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 高立英 通讯员 林琳 赵希全 黄永仓

扑棱棱……一只喜鹊飞上枝头,用清脆的歌声,撩开山东省莒县浮来山的薄雾。

惊喜×7这是老兵的专属浪漫 汽车知识

山下,胡家村落一户白墙灰瓦的小院里,老胡拉开窗帘,往表面瞅了瞅。
天,还蒙蒙亮。

墙上石英钟的时针,才指向4点。
老胡推了推老伴,“要不咱让大孙子晓宁来接咱吧?”老伴翻身坐了起来。

就在老胡摸索着起床时,十几里外的县城,卡罗琳婚纱影楼扮装师张九丽打开灯,柔和的光芒,让影楼瞬间亮堂起来。
她走出大门,准备欢迎7对分外的“新人”。

这一天,是5月20日,一个大喜的日子。

补办婚礼的退役军人夫妇在拱辰门合影。

洗脸,刮胡子,老胡穿上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他量身定制的65式军服,老伴田光兰帮着捋捋领章、正正军帽,脸上的皱纹伸睁开来:“嗯,不孬!
”5点,老胡拨通大孙子的电话:“不等了,提前半小时走!

7对“新人”陆续来到影楼,开始扮装。
7位男士都穿着老式军装,他们都是退伍老兵
不少人腰身弯了、头发斑白,但眉宇间可见当年的英气。
如今,他们脸上更多了一些掩饰笼罩不住的喜悦。

本日,老兵们将填补迟到几十年的婚礼。
个中最长的,已经迟到了53年。

图①:房文明、王晓玲夫妇;图②:胡东涛、田光兰夫妇;图③:贾孝国、徐传竹夫妇;图④:贾坤兴、刘庆芳夫妇;图⑤:许世学、张秀玲夫妇;图⑥:周子录、徐志美夫妇;图⑦:殷月祥、史世翠夫妇

照片供应:魏延杰、黄永仓、卞德来、付一凡

亏欠——

今生现代,我一定补偿你一个婚礼

老胡常念叨,对老伴这辈子最大的亏欠,是缺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

老胡叫胡东涛,53年前在部队实行重大任务,未能准期回家举办婚礼,媳妇田光兰独自过门,嫁到了胡家。

此后,老胡当兵、退伍、返乡,日子就像流水一样不徐不缓、波澜不惊地过来了。
如今,老胡已经78岁。
光阴打磨,年纪越大,过去的事儿就越清晰。
老胡对老伴开玩笑说,补办一个婚礼。
话说过了,也就放下了。

过去的年代,很多人祈盼的,便是手心里握着一份安稳,过好踏实的日子就足够了。
此后几十年,通情达理的田光兰很少提起过婚礼的“缺位”。
但细心的老胡把稳到,参加小辈们的婚礼时,妻子还是喜好摸摸新娘子的婚纱,瞅瞅小两口的结婚照,眼神里不经意间流露出倾慕。

是啊,哪个女人不渴望漂俊秀亮、风风光光地把自己嫁出去呢!

今年春节,莒县人武部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到老兵胡东涛家拜访慰问时,理解到这一情形。
随后他们统计创造,全县共有201位像老胡这种情形的退役老兵。

老兵殷月祥曾在某坦克团服役,他从炮手一贯干到车长,得到过新装备技能考察全团第一的成绩。
当兵6年,他所在部队多次圆满完成上级授予的重大任务。
当时,因参加某重大任务,殷月祥延误了回家举行婚礼。

老兵们的故事总是相似的。
张秀玲至今保留着爱人许世学写的一封“报歉信”。
1981年11月21日,是这对恋人约定结婚的日子。
可就在举办婚礼前几天,许世学临时接上级关照,要随队实行重大保障任务。
军令如山,当晚,他展开信笺,给未婚妻写道:“今生现代,我一定补偿你一个婚礼!

便是这些老兵,他们或因实行重大任务,或因部队紧急战备,未能举办或参加婚礼,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老兵把国事扛在肩头,我们理应把老兵的家事放在心头!
”县人武部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决定,与当地融媒体中央一起,分批为老兵筹办集体婚礼,让老兵夫妇风风光光当一次“新人”。

首届老兵集体婚礼就选在5月20日,取谐音:我爱你。

听到这个,县城卡罗琳婚纱影楼主动提出,免费为7对新人扮装,供应婚纱。
当地不少群众主动供应婚车,他们把自己家的小轿车洗得干净锃亮,早早地开到影楼门口,排成一条长长的车队。

修眉,擦粉,涂口红……7位“新娘”身着洁白的婚纱,打扮得漂俊秀亮。
不少老兵第一次看到,和自己风风雨雨、同甘共苦大半辈子的爱人,是这么光彩夺目。

扮装完毕,老兵夫妇乘坐婚车,穿旅游大道、过沭河公园、上最美廊桥,经由莒县最美的景点,来到了古城。
路上行人纷纭容身不雅观看,竖起大拇指说:“这是莒县最美的婚车队!

