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的树干,空荡荡的树枝,像个年迈的老人倚靠在墙边。这是我与它初见时的样子。不知是哪个邻居把这可怜的树栽种在这块地,这儿不能遮风不能挡雨,想活下来,真是难。

  当我每次放学回家,总能看到这树孤独地站在那,日复一日,没有任何变化,也不见谁来照顾它——应该是被淡忘了吧。

那树作文1000字-那树借物抒情作文 知识百科

  后来,我们搬家了。不知怎的,心里却老是想着这棵树。那天,绘画考级通知下来了,我没能通过。这对我来说是一道晴天霹雳,霹碎了我的心。我自顾自地走着,潜意识地来到了以前的小区。

  对了,去看看那树吧。

  一只脚刚踏进门口,便闻到一阵隐隐的清香。我往前走着,不禁停住了脚步。

  “开花了!”我不顾旁人诧异的目光叫了起来。

  原本那毫不起眼的树开满了一朵朵娇嫩的小花。以前光秃秃的树枝上缀满了粉色的星星点点。那些小花,娇羞地挤在一起,好奇地打量着这世界。它们如同一张张粉扑扑的小脸,在对每一个过往人们微笑。又如同一个个粉衣仙女,和着清风唱着春天之歌。

  “这花儿,可美?”

  突然,一位老婆婆走了过来,说道:

  “这是桃花树,别看它身躯细小,但坚挺得很!”

  我再望向这树,看着它枝头上那一朵朵花儿,我知道,这是那树经历了风雪后的结晶,这是它坚强的象征,这是胜利之花!

  我顿时明白了,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的艰辛。就像这树,不经历寒冬怎能等到暖春?考级失败的失意烟消云散,我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一股蓬勃向上的冲劲!

  我与那树再见时,树上那灼灼桃花告诉了我人生之花的盛开也需要经历寒冬风雪的洗礼。

  期待着下次再见……

  篇二:那山那树_1200字

  缓缓登上台阶,阳光从头顶略过。四周的树以不再那样绿,那样密。黄页渐渐飘落,有一股悲伤从心而生。

  我在登一座山,一座即将充满死亡气息与悲伤的山。在这里,有着我童年最美,最天真的回忆。我爱登山,我的童年伙伴爱登山,我的父母也爱登山。我们总是一起嘻嘻哈哈的攀爬着,只不过那时的台阶并没有如此洁白,如此宽敞。黄泥抹在在台阶上,只是当时幼稚的我并没有体会到那石板所铺的陆路的艰难,快乐总是洋溢在心中。当那小巧的步伐踏上那顶端时,心中所拥有的也只是那一份兴奋之情罢了,那是一种胜利的号召。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我已无法怀着儿时的童趣笑着向山上走去。不久之后,这不再是一座山,一座碧绿的山,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山。蚂蚁搬家了,鸟儿飞走了,我的回忆,我那童年的笑声也将无情的被抹杀了。取而代之的是阴森的,令人厌恶的墓地,死气将驱赶这里的生气。阳光不再是那样的灿烂,充满朝气。骨骸将取而代之,成为这里的主人。

  登上山顶,已无法找回心中那份兴奋之情了。山下,一排排大树在早已倒下,即使是这“镇山之主”也将无法幸免。人们手中的电锯从大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它的年轮记载着它的生命历程。它在山的最高处,他所经受的挫折,是山上其他任何一棵树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它不但没有倒下。反之,它成为了山上最绿,最茂盛,最年老的树。它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每一棵树。只要你勇敢你将感受到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着这一圈圈的年轮,我不禁在心中默念道:“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哭着离开的,有太多的不舍,难以形容,都汇聚成阴暗了。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笑着离开的,你知道自己并没有死,相信你的灵魂已化成新生命去接受新的挑战。”他虽然不会说话,却依旧是我的伙伴,我儿时的伙伴,相信他一定会再次创造出那令人向往的一边绿。

  电锯刺耳的声音映入我的耳帘,我知道,这声音是生命的屠杀者它将无情地切入大树的踝骨,吞噬他们的生命。回首,一排排摇摇欲坠的身影在我眼下晃荡,望着天空上飘过的那片片白云,心情是那样异样。我曾听一位孩子说过“如果爱就请深深爱。”这句话是那么的刺激我的大脑。

  世间,有多少人呼吁着“拯救绿色”。世间,有多少人呼吁着“爱护绿色”。又有多少人付出过行动呢?人们真的爱自然吗?难道当你们看到自然步步走向毁灭时,你们的内心毫无感触吗?如果爱就请深深爱,看着人们那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眼神,听着那电锯刺耳的声音,你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而不是坐以待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信念。人们不能因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毁坏这新球上美丽的绿。树有生命,山也有生命,我们需要的是那“如果爱就请深深爱”的精神,我们不需要因此付出生命,但也应该尽我们最大的一份力。道道河流可聚成大海,缕缕微风可拢成台风,丝丝吸光可点亮希望。

  我们以绿色为生命之本,绿色也因我们点缀世界。但阳关穿过那层层树丛照耀大地之时,那就是我们微笑之时。

  向山下走去,绿色的生命不但在周围消逝,相信有一天绿色将与我为伴,为我而歌,为我而舞!

