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突变
易门,因山而美,因水而秀,因菌而声名远扬。
易门,是个盛产铜矿的地方,是个承载工业兴国的地方,矿产资源丰富,冶炼历史久远。
早在19世纪五十年代原易门矿务局就在小绿汁开山挖矿,一车车品质优秀的铜精矿被运往省城原云南冶炼厂。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犹如一阵东风吹拂神州大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快捷,更加豪迈。
在彩云之南的深山峡谷中,在滇中腹地的绿汁江畔,易门矿务局的有识之士,为了跳出单一的矿山生产模式,依托资源上风,拓宽发展空间,探求互助伙伴。易门县的父母官,为了振兴地方经济,开辟县乡企业与国有企业互助、互补、互利的新路子,矿县双方达成互助协议:易门矿务局和易门县乡企业开拓公司共同投资兴建易门冶炼厂。
1993年2月18日,间隔易门县4公里的大椿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易门冶炼厂的开工仪式,沸腾了这片沉寂千年的地皮。
占地790亩的易门冶炼厂,易门矿务局投资8000万元,易门县乡企业开拓公司投资4000万元,共1.2亿元的投资,设计规模为年产粗铜10000吨,硫酸25620吨。
历时两年半,1995年10月29日第一炉粗铜,出炉了。欣喜若狂的创业者们击掌、高呼、欢笑。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奋战他们忘却了,惟有这个不眠之夜,深深地烙印在他们心底,随着那一簇簇盛开的刺目耀眼铜花,全体易铜人沉禁在那幸福的时候里。
1995年到1996年试生产,1997年正式注册为易门铜业有限公司。
据此,易门铜业便走上了一条注定不会平凡的创业之路,发展之路,变革之路。
改革发展
韶光的大手可以抚平统统伤和痛,也可以铸造出一支应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队。在易门铜业发展的长河中,易门铜业经历了数次的死活磨练,终极皆凭着易铜人特有的坚韧和顽强,闯出了一番新天地,趟出了一条适宜企业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2006年捉住市场有利机遇,及时扩建2#鼓风炉,同年赢利8003万元;
2008年遭遇美国金融风暴打击,导致亏损3.7亿元;
2012年掉队鼓风炉生产工艺又遭国家家当政策淘汰,经多方政策争取,终取得云南铜业5万吨中试基地技改项目改造;
2014年4月份5万吨中试基地技改项目建成投产;
2016年6月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盈利能力,启动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
2017年4月19日,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建成一次性投产成功。
循着易门铜业26年困难前行的步履,抚摸着易门铜业26年的发展脉络,易门铜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汗水和泪水的交织,都是胆识与聪慧的交汇。 每一次的爬坡过坎都背负着上级领导的拳拳重托,每一次的华美蜕变都是全体易铜人咬紧牙关努力拼搏的成果见证。
易门铜业副总经理戚永辉,是范例的从一线岗位上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管理职员,他在易门铜业一干便是26年,对易门铜业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当笔者让他谈谈易门铜业一起走来,能取得本日的成绩是靠什么时,他沉着而武断地说: “便是靠着一起办理问题和易铜人面对困难永不服输、不甘掉队的精神走过来的。 ”是呀,易门铜业虽然只是一个有着370人的小厂,但这370人的力量汇在一起,可摧枯拉朽、创造奇迹。 否则,怎么能凭着一个年产粗铜1万吨的小厂,做到年产3万吨、5万吨、7万吨,到现在的10万吨,由亏损企业一步步扭亏为盈,利润贡献从1千万到3千万、4千万到5千万、7千万到1个亿,再到2个亿!