上午8点整,在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中,7对退役老兵夫妇一起步入婚礼现场。
他们当中年事最小的近60岁,年事最大的80岁。

婚礼——

你保卫国家,我守候你

老兵挽着爱人,爱人手捧鲜花,穿过古城北门的石板路。

在他们身后,是座气势宏伟、厚重大气的建筑——拱辰门。
拱辰二字,取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拱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寓意“拱卫北辰,四方归位”。

走出城门,伴着喜庆的音乐和掌声,粉色花瓣纷纭扬扬地飘洒起来。

这些老兵们,都曾经抛家舍业、扎根军营,守护安宁。
他们,当得起这份光彩,更值得人们爱崇!

莒县历史悠久,是沂蒙革命老区县之一,有着参军报国、拥军支前的光荣革命传统。
革命战役年代,莒县2万多人参军参战,32万余人参加了支前,3549名义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目前,莒县有3000多人在部队服役,各种优抚工具近8万人,是名副实在的兵员大县、优抚大县。

以身卫国者,国家不会忘却。
举办集体婚礼,让老兵们如愿以偿。

婚礼现场,在喜庆的锣鼓声中,拍婚纱照、迎亲车队、礼花气球,一样不少;戴戒指、发喜糖、同吃一根“宽心面”,程序俱全。
“新人”们脸上带着笑,眼里泛着光。

老兵贾孝国用筷子挑起一根宽面条,送到爱人徐传竹嘴边。
当年的酸楚,顿时在徐传竹心中烟消云散。

1993年10月,婚期附近,贾孝国溘然接到命令要随队实行某重大任务。
他给家里发去一封加急电报:部队任务紧急,不能回家娶亲。

收到电报,双方父母傻了眼。
怎么办?沂蒙老区民间有个习俗,婚期已定,不宜变动。
为图个吉利,只好让贾孝国的妹妹抱着大公鸡,与徐传竹举行了婚礼。

婚礼当晚,徐传竹望着跳跃的烛焰,眼含泪水,一夜未眠。
第二天,她给贾孝国写去一封信:“俺生是你的人,去世是你的鬼,这辈子跟定你这个当兵的了!

旧光阴的爱情,和当代比较,大概少了些轰轰烈烈,但对踏实幸福生活的神往和追随,丝毫不少。

1969年年底,一个人的婚礼过后,田光兰决定到部队找丈夫胡东涛。
她辗转千里来到部队时,丈夫还在表面战备拉练。
当晚,战友们在拉练附近的苹果园里,找到一间废弃的棚子。

找来几块砖头,垫起铺板,借来铺盖,窝棚就成了他俩的新婚“洞房”。

天寒地冻的景象,透过棚子的缝隙,是满天的星辉。

正由于岁月的长河一直流动,昔日光阴才有分外的光华。
婚礼现场,聆听老人的故事,现场的不雅观众无不冲动。

从物资匮乏的年代走向充满希望的新时期、从青春年光时间走向鬓角落霜,如今他们都已儿孙满堂,沉积心底多年的遗憾本日终于得以填补。
一位不雅观众说:“你保卫国家,我守候你,一辈子很长,等你又何妨……”

承诺——

爱,由于诺言而永恒持久

71岁老兵贾坤兴用粗大的手指,捏着一枚闪光的戒指,戴到爱人刘庆芳左手的无名指上。

贾坤兴当了几年铁道兵。
凿山开路、铺石架桥,让他的性情像石头一样硬。
当年,婚期附近时,他还正和战友手握钢钎,抡起大锤,向深山发起一次次冲锋。

圆戒指,是对圆满的期盼,也是对承诺的恪守。
只管皱纹爬上了老兵的脸,爱人被生活打磨过的手,也变得有些粗糙,但牵手时的承诺,听凭风雨、经年未变。

从成为丈夫那天起,老兵就对妻子信守着一份承诺。
只管曾因义务在肩缺席婚礼,但他们用生平的守护兑现誓言。

返乡后,夫妻二人终于团圆。
贾坤兴把对妻子的亏欠,用更加的关爱填补。
两情面感和蔼、勤俭持家,家庭生活温馨和谐,日子超越越红火。

信守承诺,本身便是军人最为名贵的品质。
他们从穿上军装起,就对军装有了一份承诺;接管大地的滋养后,就对脚下的热土有了一份承诺。

后来,贾坤兴走立时任莒县店子集街道小宋家村落党支部布告。
上任伊始,村落里严重缺水,种地也是靠天用饭。
由于吃不上水,外村落女青年都不愿意嫁到小宋家村落,小宋家村落成了远近有名的“王老五骗子村落”。

“贷款也要办理水源问题!
”贾坤兴带领村落民昼夜连轴干,挖了4眼水井,让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有了水,他又带领村落民栽种经济作物,张罗资金建起了服装厂,让本村落妇女足不出村落就有班上,家庭收入越来越高。