  篇三:那树_900字

  我从来不知道那棵树是什么树,或许我也从没想要知道。但那树伴随着我的十几年,却是我忘不了,不忍忘的。

  很久没有去那里了,直到施工的单位走到它的跟前,我才想起去见它的最后一面。它还是一如既往,孤零零的立在草间。坐在它的面前,看着它,我不禁想起我的从前。

  那天,我呆在家里,心情很不好。原因是因为考试没考好。父母的责备,让我很想出去走走,散散心,就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这里。当时的我也是一个十分叛逆的人,认为自己长大了,不想听父母的“命令”。但是,自己又不得不依靠父母。

  当时天下着雪,雪下的不大,但是地上却有极薄的一层,如银装一般的血雾。走在上面,还不时的咔嚓响。那树的枝条上都布满雪花,仿佛被穿上一身厚厚的衣裳。当时的它是充满生机的,而且它当时不如此时的孤独。虽然只有一棵树,但周围的花草与它相伴。但是它现在是那么的颓废,显得枯黄的叶片,不断的在诉说它那的迷茫未来。当时的我很羡慕它,因为它有那么多的邻友可以依靠,而我却没有人可以诉说心中的烦闷。可是现在的我们,却都改变了。

  没有人理解到我,在充满书籍与知识的海洋中,我感到我的身体不堪重负,似乎要被这海给淹没过去。家长的不理解,学校的不理解,让当时的我仿佛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怎么走,怎么做。没有人可以交谈,没有人可以诉说。知直到当时看到了它,心中的围墙仿佛才打开一道口子,我可以放下一切,想我愿想,做我愿做。与当时自己一样,我也有要发泄的烦心事,但我学会了伪装。将感情放在自己的心底。但此时的我似乎回到了从前,想要尽情的叫唤,尽情的发泄。

  但是我毕竟不再是那个天真小男孩,环境在改变,现在不似从前。

  当时的我可以释放心中的不愉快,而现在的我不可以。当时的树有花为邻,有草为伴,但是现在都没有。我们都在变,都回不到从前。

  当时会有母亲打着伞来接我,我成长在父母的呵护中。但是如今已没有了伞。

  是啊!我不可能永远在伞下成长,那树也不会永远在一个地方扎根。它早晚会被搬走,我也终究会拿开那把伞。雨,淋在了我的头上,浇在了它的身上,我们都湿了。我们都不似从前。

  我站了起来,望了望那树,转过身离开这片土地。我并没有回头,因为不可能回头。这,只是我们的最后一面罢了。

  篇四:那树

  昔时,没有你我;昔时,没有灯红酒绿;昔时,没有繁杂的世俗纷扰,昔时,它就在那,万物初醒。

  那树静静地望着,静静地望着,望穿细水长流,染绿了整个年华。

  曾经,没有道路,没有人流匆匆,那树也只是半人高的小苗,它与树下打闹的孩儿一同长大——看着一张张青涩的脸庞渐生苍老,也看着数不清的年轮一圈一圈爬上心头,堆积成数不清的沧桑。

  当孩子们成了家,小苗也长成了参天大树,孩子们开始带着他们的孩子在树下歇息,乘凉,从不必顾忌车水马龙,从不用匆忙赶路,只是走累了,便歇息,与故人亲昵寒暄,直到日落微凉,便浅笑,挥手,走向各自的方向。那树一言不发,沉默地守护着岁月静好。

  偶闻鸟鸣清脆地划开凄清,便心生几分柔软情愫,望着前方的绿荫,望着天,望着云卷云舒,心中涌上难以抑制的欢喜。少妇轻撩被风拂乱的发丝,缓缓起身,回到了青石瓦的老屋前。

  炊烟袅袅升起,月色渐渐浓郁,榕树下的人儿各自离去。夜色阑珊,不必霓虹点染,只需月色洒下皎然,已是一番迷人画卷。夜未央,夜未央。

  暮色四合,人们在屋檐下笑谈茶余饭后的小事时,鸟儿归了巢,轻轻落在树杈上,叶儿轻颤,抖落满地斑驳的树影。随着越来越多的鸟儿栖落,那树安然地怀着谁也猜不透的美梦,在梦中酣然静待明日晨光。