创新求存
创新、 勇气和发展是易门铜业发展路上的常胜招。五次工艺技改,易门铜业一步一步驶向工艺升级,加快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专业自主知识成果零的打破、技能人才及团队的创建和培养、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易铜工匠的打造、3个中国铜业“杀手锏”技能的取得、高新技能企业的认定、23项专利技能的授权、6个易铜工匠操作法的发布;过热蒸汽发电技能的利用、首例三托辊支撑底吹炉的改造、转运小车的投用、非衡态预转化预接管制酸技能的成功利用、转炉70—75%的高品位冰铜吹炼的实践成功、底吹炉转炉周期的攻关,等等,这一系列的技能改造,无一不昭示着,易铜人的敢想,敢干,并干成、干好,干成功。
生产工艺的进一步提升,经济指标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显现,赢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在企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中,易门铜业并没有停滞前行,知足于现有经营水平。而是时候保持与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和云铜股份的步调同等,用更高更严的哀求管理好企业,组织好生产和经营。随时牢记以打造最努力最赢利最幸福的“小而美、美而优”铜冶炼企业的义务,为谱写中国梦中铝新篇章贡献易铜力量。
该公司充分发挥好企业吃低吃杂的竞争上风,在补齐自身短板之时,积极对标精良企业,加大员工技能提升的培训力度,赶超前辈,争当冶炼板块排头兵,用实际行动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不断丰富着“小而美”内涵。
“小而美”赞誉不是轻易得之,这是中铝集团党组副布告、总经理余德辉在三年前调研易门铜业时,赠与易门铜业的。易门铜业倍加珍惜此赞誉,并把它作为更高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年以来,易门铜业不负重托,快马加鞭、奋力奔跑,不仅准期建成投产了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还创造了易门铜业粗铜年产量打破10万吨、利润2亿元的历史性精良成绩。
华美转身
近四年以来,易门铜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大额度的资金投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得到感。厂区环境更美了:拓宽厂区主干道,新增绿化面积上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四季见花的花园式工厂。生活环境更好了:提升食堂菜品质量,修缮职工宿舍、食堂、职工安歇室,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硬件举动步伐,新建职工轮转房、澡堂、停车场等生产生活举动步伐。现场管理提升了:模范工厂创建达标,厂区更加清洁,现场管理获评“中铜+”水平。安全生产用度投入力度加大,员工职业康健得到保障了:配发优质的劳动保护用品,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员康健体检。通过履行渣口、铜口、加料口、放铜口“四口”改造及转炉环集烟气改造工程,低空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易门铜业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强党建,匆匆经营。该公司通过深入开展党员“两学一做”、“两带两创”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事件”活动、金属回收率劳动竞赛活动、员工技能比武、全员隐患排查管理等活动,员工的思想不雅观念转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综合技能和业务本色提升了,员工精神面貌改变了。
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人力资源的优化,勉励制度的落地,五级技师的选聘、骨干员工的培养、劳动模范的选树,无一不为易铜工匠的造就和打造创造条件。并充分勉励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员工,营造了大家争当骨干,大家争当前辈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员工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该公司开通的管理、技能、技能三条人才发展通道,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如: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拔开顺的呈现,当选省人大代表的基层普通组长石小辉;捧回顾届“中铜杯”全国有色行业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一等奖奖杯的付独伊基层班组长;以及获评中铝集团安全干净示范班组的制氧三班和得到“玉溪工匠名誉称号”的陶汝云和费云忠两名普通员工等,无不表示出易门铜业团队培植及人才培养计策的硕果。
文化引领,铸就卓越。易门铜业通过26年的发展,经由中铝集团、中国铜业企业文化的洗礼,沉淀提炼出具有易门铜业自身特色的“全面创一流、处处争第一”的易铜奋进文化和共创共享家的文化,致力于打造最努力最赢利最幸福的小而美、美而优铜冶炼企业。
近年来,随着易门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员工收入稳步增长,企业有名度和美誉度也在提升,名誉也逐年增多,从总经理特殊奖到中国铜业模范工厂,从高新技能企业到社会任务履行精良单位、中铝集团首届质量管理奖,再到中铝集团前辈集体奖,无一不浸透着全体易铜人艰巨奋斗二十六载的费力汗水。
易门铜业正是用文化的无尽感召力和领导班子自上而下的示范引领力,带领企业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当易门铜业的员工享受着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时,他们总是对一个叫孔德颂的人夸奖有加:“孔德颂是真正为易门铜业员工干好事、干实事的好领导,他的到来,使我们过上了更好的日子,人为增长了、作业环境改进了,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9月,孔德颂接管组织安排到易门铜业就职,他带领易铜人,仅用3年零3个月韶光就创造了易门铜业发展的传奇,联络带领全体易铜人干成了当时好多人认为不可能干成的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创造了易门铜业创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今,作为西南铜业的卖力人,他依然关心关注着易门铜业的发展。
未来可期
厂还是这个厂,人还是这些人,路还要连续走。回望易门铜业这一起所走过的泥泞和坎坷,无不让人充满感慨和冲动。但能使一个小企业持续不断地创造出骄人古迹,除了易铜人的拼搏和努力,最直接的成分还是得益于上级公司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多年来,中铝集团、中国铜业、云铜股份及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心系易门铜业的发展,给予易门铜业支持和帮助,为易门铜业全体干部员工增强了战困难、谋发展的斗志和激情。
面对10万吨粗铜的历史性产量和2亿元利润精良成绩,面对来自各方的赞誉,面对严厉的环保压力和外部市场压力,易门铜业卖力人张体富信心满怀地说:“我们目前面对的困难和寻衅便是员工的整体能力本色与易门铜业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要让企业稳健发展,我们紧张办理的便是能力提升和人才的培养的问题。现在开展的对标互换、TPM设备管理及智能化工厂打造项目,便是牢牢环绕着易门铜业自身的短板及须要而开展的重点事情。只要大家的思想统一、目标同等,我们一定能把企业经营好、管理好。”
勇乘长风破万浪,九万里风鹏正举时。激荡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10万吨年产量的历史性打破,“小而美”企业的赞誉,是对易门铜业改革发展切实其实定,过程中练就的优秀作风和履历做法必将助推易门铜业发展驶向新高度,勉励永不知足、乐于追梦的易铜人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培植具有环球竞争力的天下一流铜铅锌企业作出更多贡献,以精良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田晓芳)
注:本文参考文献《让历史见告未来》
任务编辑:李丹
校正:岳曼
审核:苏畅依娜
培植具有环球竞争力的天下一流铜铅锌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铜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态度。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公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