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
环绕在合伙车企周身的寒气,终极还是传导到了有着“常青树”“排头兵”之称的一汽-大众身上。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一汽-大众累计零售销量约51.43万辆,同比增长0.9%。不过,在个中的2月、3月和4月,一汽-大众的零售销量分别下滑了16.2%、4.2%和15.6%。
也便是说,今年前4个月,一汽-大众销量能够保持微增,全靠1月份45.4%的增长在撑,后面3个月已经露出了扛不住的苗头。
不仅如此,比拟乘联会销量榜单中的第一名比亚迪和第三名吉利汽车,一汽-大众在今年1-4月比比亚迪少卖了约32.58万辆,却只比吉利汽车多卖了9895辆。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意味着一汽-大众不仅丢失了销冠,稍有不慎,很快连第二名都守不住。
而面对这种现状,有媒体称,近日一汽-大众发布了“突围行动”的内部关照,称“一汽-大众正处于末了的,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去世而生。”
与此同时,为了提振销量,一汽-大众还开启了购车补贴活动,推出国补之上再翻倍政策,最高补贴达2.6万元,个中纯电ID.家族的至高合计补贴力度在2万元。
从《车圈能见度》的角度来看,一汽-大众虽然还不至于到“背水一战”的地步,毕竟其依然是合伙车企中的销量王者,但一步退步步退,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海内汽车市场中,如果再无法阻挡销量下滑,难保哪天就真的须要“向去世而生”了。
1
销冠光环不再●
在汽车圈一贯有一句行话,叫“天下的丰田,中国的大众”,意思是丰田汽车脱销全天下,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更受欢迎。这话有一定道理,在过去很多年里,大众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冠品牌,顶峰期间曾霸占半壁江山。
一汽-大众作为大众集团在华的主要力量,自然功不可没。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2021年,也便是30周年之际,用户就超过了2200万,总产值达3.5万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一汽-大众在2020年累计终端发卖216.19万辆(含奥迪入口车),年产整车超过了207万辆,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家产销均打破2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并且,2019年-2021年,一汽-大众连续三年夺得海内乘用车企销量冠军。
只可惜,随着海内电动化趋势的到来,以及自主品牌们的发力,一汽-大众自2022年开始,便无缘海内车企销冠宝座,反被比亚迪取而代之,乃至如今有了名次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一汽-大众整年零售销量为177.91万辆,2023年整年销量184.66万辆,而比亚迪在这两年分别达到了和180.46万辆和270.61万辆,不仅销量被后者反超,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去年一汽-大众尚能保住整年销量同比3.8%的增长,那么今年恐怕在丢失销冠之外,还会迎来下滑。今年前4个月,一汽-大众有3个月的零售销量都涌现了同比下滑,个中2月份和4月份,下滑幅度都达到了两位数。
另从1-4月的整体销量看,比亚迪以84.01万辆的销量排在第一位,一汽-大众排在第二,销量为51.43万辆,第三名则是吉利汽车,销量50.44万辆。
打算可知,目前一汽-大众与比亚迪之间的差距约在32.58万辆,而吉利汽车与一汽-大众的差距只有9895辆,第四名长安汽车与其差距是4.71万辆。这意味着,一汽-大众已经很难重新拿回销冠宝座,但如果无法阻挡下滑,很快就会被吉利汽车遇上。
《车圈能见度》把稳到,一汽-大众的退步不是单车型表现不佳所致,而是多车型的“锅”。就拿过往月销量常常破3万辆的轿车速腾来说,今年4月销量不过1.46万辆;顶峰时月销能够达到2万辆的SUV探岳,今年月均销量已不敷1万辆。
电动车型中,ID.4 CROZZ已经算是一汽-大众旗下的佼佼者,但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才11976辆,月均销量还不敷3000辆;ID.6 CROZZ和ID.7 VIZZION则更少,4月分别只卖出了400辆和383辆。
脱销燃油车和新兴电动车双双表现乏力,这让我们担忧,再这样下去,一汽-大众不仅是失落去了销冠,乃至还有可能失落去未来。
2
合伙大势已去●
一汽-大众略显尴尬的现状,与合伙车企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质量投诉浩瀚、转型不及预期不无关系。
从市场环境来看,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自主品牌零售88万辆,同比增长11%。当月自主品牌海内零售份额为57.4%,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6%,相对付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
