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我是谁

作词/李敖

歌声背后的故事是谁让李敖忘了我是谁 休闲娱乐

演唱/润物无声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了心里都是你

忘了我是谁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的时候心里跳

看过往后眼泪垂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不看你也爱上你

忘了我是谁

忘了我是谁

忘了我是谁

……

缠绵悠扬的歌声,带着丝丝的感伤,令听者也无端伤怀起来。
听众们很难想到,这首歌居然是那个桀骜不驯的李敖写的。

这首歌的起源,要追溯到一九七一年三月十九日晚上,一贯“写文章闯祸”的李敖,被几名彪形大汉“请”上了一辆玄色轿车,带到台北市博爱路的“防备总部保安处”。

在那里,李敖经历了大约三四天或四五天的疲倦鞠问。
为什么是“大约”?由于,所谓“鞠问室”,是一间不大的密闭房间,没有外界光芒透进,只凭房内正中心悬挂的五盏六十度光的灯泡照明,全天二十四小时,不知何时日出,何时日落,没有钟表,当然也就不知道过了几天了。

至于所谓的“疲倦鞠问”,便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有人向李敖发问,不断重复问题,不准安歇。
倘若哪里说的供词,与前面所述不符,即当有罪。
以是,这是一种极其磨练人意志力的刑罚。

在《李敖回顾录》里,李敖说,这一年,成了他生平中最惨淡的日子,他“历经了国民党特务的凌辱刑求、历经了好朋友的陷害出卖、历经了亲弟弟的趁火打劫、历经了小情人的黯然拜别、历经了终年不见阳光的孤单岁月”。

虽然在多少个子夜、多少个晦冥、多少个“昏黑日午”,李敖噙泪为自己打气,鼓舞自己不要崩溃;但当十个月过后,李敖终于收到最深爱的情人小蕾写来的信,信中只淡淡地说:“我不能再等下去了……”李敖看完,捧信凄然,积累已久的泪水终于如涌泉般流了出来。
这一年,李敖三十五岁。

后来,李敖被押送到臭名昭著的景美看守所,在那里,李敖一住便是四年八个月。
房间很小,五步之内就必须转身。

有一天,一个外役搞到几捆旧报纸。
外役说他喜好网络歌词,以备他年谱曲消遣。
又说,如果李敖肯写几首歌词同他交流,那几捆报纸便是李敖的了。
李敖狂喜,旋即动笔。
他握着笔,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首歌词。

溘然,他瞩目着面前那一堵终年不变的大白墙,或许是想起了久违的、永久拜别了的小蕾;又或许是想把这么多年来的悲愤发泄出来——他动容了,暗自忖道:“统统的统统,都不再属于自己,只有这么狭小的空间,和那么漫长的韶光啊!
”他一挥笔,写下了意味深长的《忘了我是谁》。

这一位小蕾,或许便是《忘了我是谁》中的“你”吧。
李敖初识小蕾时,她只不过十九岁,还是一名高中生。
在李敖被全面封杀的岁月里,小蕾一贯陪伴在李敖身边,不离不弃。

几十年后,李敖还不止一次表示,小蕾是她这一辈子最怀念的女人。
由于,李敖生平交往的大量女友,都是随情而定、好聚好散的,惟唯一位小蕾,由于外界的压力导致分离。
小蕾的善良、俏丽、清纯、可爱……都成了李敖生平挥之不去的心中的倩影。

出狱后,李敖的歌词“忘了我是谁”揭橥在《中国时报》。
一九七九年,由李敖作词,许翰君作曲和王海玲演唱的歌曲“忘了我是谁”,被台湾新格公司作为民歌运动主要奖项的“金韵奖”第一名推出。

那个歌中的“你”,李敖曾经最喜好的女友小蕾,在李敖被判刑十年的残酷现实面前,选择了另嫁他人。

而李敖也在狱中搞到了报纸的合订本。
一篇一篇地读报纸上的新闻,忽然创造一则结婚通知布告,自己当年最喜好的女朋友竟然和自己的朋友结婚。
伤心不已,便是在这段韶光他写了这首歌词。

写歌的时候,李敖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为了抒发烦闷,还是对小蕾不舍,抑或是表达对小蕾放手的怨叹?没人知道,也没人听过、看过李敖有过明确的阐明。
随着李敖的辞世,这件事也成为了永久的秘密。
只有缠绵悱恻的歌声,依然在世间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