  一天天过去了,先是石板路被浇上坚硬单调的灰白色水泥,填平了一点一点凹凸不平的心绪;然后是道边埋藏了无数故事的那半人高的草丛被利落地斩断;再是语气冰冷的人手持告示甩下几个字:“老房拆迁”,从此再也不见青石瓦屋有炊烟升起;甚至,连蓝天和月色都被无形的手扯烂,撕碎,弃入无边黑暗。

  再一次走到那树下,望向前方,只剩下一片虚无。人们不禁放空:“那片天地呢?”自此,金属的汽车日渐拥挤,柔软的心被吞噬无几。榕树下再无人守望。“影响市容!”自命非凡的现代人冷冷抛出这般话,殊不知,那树下有一个世界,有一个时代美好的故事。

  那树,终是归入了尘埃,徒留最后一声呻吟,便含着满眼泪光直愣愣地倒下了。四处都是围观叫好的看客,它痛心垂泪,却无人能解这悲歌。

  “娒娒,外婆还小的时候,这里有一棵那样大的榕树,”老太太在面前的柏油马路上画出一个巨大的轮廓,“它比我的家更温暖。”孩子的瞳孔里空无一物,怔怔地看着外婆,难以理解她脸上堆满皱纹的笑容,难以理解外婆凝视着灰白色的柏油路,眼中却泛起彩色的泪。只是茫然地望着眼前的“新时代”,像是在听一个仅作笑料的童话。

  可我分明记得,那树,是一个时代,一个永恒。

  篇五:那树那香

  树上的桂花又开了,一串串白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人迈不开脚步,我在树下静静地望着盛开的桂花,记忆地卷轴缓缓打开,好似又回到了那年的悠闲时光。

  小时候的一年暑假,我被父母送到乡下的外婆家小住。农村的一切对于我这个小女孩来说是那样的陌生又令人欣喜,山林、溪流、桂花、田野,带着自然的气息,让我体会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与闲适。

  每天,我都会在外婆的碎碎念中穿上好看的碎花裙,然后和刚结识的伙伴们三五成群,或是下河摸鱼,或是在田间嬉戏,更多的时候则是在村头的桂花树下一起玩游戏。村头的桂花树已经长了很多年,高高大大,树上的桂花开得磅礴又温柔,远远望过去像白色的云海,香味浅浅淡淡却让人欲罢不能。孩子们在树荫下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下五子棋,玩捉迷藏,大大的桂花树就是我们的天堂。

  在这里待着时,孩子们的所有天性完全被释放,平日里的一些学习压力也统统被抛到了脑后。

  一天,吃过午饭,我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决定出去走一走。村子里的空气很是新鲜。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徐徐的微风拂过两旁的玉米苗,轻轻撩起我的裙摆,留下少许涟漪,我忍不住哼着歌蹦蹦跳跳,跟着微风转圈圈,不时还会有只漂亮的蝴蝶从我身边掠过。

  乡间的风景充满了趣味,我走走停停,一会蹲下来仔细观看蚂蚁搬家,一会儿采来路边的小野花别在耳边,时间过的很快,不多时,太阳便垂下了头。一抹黑暗悄悄爬上了天空。走走跳跳一个下午,我也感觉到了一些累,打算打道回府,但是转身走了一会,我却发现自己已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漆黑的小路上一片寂静,不时会传来一声鸟叫,刚刚悦耳悠长的鸟鸣,如今听来却让人觉得害怕和恐慌。抬头望向天空,眸子里只有一些稀疏却不光亮的小星,连想要靠着北斗七星辨明方向都不可能,只能漫无方向地在这横七竖八的小路上深一步浅一步的挪着,脑海中也开始乱七八糟的猜想,满是紧张和害怕。

  不知走了多久,我觉得自己已经累到了极致,就在我的身体抵抗不了睡意,准备坐在地上睡一会时,一股幽香夹杂在微风中轻轻向我拂来,我与它撞了个满怀,啊!是桂花香。闻到熟悉的桂花味道,我终于又感受到踏实和安心,疲惫和害怕很快被吹散,我打起精神朝着风吹过来的方向继续走去。

  不知道自己又在桂花香的陪伴下走了多久,只记得看到村头的桂花树和树下外婆那踱来踱去的身影后,我立刻飞奔着朝外婆跑过去,哇哇大哭地抱住外婆,“我差点就找不到路了啦,呜呜……”,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外婆赶忙一边拍我的背一边安慰我,变着花样地哄我,带我回家给我做桂花糕,折腾了一个晚上才抚平了我的恐慌。