栽下梧桐树,不愁没凤凰。
看着小宋家村落日月牙异的发展,十里八乡的女青年都争着嫁到小宋家村落。

当了10年兵的房文明,退伍返乡后担当了店子集街道荆家石槽村落党支部布告。
随着莒县城区向东部发展,城区东环路修到了荆家石槽村落。
很多广告商也嗅到商机,纷纭找到房文明,想承包下全村落靠路的外墙广告,给出的价格高达每年几十万。

当时,新修订的兵役法刚刚施行,莒县征兵办公室把征兵宣扬点,也选在地处交通要道的荆家石槽村落。
一边是一笔不小的村落集体收入,一边是无偿供应的公益性征兵宣扬,村落民大会上涌现了不同的声音。

齐刷刷地,大家把目光投向房文明。
“军强才能国安!
咱不能只看面前利益,全力支持征兵宣扬!
”末了,全体村落民高票通过:外墙广告用于征兵宣扬。

穿一天军装,便是一辈子的兵。
老兵周子录,把这份承诺刻进心里。
1999年周子录参军队转业后,分配到莒县供电公司事情,他主动哀求去偏远山区龙山镇供电所上班。
新冠疫情袭来,周子录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军队中。
逐户逐人拜访排查、政策宣扬、体温监测、消毒消杀,他的嗓子喊哑了,双腿酸疼,脚后跟都磨起了水泡。

光阴流转,诺言由于爱而深奥深厚厚重,爱由于诺言而永恒持久。
每个老兵身上的故事,在光阴之河中闪动着幽暗而细碎的光,静止而永恒,值得相信和请托。

婚礼现场,还有一位分外的伴郎——正巧探亲回家的陆军某部军士庞一飞。

“你用青春守住军营,我用青春守住你。
”冲动之余,庞一飞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请老班长们放心,国门有我们守护,必定国泰、民安、家定!
请老班长们好好享受大略的幸福吧,吾辈定会秉承您的精神,守好国、护好家!

(采访中得到时坤大力帮忙,特此致谢)

爱你,我才更爱这绿色的军衣

黄永仓

举办集体婚礼时,老兵怎么着装?

婚礼预备小组的见地统一:穿军装。
当年,身穿军装的他们,由于实行任务缺席了自己的婚礼。
如今,就让老兵们穿着军装,风风光光再补办一次婚礼。
以此,表达对老兵的敬意,对军嫂们默默付出的补偿。

随后,他们查阅文件得知,退役军人参加大型活动着军装,符合有关规定精神。
但问题又来了,过去老兵的旧军装袖口衣领早已磨破,洗得发白,有的老兵这么多年体型变胖,旧军装早已不合体。

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决定为7位老兵量身定制合体的军装。
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把定制军装作为一项重点事情,上门为每一位老兵相机行事,多方探求65式军装常服徽章、配饰模型。

老兵们对这份“厚礼”格外喜好。
对付军装,他们或是小心触摸,或是精心叠好,或是穿着崭新军装持重地敬个军礼……虽然是不一样的表达形式,但通报的是对军装同样执着的热爱。

71岁的老兵贾坤兴抚摸着军装,回顾当年当铁道兵的环境分外自满。
“当年,我们部队转战山西、重庆,打岩穴、架桥梁,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这军装怎么都穿不足啊!
”听着老兵动情的表述,我的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婚礼现场,老兵着装整洁,挺直腰背。
他们和爱人手挽动手,走上红地毯,心情格外激动。
老兵们说,穿上军装,就想起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言语中流露着对军队的热爱、对军装的留恋。

史世翠帮丈夫殷月祥正正军帽深情地说:“当年铁心跟他结婚,便是看上了他这身军装。
结婚时,他因部队接待外宾回不来,我一点都不怨他。
我们百口打心眼里喜好这身军装。
2004年,我们又把儿子殷明星送到南海舰队当了兵。

为何对军装这么热爱?由于军装里,有自己的青春、有燃情的岁月、有纯粹的精神;为什么这么热爱穿军装的人?由于军装里,有负重的脊梁、倔强的肩膀、滚烫的感情、不变的承诺。

由于热爱,老兵们把对家人的亏欠深藏心里,把一份任务扛在肩上。
由于热爱,他们的爱人上孝父母,下教子女,无怨无悔地挑起本该两个人分担的生活重担。

那个年代,没有太多华美的辞藻,没有太多动人的情话,乃至婚礼现场新郎都缺了席,但携了手便是生平,认定了便无怨无悔。
老兵们用忠实守卫国土、用朴拙守护爱情,他们的家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采访归来途中,车里的音响传出《绿色军衣》这首歌——

“大概是过分的爱你,我才穿上这身军衣。
告别家乡的温暖,走向远方的风雨,把所有的苦和累,都让我一人担起。
不许马蹄硝烟,惊扰你甜甜的、甜甜的小夜曲。
我是那样,深深地爱着你。
爱你,我才更爱这绿色的军衣……”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2年7月26日第5版)

来源: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