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太久,同样的旋律再次响起,这次进场的是中国台北体育代表团……。

海峡两岸的同胞都惊奇了,台胞们也用起理解放军军歌了?!
是不是美国人有想法了?

84年奥运会台北代表团竟然奏响三大年夜纪律歌这首歌究竟什么来历  第1张

美国人很无辜:这不单单是一首解放军军歌的旋律,而且是一首流传已久的古老军歌。

原来,我们听它是《三大纪律八项把稳》,台胞们听它是《国民革命军军歌》。
溯源起来,它是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大帅练兵歌》。

(还有种故意思的说法,待考证。
再往前,它属于全天下公民,出身于当代参谋制度和参谋总部的起源地,普鲁士,叫《德皇威廉练兵曲》)

闹了半天,差点引起外交轇轕,原来是一场大乌龙……

好了,言归正传。
为什么同一个曲调会引出这么多歌曲版本,而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把稳》歌又是若何来的呢?

由于啊,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专业的音乐职员极少,爱哼小调的人极多。
怎么办,就地取材吧。
许多歌的曲调就来源于现有的民谣小曲,或者引用外国歌曲旋律。

《三大纪律八项把稳》也不例外,直接套用了民歌《地皮革命歌》的曲子。

开国少将、后来的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回顾: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根据地长征到达陕北,在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组建为红十五军团,而后接连打了劳山、榆林桥两个大仗,部队补充了大批兵员,须要进行纪律教诲。

政治部秘书长程坦找到了时任宣扬科长的刘华清,建议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把稳布告》改编为歌曲,对官兵进行有声的纪律教诲。

“我们长征到陕南创造新苏区时,程子华、郑位三要我每天去部队教唱歌,讲‘三大纪律八项把稳’,我以为太麻烦,也曾有过把它编成歌曲的想法。
但每天赶路没精力,其余我没有音乐知识,也就作罢,现在真是不谋而合……”

于是,大家发扬集体聪慧,参考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苏区时曾经传唱过的红军纪律歌,并借用了《地皮革命歌》的曲调来填词编排,随后这首歌刊登在军团油印的《红旗报》上。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模拟也是。
提及《地皮革命歌》,同样是借鉴了其他曲调,那便是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

在地皮革命以前,也便是第二次海内革命战役以前,布衣将军冯玉祥曾任河南督军,部队长期驻扎在中原。

冯玉祥练兵很讲究策略,平时看重对官兵的精神方面教诲,个中唱歌便是主要的一项操练课目。

士兵唱得较多的便是自编的《练兵歌》,歌词易学,曲调大略。
顺带着,《练兵歌》在军营传唱的同时,也在鄂豫皖苏区流传开来了。

不过,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的曲谱同样也是搬运过来的,来自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

把稳,不是袁世凯的《大帅练兵歌》,是张作霖的,中间还有一个过渡,便是张之洞的《洋枪军匠歌》。

张作霖不是没文化,而是太

搬运的过程太多了……,还是从源头提及吧。

回到那个惨痛的年代,1894年,中日甲午战役败北,清政府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改变掉队挨打的窘境,只有富国强兵。

于是,决心改革现行军队,仿效西方军队建制编练新兵。

1895年12月,在李鸿章的建议下,袁世凯被委任为“新建陆军”督办,到天津小站改练新军,创建出近代中国第一支新式陆军。

袁世凯招募新兵的时候,他主见唯才是举,只假如身体强壮、性情朴实,没有不良嗜好的,不论什么出身,都可以得到重用。

而且这支新军采取德军和日军的建制,聘请了德国、美国和日本教官,个中,德国教官人数最多。

征兵的时候,性情和身体的成分都考虑到了,唯独忘了文化。
不过客不雅观讲,那个年代和现在不一样,老百姓们能有个温饱就不错了,哪里有功夫学文化。

况且,秀才和兵,根本便是个对立群体……

因此,新军士兵多数不识字没文化,教官们头痛了,这么多的条例条令,还有规章制度,怎么讲都记不住。

在这种状况下,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翰林徐世昌(后来的民国大总统)编写了包括《大帅练兵歌》、《劝兵歌》、《行军歌》、《侦察歌》和《对兵歌》等等在内的一系列军人必唱之歌,用来帮助士兵们熟记条令和军纪。

