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天下》开始,我听到他开启了自己一个新的音乐生命阶段,而从《神树》、《疯人院》、《降临》等,我听到的是一个属于他自己,带有他强烈个人特色意味的,属于音乐的“领域”已经成型。以是这次把《歌手》节目的版本中的,《神树》和《降临》放在一起写。
《神树》和《降临》算是连续剧一样的作品,整体写了一个从毁灭,到重生的过程,开放式结尾,很故意思。这两首歌音乐思维方面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在配器和声方面也有沿袭,并且,氛围营造非常精细,细节饱满。在我看来,采样的运用和和声的搭配,已经有Ambient Music——便是氛围音乐——的觉得了。
一首一首地聊吧。
先说《神树》
《神树》描写的是末日景象,从开篇的钢琴合营成器的“滴滴”声,做出来一个韶光线,像一个倒计时的听感,也构建了一个有生理紧迫性的节奏层。在节奏层之上,还有一个合成采样的类似于风声的层次;以及随着人声主旋律一起出来的弱和声。这些层次一起构成了一个伟大而空寂的空间,个中和声的弱失落真,在听感上有一种虚幻意味的强调。
这些细碎而繁复的细节,把这首作品定位在一个虚实难辨的类神话场景。“神树”这个观点,在我心里的定位是北欧神话里的天下树(Yggdrasill),而且由于北欧神话的人类起源不是泥土,而是树木,以是我很随意马虎就接管了这个“神树”和人类类比的设定。同时,资深乐迷微微姐和橘子酱提示我《火影忍者》里天下树的观点,便是作为人类崇奉的载体而存在的查克拉的开山祖师那棵树,实在观点是差不多的,无论中国古代神话的建木,还是《冰与火之歌》中的鱼梁木,都是生命力和神性的象征。
并且,《神树》这首作品里,把海啸这个意向表现得很详细。随着音乐进程,从“我害怕电闪与雷轰”开始,电吉他和其他采样音效加进来,把音乐感情向上带起。从副歌“我淹没在万人声响”句开始,电吉他和伴唱强弱拍分明,在强拍上还有一个强调,做出海浪渐强的效果;同时底层的打击乐组在弱拍有凸显,是一个黏着的节奏听感,像海浪的泡沫。而到了“我感应这海啸凄凉”进入感情最高的一段,人声的长音加上鼓组强烈打击乐效果,造出海啸一样喷薄的听感。
回忆2015年,他去海啸后的日本做节目,亲眼看到海啸带来的侵害,看到街道一边是郁郁葱葱的葳蕤草木,一边,却是海啸和地震之后的建筑残骸,这种视觉比拟的强烈冲击,该当也会在他的音乐天下里留下痕迹。
在《神树》这首作品里,海浪是作为有毁坏力的事物而存在的,以是在副歌的海啸结束后,回归了主歌部分,像是狂暴之后的寂灭,感情逐步归于沉寂和冰冻,呼应了开始的乐段。所不同的,是末了一句弱结束的尾音上挑,加上一个气声,一个to be continue的感想熏染。
虽然《神树》说的是毁灭,但我以为更侧重于不破不立,歌词里的“never give up”和“拆碎这座万籁的牢房”也好,他唱法的峥嵘感也好,都有不甘和奋勇的意味。以是我还是把这首歌归于重生之前的灭世大水(海啸),是为了重生而做的横扫清理。
万物花开-1
再说《降临》
《降临》这首歌实在已经被剖析得很碎很透彻了,什么雅乐清乐什么的,我不想再说这些了,音乐人在作曲的时候实在更主要的是整体的觉得,不必拘泥在某个形式——当然我绝对不是说乐理不主要——我支持为了整体觉得和效果,更大胆采取各种音乐元素。
这首作品更多的是一个活气的听感,一开始便是一个类似风声听感的采样,觉得和已经坏空,只留风籁的神树的天下是有衔接的,而后有编钟采样。编钟有一个神奇的特性,便是他在主音之外还有泛音,在听感上便是双层次,有一种自己和自己呼应的觉得,这个呼应,便是生命力。编钟采样之下还有弦乐层次,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还有,把稳到的便是这首歌混响很特殊,像是空旷的穹顶建筑——哎便是教堂的意思——里带来的大而圆的混响,以是不少听众说听感上有宗教性,确实如此,但是说是《大悲咒》的姐妹篇就有点过了啊。
如果说《神树》里凸显的元素是水(海浪),那么《降临》里凸显的元素便是风。中国古典文化里,水生木,木生风,而东风又最是具有生命力,以是《降临》的万物成长,是非常好理解的。
《降临》里女声和声的雾气听感,便是风和水结合的一种表现,和声从藏在主唱声音后面,到逐步凸显到前位,始终像飘荡的薄雾,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神恩的温顺听感在里面,也可能是我个人的感想熏染。
前面的主歌部分,还算是寂静成长,到了副歌,“万象”之后,随着一个鼓点,听感溘然饱满,像是所有的花都开在一个霎时里,这一刻是震荡的,无言的,在听者的天下,彷佛所有过往都呈现在同一个韶光的层次上。仔细听,第一个“万象迎一杯枯荣”开始,底层有打击乐组的层次,像是雷声埋在地底,随着活气降临而颤动。第二个“万象迎一杯枯荣”,鼓组直接呈现在了前台,像是春雷降临,春回大地万物更新。
而后,又和《神树》一样,回归了主歌部分,末了一句“寂静消散曙光暗涌,都奔向日间”,又是一个开放结局,新的天下已经降临,未来的诗篇如何谱写,都是听者自己的感想熏染,而歌者已经功成身退。
以是《降临》之后接的便是《新天下》,切实其实便是注定一定而且肯定的好嘛(拍桌)——跑题了,这是另一个问题。
整体看
比拟看《神树》和《降临》,除了首尾呼应,构造相似,感情都是渐进以外,可以看出的是这两首作品所表现出的整体音乐素养的一个飞跃。首先是对整体音乐氛围的把握和营造,在我的印象里,我感想熏染到他在玩氛围是在《斗牛》,当时我还给微微姐姐用M83的《Wait》——这首在我每天的音乐推举里推过了——举例音乐氛围的营造,这次他的水准非常非常明显的升高;然后是音乐层次的极大丰富,无论是和声还是配器,人声、打击乐、弦乐、采样等开始多线多效果的成熟搭配;末了也是最主要的,是他音乐的领域已经形成。
如果说之前上一季歌手的《新天下》,是他音乐新天下的开篇,那时还是他属于天下,是天下的一部分;从这次的《神树》和《降临》,以及2019年他演唱会的《好想爱这个天下啊》、《疯人院》一系列作品来看,是他自己的音乐领域已经形成,他已经有属于他自己的完全的音乐天下,在这个音乐天下里,他是造物主的角色,万物皆只因他一念花开。
换言之,之前是听众和歌迷陪他发展,那么现在,是他洞开自己音乐时空的大门,约请听众和歌迷进入他的音乐天下。
他说:欢迎回家。
万物花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