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形容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近义词】喜闻乐见、有口皆碑、下里巴人
【反义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1、这台节目,有声乐也有歌舞,还有曲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2、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这影片雅俗共赏,上座率当然高了。
4、"蒙娜丽莎"这幅画可不是雅俗共赏的哟!
5、他的京剧表演得维妙维肖,精彩极了,可以说雅俗共赏。
6、这部小说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7、怎样才能雅俗共赏才好。
8、他的画雅俗共赏,因此很受大家欢迎,销路甚好。
9、这部电影,幽默风趣,贴近生活,雅俗共赏,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10、春晚的小品真是雅俗共赏。
11、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12、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13、中国的民族歌剧,尽管不像西洋歌剧那样阳春白雪,但她同样引人入胜,而且能够雅俗共赏。
14、若一个人的文艺表演不但能体现阳春白雪,在面对普罗大众时,同样能引人入胜,那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至高境界了。
篇二:雅俗共赏造句
1、在当今众多的报刊杂志中,《读者》可谓是做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
2、春晚的小品真是雅俗共赏。
3、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文艺作品既高雅又通俗,可以为不同层次的人所接受。
4、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它们的雕刻独具匠心,各具特点和行态,真是雅俗共赏的杰出文化瑰宝
5、“蒙娜丽莎”这幅画可不是雅俗共赏的哟!
6、对联属对工巧妙,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能令人捧腹大笑,而且还引人开怀畅饮。
7、艺术的表现需要雅俗共赏,而非仅仅满足一部分人的胃口。
篇三:用雅俗共赏造句
1、传说那本书上记载了古往今来世界上最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让最残暴的将军失声痛哭,让最抑郁的官员仰天大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故事。
2、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它可以引人注目地镶嵌在正规的传统首饰上显得雍容古朴,也可以随意地佩戴,而且它物美价廉,差不多人人都买得起。
4、毕竟她关心的是作为作家的狄更斯,他作品的范围、他创造人物的能力而且其雅俗共赏。
5、入话里可能包含著大众的心理、作者的修辞、社会的倾向,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元现象、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等。
6、摘要美国小说家丹?布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他对传统观念的消解和对经典文化的解构,是他对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关怀和对纠缠于当下人们心中的疑点的诠释,是其雅俗相融的创作手法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旨归对接受群体的阅读期待的多重满足。
7、这本兼容并蓄的小说阿黛尔可能会喜欢:对她来说这是新作,被评论家认可,并且看起来雅俗共赏。
8、这或许间接解释了此片为什么在娱乐性方面会变得比较迎合大众口味,电影风格亦变得雅俗共赏。
9、她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和喧哗的消费文学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10、当然,论深度和代表性,金鸡或许难和该片相比,但编导能做到雅俗共赏,好笑之外不乏值得反思的场面,已经算是成功了。
11、毛姆是迄今为止英国小说界难得的几个雅俗共赏、深得各阶层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
12、其次,“两个翅膀论”故意在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与低俗文学之间制造混乱,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学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的历史,为低俗文学鸣锣开道。
13、本次岁末公演,特安排推广班优秀学员担纲演出雅俗共赏的五部经典折子戏《烂柯山后逼》《铁冠图刺虎》《鲛绡记写状》《牡丹亭游园》《牡丹亭惊梦》,展现多年习艺的成果,同时引领观众一窥昆剧艺术的堂奥。
14、千机变空有一级大片气势,却没有同级数的剧情支撑,所以影片只能停留在典型的通俗商业港片水平,没头没脑似的,而未能像少林足球或无间道等达到层次较高的雅俗共赏境界。
15、冯梦龙编辑思想中最值得借鉴的是,当代出版走出贵族化和脱离市场的误区,走大众出版的道路,用雅俗共赏的图书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16、此书的编写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既要保持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
以上就是关于雅俗共赏造句-用雅俗共赏造句的分享,更多造句大全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