虽然除了轻微重一点之外也没什么坏处。

对付这个低框轮组来说,这个气嘴有点略长,不过迁徙改变测试后创造动平衡还是不错的,高速空转并没有明显的晃动和抖动,哦对了,花鼓空转声音也挺好的听的,并且不会太“炸”。

利用的外胎其貌不扬,实际上用的是一对有着170TPI的正新C1922 Cito 25C外胎,虽然舒适性、滚阻方面肯定比不过GP5000之类的顶级胎,但是这条胎仅重205克,并且有着不错的耐扎性,还是挺好的。

前后拨是常规的105机器变速,安装的都没有问题,不过前后拨的变速都并没有被调好,以是并不是开箱就能骑的,小牛门店里往后该当会供应变速调度做事。

变速线和刹车线都会从车架底部穿出,该当是便于安装和掩护的设计,变速线被套上了塑料外管来防止泥沙和雨水的侵入。

车上利用的牙盘很故意思,是一对7075-T6铝合金材质的定制曲柄,它的性能和Praxis Works曲柄类似,刚性十足,但相对侧重,在调试过程中也能创造牙盘片的变速性能很好,高下链十分流畅。

螺纹式的T47中轴规格险些可以兼容市情上所有的曲柄轴心,安装也比压入式的BB30或PF30更大略方便,也更不随意马虎涌现异响。

L码车架搭配的是172.5mm的曲柄,车上利用的链条是KMC X11.93

牙盘齿数为52/36T,而飞轮则是11-28T的,也是个比较常规的齿数,足以应对大多数的骑行情形。

L码的NIU AERO ROAD-03整车重量8.1kg(不含脚踏),在这个价位的碟刹车里实在算是比较轻的了,你只需换上一对碳轮,整车重量就能降到8kg以内了,而如果你换掉那对厚实的曲柄,再换上更轻量的把立和弯把,乃至换上更轻的套件,整车重量小于7kg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小牛官方也确实考虑到了后续升级问题,你乃至会创造后下叉底部还留有禧玛诺外置电池的安装螺丝位。
(后来被小牛事情职员见告我,实在这是小牛踏频器的安装位)

末了我们来说说它的实际骑行体验吧,毕竟如果它不好骑的话,那么以上的统统都是空费的。

虽然是个水平车架,但车架的几何并不激进,堆高也挺大的,我能轻松的将把立放到底,整体几何也比较主流,因此操控的觉得和我自己的公路车也没有特殊大的差别。

不知道是后下叉长度410的关系还是前叉的trail值缘故原由,这辆车在双手脱把时骑起来特殊稳。

T47中轴和这对曲柄都刚性十足,坐踩时和顶级爬坡车搭配碳纤维曲柄时脚感没有差异,应对我这个靠近0.1吨的车手的爬坡和摇车也游刃有余。
而碟刹带来的刹车性能显然是任何圈刹都无法比拟的。
(ps:那袋东西并不是挂在车上的.....)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敷的话,那么便是这辆车的舒适性轻微差了一点,在经由颠簸路面和减速带时会感到明显比我自己的车要颠一些,这个中一大部分缘故原由来自于桶轴的高刚性,这个问题存在于现在市情上所有的桶轴碟刹车型上。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水平上管造成的座管露出的少,在压缩车架上更长的外露座管能通过形变接管更多的震撼。
还有便是换上TPI更高更柔顺或者更宽的外胎都能大大增加舒适性,再柔顺的车架也比不过更低的胎压。

总之,从骑乘体验上来说,NIU AERO ROAD-03的表现无可挑剔,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而独特的选择,产品的品质也对得起小牛电动的金字招牌。

如果你本来便是个小牛电动的拥趸,那么两辆小牛,一辆通勤一辆磨炼,或是一辆雨天一辆晴天,切实其实完美有木有!

让我们期待NIU AERO自行车之后的市场表现吧,说不定它往后也会变成高品质自行车的代名词呢?

图片:DevilFruit、版权图库、小牛、骑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