  当我再一次驻足树下,又是熟悉的桂花香,外婆那年做给我的桂花糕仿佛还历历在目。裹挟在桂花的清香里的,不仅仅是陪伴了我无忧无虑暑假时光的那份安心,还有外婆对离家在外的我的丝丝挂念。

  那树那香,成为我心灵深处永恒的记忆……

  篇六:再见,那山那坡那树影

  小时候时常去山坡游玩,那儿的花,姹紫嫣红;郁郁葱葱的大树随风舒展树叶;而树上总是有一位指挥家——鸟妈妈,正带领着孩子们歌唱,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亮。

  当山坡抹去了残冬的积雪,热情地迎候春天的讯息。那纤嫩的小草便在刚刚升温的冻土里迫不及待地探出小脑袋,为山坡梳妆打扮,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野。正是此时,山坡的树木也不再那样老气横秋了,它们下意识地展开嫩叶,更换春装,懒洋洋地,慢吞吞地在阳光下伸开腰身,向雨露招手寒暄。

  当又一轮日升月沉过后,参天的大树更越发枝繁叶茂,荫蔽难挡。抑或等过一场暴雨,大河破泥而下,“哗啦啦”的流水声使山坡热闹起来。河沟聚集了水族的名流:白鱼、青蛙、田螺、青荇……就连河畔的软泥都带着一丝温柔绵绵地摊在树儿影姿之中。而那些久居树林的鸟兽们也好客起来,它们欢蹦乱跳,各展身手。松鼠窜上枝头,捧出一颗陈年的松果;百灵栖在绿叶丛中,唱出一支宛转的山歌……那山坡顿时热闹起来。

  等到落叶缤纷的季节,最难舍那树影婆娑。山坡上的动物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储备准备过冬的粮食。南飞的鸟儿们结队向山坡与树影话别,似乎在说:“明年再见了,朋友!”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轮回的始末,漫天飞雪覆盖了整个山坡,像一幅水墨画,黑白相间,鳞次栉比。那树,寂静了。生灵,消声了。这一切都将在睡梦中等待着下一个融融的春日……

  再见,那山,那坡,那树影!你是我童年时光里最美的风景。

  再见,那山,那坡,那树影!下一个春天请听我嘹亮的歌声!

  篇七:那树

  ——致椿树,我心中那一抹动人的绿

  家属院是由一排排小平房组成的,灰色的水泥路,灰色的楼房,灰色的走廊过道。它们像是六七十年代穿着工人装的人们,形成一片灰色的海洋。而那树,那棵长在老旧车棚外的椿树却在默默地用自己的绿点缀着这片灰。那树伴我成长,是我的绿色友人。

  过去

  它是一棵很特别的树。在我小时的一年初春,爸爸和我走过车棚外时,它进入了我的眼帘。它从墙缝中生出,瘦弱得可怜,棕黑树干上嫩嫩的新叶却又绿得动人,让人眼前一亮。从此我开始关注它的成长,就像亲兄弟一般,它走进了我的世界。一年一年过去了,它好像没有受到墙的束缚,反而越长越壮,越长越高了。又是一年初春,我顺着树干向上望去,又是从前那样的嫩叶,还是那样绿得动人。我向它挥手告别,祝福它能茁壮成长,因为我要搬家了。我感谢它伴我度过童年的时光。然后,我走了,离开了小院,离开了那树。

  现在

  在新的地方居住,我常常想起那树。几天前听爸爸说,以前住的地方都要拆迁,那一片将要建成一座遗址公园。可我心里还装着那树、那一抹灰色砖墙间动人的绿,我决定回去看看它。过了几天,我抽出时间,特意和爸爸回到从前住过的地方。但到了那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却是高高的广告墙,把那片地方紧紧围住。透过墙缝,我能看到的只有一片砖砺和一座高高的塔吊。我的眼睛搜索着每一寸土地,它不在黄土后,不在砖块前,不在野草间。望着满眼的黄土、砖块和枯黄的野草,那树呢?那一抹熟悉的绿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那树的确消失在这座城市中了。

  未来

  我望着眼前高大广告墙上的遗址公园规划图,偌大的公园中央是一座漂亮的绿色建筑。设计者标榜那绿色彰显着环保的主题,可望着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少的绿,我沉默了。未来,也许我眼前的公园中建成了这样一座美丽的建筑,但它也只是一片僵硬、沉寂、死一般的绿罢了。然后,我走了,离开了这里,走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我望着高楼外越来越少的绿,愈发想着那树,想着心中灰色间那一抹动人的绿……

  本文那树作文1000字-那树借物抒情作文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