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即便不外出,迫不得已外出也要佩戴口罩并阔别密集人群,私家车成为当前阶段下最为稳妥的出行办法之一。
即便如此,私家车也无法对病毒的隔离做到万全——空调外循环有可能将附着在微尘上的病毒带入到车内。

于是,诸多车企将当下宣扬的重点“瞄准”了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原来未配备过滤装置的现在有了;原来达到N95级别的现在达到N99级别;有车企宣告投入上亿元研发具备病毒戒备功能的汽车……

N95汽车成宣传重点真需求照样假噱头  第1张

在展现出企业社会任务的同时,诸多车企表示将“想用户所想”,为客户出行供应尽可能全面的保障。

但是,目前汽车上搭载的N95/N99级别的空气净化系统是否能够对病毒防护起到效果,消费者又是否会由于防病毒这项功能而选择一款车?《中国汽车报》通过一番调查,来还原车载空气净化系统到底能干啥。

► “N95”迅速升温 车企纷纭借势营销

N95口罩最开始被民众所知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但其盛行与雾霾息息相关。
由于"大众年夜众逐渐认识到雾霾中PM2.5对人体的危害, N95口罩迅速走入人们视线,并成为了口罩中的“战斗机”。
随着近几年空气污染逐渐得到掌握,N95口罩仿佛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要不是这次疫情的爆发。

普通口罩在市场上迅速脱销,尤其是N95口罩被限定发卖并成为计策医疗物资,热度瞬间飙升。
从百度指数上看,“N95”关键词在1月15日之前的搜索指数徘徊在300~500之间,16日开始连忙飙升,21日到达峰值,为123499,即便到2月15日,搜索指数仍靠近1万。

百度指数关于“N95”一词的搜索热度

当N95口罩被限定,民众对“N95”的搜索指数激增,诸多车企开展了借势营销。
比如荣威声称“主流车型全覆盖‘N99’级防护”、名爵声称“旗下车型可有效阻挡病菌传播以及杀灭病菌”、广汽新能源说Aion S“超N95”级滤防……包括江铃、捷途、吉利、WEY、雷诺、长安欧尚等品牌,都加入了有关车内空气安全的营销传播。

事实上,车内空气质量一贯是消费者关注的细节之一。
包括此前受到关注的新车异味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很多车企早就把稳到了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那句“开门北京,关门北欧”的宣扬语至今令人影象深刻。

从2013年消费者自行购买车内空气净化妆置,到2015年部分品牌产品已经随车配备空气净化妆置,再到如今一些品牌将AQS(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作为全系标配,目前15万元,乃至是10万元级以上的汽车产品,大多配备了不同级别的空气净化系统。

而这次对付“N95”的集中借势营销,对车企来讲无疑是最节省本钱、最能吸引用户关注的传播,也是最能达到较好传播效果的办法。
归根结底,车企们想对消费者说:“你看,我对你的康健多关心。

► 借用N95定义 汽车业还没有相应产品标准

据理解,“N95”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对滤材等级的一种认证标准:“N”表示不耐油,“95”表示暴露在规定数量的专用试验粒子下,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以上。

须要指出的是,NIOSH对滤材的测试采取的是仿照“最糟情形”的参数,测试的任意环节中滤过率都不低于该等级的最低滤过率,这才给予相应等级的评定。

根据上述定义和解释,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比N95实验中专用试验粒子(直径0.3μm旁边)的尺寸常日要大,以是经由N95认证的滤材对PM2.5的阻隔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这也便是为什么车企争相要蹭“N95”热度的缘故原由。

然而须要把稳的是,虽然车企纷纭宣扬其产品具备 “N95”乃至更高等别的防护功能,但鲜有车企敢说挡得住“病毒”的,即便名爵提到了“病菌”,也和“病毒”有“一字之差”。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据理解,空气细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紧张在0.7-10µm之间变革,大于“N95”滤材中所利用的0.3μm的试验粒子,以是N95滤材对细菌等物质能够起到有效防护。

但病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比细菌小得多,有资料显示,冠状病毒的尺寸在0.06~0.22μm之间,这比0.3μm的尺寸要小。
值得光彩的是,病毒须要透过载体才能传播,像飞沫这样的空想载体直径大约在1~5μm,可以被N95滤材所阻隔,但它也可以附着在尺寸更小的颗粒上,在某种情形下超过N95滤材的阻拦。

人们对PM2.5的生理预期是减少,而对病毒的生理预期是谢绝。
换句话说,如果空气很脏,你戴口罩的目是只管即便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而非与其隔绝, N95滤材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但现在你希望病毒最好离你远远的,担保它不会传染你,此时,N95滤材便不能担保将沾有病毒的眇小粒子全部“拒之门外”。
事实上,即便是0.3μm的颗粒也只能达到95%的过滤效果。
即便常日情形下,普通人在车内被病毒传染的几率并不大。

事实上,车企所说的N95只是一个口罩认证标准。
吉利提出了将投入3.7亿研发“全方位康健汽车”的目标,并“打造海内首个真正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高效复合空调滤芯”。
也便是说,目前车企在其产品上所运用的这些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其过滤结果可能确实能达到N95级别的标准哀求,但对付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本身,从目前吉利的发声来看至少汽车行业还没有统一标准。

► 车内病毒防护能力会成为今后选车关键成分吗?

那么,经由这次新冠病毒的“洗礼”,汽车产品的车内病毒防护能力是否将被消费者纳入到购车考量成分中?

在《中国汽车报》采访的消费者中,大多人表示须要,但不会为此付出太多本钱。

“如果让我花5000元装一套空气净化妆置来防治空气污染,我认为是值得的,由于在用车时它始终能担保我呼吸到康健的空气。
”北京市民张繁柯说,“但如果花8000元装一套消灭病毒的净化妆置,我就要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
首先是病毒种类繁多,到底能消灭哪些?其次,类似(新冠肺炎)的情形毕竟好几年遇不到一次,安装的性价比不高。

“我认为依赖空气净化系统杀灭病毒,是将问题本末倒置了。
每一个链条都万无一失,才能确保不被传染,汽车只是个中的一个环节。
而且,专家已经表示,保持车内空气流利有利于降落病毒密度,反而不易传染。
此外,割断病毒传播,可以哀求人们待在家里不出来,但总不能哀求人坐在车里不出来吧?”市民侯博然对说。

显然,消费者对车内空气净化的需求有,但是否达到消毒级别,还须要企业做更为详细的调研。

从《中国汽车报》理解到的情形来看,人们对付改进车内空气质量的意愿更为明显,乃至希望其标配化;但对付不常涌现的疫情,消费者为之埋单的意愿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其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是鉴于微生物及病毒的多样化,其戒备能力难以评价。

责编:樊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