而今年4月,主流合伙品牌零售量为45万辆,同比低落26%,环比低落9%。个中,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9%,同比低落2.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2%,同比低落3.6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9%,同比低落2.6个百分点。
一比拟不丢脸出,在自主品牌的发力冲击下,合伙品牌目前整体处境都不算好,一汽-大众纵然是个中的“领头羊”,也还是难以独善其身。
从电动化转型方面看,在中国这个环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大众明显掉队。按照乘联会数据,去年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前十名榜单中,自主车企霸占了大半江山。比亚迪排在第一位,特斯拉占第二,之后是广汽埃安、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空想汽车等,独独不见大众的身影,今年亦如此。
被大众寄予厚望的ID.系列纯电动车,自上市以来,车机问题频发,已暴露出来的问题包括行驶过程中中控屏涌现黑屏、车载导航行驶过程中溘然弹出广告等,这让ID.系列在中国发卖情形始终不足空想。
今年前4个月,一汽-大众ID.4 CROZZ、ID.6 CROZZ和ID.7 VIZZION“纯电三剑客”销量总和为1.71万辆,还比不上某些新势力单月的销量,更是难以企及比亚迪、特斯拉等,乃至还被“异姓兄弟”上汽大众甩在了身后。
其余,这些年有关一汽-大众的车辆质量投诉也频繁涌现。全国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置做事平台车质网显示,2021年,一汽-大众旗下有3款车型登上当年投诉榜前十,并且经办前三名。
个中,探岳凭借1745起投诉量直接“登顶”,速腾和迈腾的投诉量也分别高达783起和779起。消费者投诉问题涉及颗粒捕捉器堵塞、发动机启停系统故障、变速器抑扬、发动机异响等。
随着销量的乏力,如今有关一汽-大众的投诉量有所减少,不过今年以来,针对迈腾车型的投诉已经有214起,在合伙品牌车型中仍属于投诉高发的那一类。
在《车圈能见度》看来,当下的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了卷产品、卷技能、卷价格、卷做事、卷代价的新时期,常规燃油车消费或将持续低迷。这种情形下,本就转型不及预期的一汽-大众,更该当守住产品品质底线才是。
3
吹响突围口哨●
一汽-大众方面当然意识到了当前的不利形势,被曝正准备打一场“背水之战”。日前,一汽-大众一则名为“突围行动”的内部关照在网络上被曝光,内容显示:“一汽-大众正处于末了的,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去世而生”。
对付该内部关照的真实性,一汽-大众方面尚未进行官方回应。不过,据《逐日经济新闻》宣布,一位靠近一汽-大众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述“突围行动”内容真实,是一汽-大众面向全体系员工发送的,包括大众品牌、一汽奥迪和捷达品牌。
而如何突围是一个问题,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一汽-大众方面表示,随着时期的发展,汽车消费主力人群越来越年轻化,90后、乃至是Z世代正逐渐成为购车主力人群,他们更看重品质与智能科技。
基于此,一汽-大众希望通过“油电双驱”来赋能未来,推出了全新一代迈腾,在外不雅观、智能科技、舒适体验等层面焕新进阶。
光推换代新车还不足,车展期间,一汽-大众宣告,为进一步回馈用户对ID.家族的期待,在ID.4 CROZZ上市三周年之际,推出ID.4 CROZZ三周年版,限时成交价13.98万元起,试图以更实惠的价格来获取更多的销量。
此外,近期一汽-大众还开启了购车补贴活动,最高补贴达2.6万元。个中揽境、揽巡至高合计补贴为2.6万元;迈腾、探岳至高合计补贴1.8万元;纯电ID.家族的至高合计补贴力度在2万元,活动韶光为2024年5月11日-5月31日。
只是,限时匆匆销的效果恐怕要打个问号。今年以来,一汽-大众旗下品牌已多次推出限时匆匆销政策。像是在4月1日-23日,一汽-大众针对揽境车型,推出了限时享1.6万元高额置换补贴,老客户至高享2.4万元。同时,限时赠予5次保养(含首保)等多样化优惠。
而从实际销量看,这次限时匆匆销起到的浸染并不大。懂车帝数据显示,揽境4月份的销量为1442辆,不仅没有增长,乃至比3月份的1638辆还低出了196辆,让人哭笑不得。
同样的,今年3月,一汽-大众旗下ID.7 VIZZION推出限时优惠政策,至高直降3万元,限时19.77万元起,结果奏效甚微。当月ID.7 VIZZION销量为660辆,4月销量为383辆。
按照方案,一汽-大众将今年定位为“自强”之年,不仅要加快混动、纯电车型的落地,年销量目标还要达到190万-200万辆。个中大众品牌整年销量目标105万辆,燃油车连续保持住头部上风,ID.家族冲击10万量级。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不小的难度。一汽-大众虽不至于到“背水一战”的程度,但也是该打起精神来了。
作者 | 李李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