后来,湖广总督张之敞开办汉阳兵工厂时,亲自采取此歌,留曲谱改词,重新填写了《洋枪军匠歌》,也是最初的汉阳兵工厂厂歌。

可以想象一下,在洋务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清兵们高唱着行进感极强的《大帅练兵歌》操练“兵式体操”,是不是有点振奋民气的觉得,跟奥运会体育代表团入场式是不是有点像。

此后,这首歌又被后人称为《北洋军军歌》,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队、国民革命军也都曾用此曲填入新词,成为新的军歌……

说到这里,《三大纪律八项把稳》的曲调的由来及传承就理清楚了。

说完了曲调,再来看歌词。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1936年8月尾,他在访问徐海东及其率领的红十五军团时,创造部队都在唱《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把稳歌》,认为这便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打败红军的主要缘故原由。

于是,斯诺大加推崇,并在《外国西北印象记》中,首次向外界表露了这首歌。

实在,开始的时候,耳熟能详的三大纪律八项把稳要少两项,是三大纪律六项把稳。

这还得从秋收叛逆后,井冈山前,奠定了我军政治建军的根本、“支部建在连上”的三湾改编提及。

1927年9月,秋收叛逆的余部,工农革命军1师正在艰巨行军。
方向,井冈山!

前方是崇山峻岭,后面是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的围追堵截。
艰巨奋战的将士们得不到休整,找不着食品,怠倦不堪、年夜肠告小肠。

部队中有许多官兵来自旧式军队,没有什么纪律性,常常随意拿老百姓的财物,乃至打骂老百姓。

市价仲秋,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时令。

行军路上,饥渴难耐的战士们瞥见路边田地里长着诱人的红薯,哪里还能想得起群众纪律,绝不犹豫地连苗拔起,用衣袖胡乱揩去泥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毛泽东有些忧虑,由于他知道,在老百姓眼里,当兵的和强盗差不多是一起货物。

那个年代,老百姓对那些烧、杀、掠、抢的旧军队历来是既害怕又痛恨,背地里骂他们是“丘八”,乃至一度流传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顺口溜。

以是,要想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就一定要和当地百姓搞好关系,做好群众事情,取信于民。
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军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把党的部队建成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成为革命期间党须要重点考虑的大问题。

毛泽东深知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统一意志、规范行动、凝聚力量的主要担保。

没有铁的纪律,再弘大的武装力量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再精确的决心意图也不易完备实现,再精良的武器装备也难以发挥浸染。

9月29日,叛逆军队一起跌跌撞撞来到了江西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落,这里幽闭安静,也没有地主民团的袭扰,部队停顿下来。
终于可以休整一下,喘口气了。

安顿好往后,毛泽东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开始对部队实施整顿和改编,著名的三湾改编开启了。

针对部分官兵毁坏群众利益的行为,毛泽东咬牙切齿,宣告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正,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不久,部队开到茶陵筹款,在打土豪时又有个别官兵忍不住了,悄悄地将没收的财物据为己有。
于是,毛泽东又有针对性地提出打土豪归公的纪律。

10月22日,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大汾镇遭到溘然打击。
10月23日,毛泽东率队撤到井冈山西南的荆竹山下,和王佐派来接应上山的职员不期而遇。

想到部队近期接连不断涌现一些违反群众纪律行为,毛泽东有些担忧,王佐他们本来就不是很欢迎革命军的到来,部队再带着坏习气上山,就很难立足了。

10月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公民军队最早的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为了严明军纪,毛泽东以身作则,常常深入连队,耐心地给战士们做教诲。
很快,部队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当地群众看着革命军也愈来愈顺眼。

不过,打造一个人民军队可不是件随意马虎的事情。
革命的进程,会有无数的不同,相同的只有坚守。

很快,新问题又涌现了。

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后,部队派人下乡领导贫苦农人打土豪。

但有人不分是非黑白,将贩子、小贩的货色统统没收,乃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秤也拿走了。

还有,宿营的战士们没有地方睡,便从老乡家借来门板和稻草打地铺。
但是用完后,有的战士没有主动还门板,老乡们还得挨家挨户去找;有的稻草也没有捆好,散落一地。

在遂川县草林圩,当地老百姓向毛泽东提见地:

