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集团表示,该发动机将在未来10年内取代美国通用电气集团(GE)的F414发动机,成为KF-21战斗机和新型无人机的动力系统。
韩华集团管理者表示,该发动机的压气机采取6级设计,比F414少一级,无加力状态下的推力范围为15000至18000磅,全加力推力可以达到24000磅。目前该发动机的原型机制造并没有采取3D打印技能,但未来将考虑利用。此外,在技能可行的情形下,韩华集团还将以该发动机的核心机为平台衍生用于舰艇的燃气轮机。
据《韩国经济日报环球版》宣布,该发动机是由韩国政府主导、投资超过22亿美元的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观点设计验证,即将进入基本设计阶段。而韩国研发该发动机的目的,除了支持本国航空航天家当发展外,也存在更为现实的考虑:目前KF-21战斗机的出口受制于GE公司的F414发卖容许,只有在美国政府和GE批准的情形下,韩国才能将KF-21交付给第三方客户。
虽然在F/A-50系列飞机的出口中没有遭遇过类似的问题,但韩国K-9自行火炮曾在2020年未能成功向阿联酋出口,缘故原由便是K-9的发动机由德国MTU公司生产,而德国谢绝向韩国的出口产品供应干系容许。显然,这一事宜深刻影响了韩国政府和家当界,其后韩国针对国防家当出台了一系列干系政策,并进行了必要的项目调度。
根据韩华集团公开信息,这次对外展出的新型发动机由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KARI)卖力根本研究,韩国国防发展局(ADD)主导项目论证,韩华集团和斗山重工集团互助研发。总体来看,该新型发动机研发事情中可能存在的最大困难是韩国的航发财当规模较小,真正的研发历史较短,在工程能力和履历的积累上相称有限。
KARI成立于1989年,员工数量为1000人旁边,个中航空干系专业有大约150人,总部位于韩国大田市,在罗老岛、高兴郡、济州岛有试验举动步伐,年均总经费在3500万美元旁边,拥有一座小型高空台。ADD是韩国仿照美国国防高等研究操持局(DARPA)而成立的前辈技能研究机构,是韩国国防部直属的装备研究中央,拥有一座可用于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试验的高空台。
韩华集团下属的韩华航空航天公司专门卖力航空发动机业务。该公司的前身是1977年景立的三星精密工业公司,后被韩华集团收购,经历过多次名称变更。1979年,韩华开始为韩国军队装备的美制发动机建立大修线,曾为J85、J79、T53、T55等发动机供应维修做事。进入21世纪后,韩华集团通过F-15K项目得到了普惠F100发动机的大修线、总装线、试车台。后来韩华集团成立了航空发动机业务部门,将发动机零部件、飞机业务和未来航空部门整合在一起,从而有了如今的韩华航空航天公司。根据韩华集团的公开方案,到2028年集团内航发项目的研究职员人数将从目前的250人增加到800人以上,以加快发动机研发。
凭借韩国的地缘政治上风,韩华在2019年以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EDAC科技公司。EDAC专门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韩华不仅从该公司得到了很多前辈转子部件的制造能力,还得到了超过110家美国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业务联系网络。
只管如此,总的来说,从近年来韩华集团在民用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分工来看,他们紧张承接包括低压压气机叶片在内的冷端部件,对付高压压气机和燃烧室、涡轮等热端部件和核心机设计,能力依然偏弱。
斗山重工与西部电力公司联合研发的270兆瓦燃气轮机
斗山重工集团的情形较为分外。它的主业是电力设备,是通过发电用燃气轮机这个产品类型进入到涡轮燃机领域的。与韩国其他家当类似,斗山最早也是从国外燃气轮机的维肄业务开始,逐步升级到零部件制造、容许生产、自研整机型号;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具备较强燃气轮机研发能力的企业,并成功研发了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
由于燃气轮机和航空涡轮发动机的亲缘关系,斗山重工在燃气轮机热端部件设计制造上的上风恰好能填补韩华集团的弱项。2023年8月,斗山重工与ADD签订条约,为ADD正在开拓的航空发动机生产涡轮叶片等高温部件。从斗山重工的既往能力表现来看,如果该发动机研制成功,则衍生舰船动力用场的燃气轮机不会有什么技能阻碍。
从韩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和国防工业发展历史来看,韩国发展前辈航空发动机存在两方面的上风:
首先,韩国发展前辈航空发动机的外部环境非常宽松,出发点也较高,表示在其能得到F414和F100等发动机的生产容许。这使他们在研发新发动机时,在规范标准和运用技能方向、根本设计框架的选择上,能少走很多弯路。而自身能力的不敷也可以通过寻求西方国家帮助而办理。
其次,韩国企业长期参与国际工业产品的广泛竞争,在内部管理、职员组织、质量管控等方面发展较为成熟。这种源自组织行为层面的根本能力上风,结合韩国在高端材料、元器件等领域的技能水平,也是韩国近20年以来防务产品和干系业务得以飞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过去20年旁边,韩国多款军贸产品,包括大口径自行火炮、战斗机等产品,从无人问津发展到击败主流西方产品、打入欧洲市场,解释了韩国军贸领域的快速发展。航空领域最范例的例子便是F/A-50和KF-21项目的研发和发卖。
然而,详细到航空发动机领域,韩国的工业根本要比飞机整机研发更差,劣势更难以战胜,特殊是研发设计职员少、团队规模不敷和型号履历积累太少等。而且航空发动机对付研究测试举动步伐的规模和能力都有较高哀求,韩国的根本条件显然间隔前辈发动机的研发需求有较大间隔。从这个角度看,韩国航发财当在短期内,或许难以达到较高水平,推出的型号数量也会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