“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斗不上号,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
还有啊,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各处都是,成了牛栏了。

不能不管了,再这样下去,旧军队的习气,又要回来了。

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把部队凑集起来,提出了在城市中保护中小贩子利益的政策,宣告了最早的六项把稳:

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说话要和气;

四、买卖公正;

五、不拉夫,请来役夫要给钱;

六、不打人,不骂人。

这里的“上门板”有点意思,开始的时候是叫“还门板”,但是一些战士很粗心,有的是张家借来的门板还到了李家,有的是借去新门板还来旧门板。

末了,一大堆门板上不了榫,老乡们苦不堪言。

于是,“还门板”改成了“上门板”。
门板不仅要还,还要及时上好!

回味一下,细致入微,朗朗上口。

写着红军“三大纪律六项把稳”的包袱皮

为理解释这6条,毛泽东还特意说了一段类似绕口令的话:

“破坏老百姓的东西,一定要赔偿。
虽说冲破了旧缸赔新缸,新缸不如旧缸光,但是赔了总比不赔好。

就在革命军队的群众根本越来越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达发展之际,1928年3月,中共湘南特委代表周鲁来到井冈山,贯彻中心的“左”倾盲动政策。

他责怪井冈山“行动太右,烧杀太少”,没有实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制他们革命”的政策,并把中心开除毛泽东中心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误传为“开除党籍”。

随后,周鲁命令井冈山部队下山,去增援湘南暴动。

3月12日,毛泽东率部从宁冈出发,于14日攻占湖南省酃县。

此时,在湘南特委左倾盲动主义带来的“焦土政策”影响下,民众群起反对,反动豪绅乘机制造暴乱,湘南暴动处处危急,看不到成功的迹象。

毛泽东遂在酃县当地整训部队,发动群众,将湘东与赣西南连成一片。

也是在这里,毛泽东看到了中心文件,澄清了“开除毛泽东党籍”的误传,终于规复了组织生活。

整训期间,部队中违反群众纪律的征象又有所举头,影响很坏。

3月尾,部队到达桂东县沙田村落。
在这里,毛泽东将过去陆续提出的纪律和把稳事变合并补充,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告“三大纪律六项把稳”,并将“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人一点东西”。

那时一贯跟随在毛泽东身边,卖力挑书本和文件的开国少将龙开富回顾:

“我记得沙田圩背后有个沙滩湾,那湾湾里有些田,位于沙田圩街道不太远的东北方向。
我们在那里凑集开了会,主席站在田埂上讲了话,说没有纪律不成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然后宣告了‘三大纪律六项把稳’。

4月,来到了伟大的井冈山会师时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出身了,不久改称为红军第四军。

红四军的官兵严格实施“三大纪律六项把稳”,老百姓惊奇地创造,这支军队与只知欺凌百姓的旧军队有着寰宇之别。

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得知有的红军战士因饥饿吃了农人地里的苞米。
他立即关照部队凑集,就地进行群众纪律教诲,并亲清闲一块竹牌上写道:

“由于我军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苞米吃光了,违犯了纪律,现在把两元钱(光洋)埋在地里,请收下。

不久,一首歌谣在井冈山地区的老百姓中传诵一时:

“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正;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

很快韶光来到了1929年,为冲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震员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撤离井冈山,进军赣南闽西。

6月10日,红四军由闽西旧县北上新泉进行休整,准备第三次攻打龙岩城。

新泉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三面环水、一壁依山,水陆通衢,有着独特的地理上风,粮食充裕,群众根本也好。

新泉集镇上有一条俏丽的河流——连南河,河边有多眼温泉,泡澡的利益所!

参加过新泉休整的开国年夜将萧克回顾:“新泉的温泉使战士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泡在温泉里嘻嘻哈哈无所不谈,洗去了长期征战的疲倦。

一天,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走到连南河边,瞥见不少红军战士脱得光溜溜地正在温泉里沐浴,岸上途经的妇女们都羞涩地扭头走开。

此前林彪也曾申报请示:“有的红军战士演习完后,太阳还没下山,就光着身子在河边沐浴。
当地妇女还在河边洗衣洗菜,很不像样子。

居安思危,毛泽东想了想对朱德说:“我看井冈山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把稳’,该当加上‘沐浴避女人’这一条。

朱德点头表示赞许。
这时,陈毅遐想到一些红军战士有随地大小便的陋习,便补充道:“再加上一条‘大便找厕所’。

三大纪律八项把稳,就此正式出身!

开始的时候,“三大纪律八项把稳”措辞普通,是些既大略又好懂的短句,紧张是考虑到红军官兵中文盲太多的缘故。

后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公民军队培植的实践履历,逐步将“不拿工人农人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将“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统统缴获要归公”。

随着作战环境的变革,原来在南方宿营时要用“门板”和“稻草”铺地睡觉的情形,在红军主力长征转移到北方往后就不再有了。
“上门板”、“捆铺草”随之改为“不打人骂人”、“不破坏庄稼”。

同时,“沐浴避女人”改为“不调戏妇女”,取消“大便找厕所”,增加“不搜俘虏腰包”,后又改为“不虐待俘虏”。

逐步地,三大纪律八项把稳过去的详细事物和行为指向逐渐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和概括性,总体思路还是哀求大略明了,使人随意马虎记住。

解放战役期间,三大纪律八项把稳在实行中详细内容不同的部队而略有差别。

随着战役进入到计策反攻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部队的正规化培植,统一公民解放军的纪律。

中共中心于1947年9月22 日致电各计策区领导人,哀求于9月尾以前电告“现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把稳内容,并提出见地。

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陈赓等及时作了报告。

刘、邓在回电中说:“三大纪律八项把稳的基本思想不应再改变,由于它与我军打仗、生产(或筹款 )、做群众事情三大任务是相适应的,只是笔墨上有些不同。

毛泽东在充分吸取全党全军聪慧的根本上,对三大纪律八项把稳亲自作了修正。

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公民解放军总部发布《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把稳的训令》:

“三大纪律如下:

一、统统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统统缴获要归公。

八项把稳如下:

一、说话要和气;二、买卖公正;三、借东西要还;四、破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破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从此,三大纪律八项把稳,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被固定下来,全军有了统一的革命纪律。

精良的纪律文化使我军有效战胜了旧军队遗留下来的军阀作风,极大地改进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使军队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增强。

1949年5月27昼夜,三野主力九兵团第二十七军、第二十三军及第二十军攻入上海市城区。
在这座接待过十几国驻军、迎纳过三朝政府的天下第四大都会,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十万大军全部露宿街头。

美国合众社的宣布记录了当时的场景:“中共军队军纪优秀,行止有节,礼貌严密……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

“解放军睡在马路上”的一出,震撼了整座城市。

当时移居上海的竺可桢,在日记里记下了当时的点滴:

“26日。
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凌老百姓之事。
在研究院门前亦有岗位,院中同人予以食品均不受。
守门之站 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

严明的军纪,冲动了年轻的民族成本家荣毅仁。
他后来回忆说:

“我的车开到一个路口,有位解放军战士见告我,前边还有战斗,不屈安,要我 别过去,态度和气诚恳,这是我第一次打仗解放军。

看过解放军睡大街的照片,目睹理解放军的文明举止,准备移居喷鼻香港的荣毅仁定下心来,改变了主张,留下来参加新中国培植……

好纪律让坏人变好,坏纪律让年夜大好人变坏!

我们的党,从建军的第一天起,就把纪律文化熔铸于血脉之中,并在不断传承中授予其新的内涵。

也正是依赖铁血的纪律,革命者们,在最危险、最困苦的环境中不断反思,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落败过程中不断升华,一步一步走向终极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公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依据《训令》的内容,于1950年和1957年两次对这首歌的歌词进行了修订。

1957年出版的《解放军战士》杂志第十四期上,正式刊登了《三大纪律八项把稳》歌的标准歌词,成为了现在耐久传唱的歌词: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把稳:

第逐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同等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推戴又喜好;

第三统统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公民的包袱。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把稳切莫忘却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正,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落掉;

第四若把东西破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武断战胜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把稳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泼皮习气武断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大家要自觉,相互监督切莫违犯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公民战士处处爱公民,

保卫祖国永久向提高,全国公民推戴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