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年前无意入耳到台湾民谣歌手林祥生《种树》,充满着浓浓的乡愁。

早已过了追星的年级,对付时下流行的各种所谓的曲风,谈不上钟爱,也称不上厌恶,好听的照听,不好听的不听,统统自然.

那些充满乡愁的平易近谣引来若干游子的泪水 休闲娱乐

心灵也随着这种快餐文化,快餐音乐逐步麻木,"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若非是感伤般如李清照似的人物彷佛对付身边的变幻莫不关心,至于如今享乐至上的我们更是如此. 

林生祥可能便是这般感伤式的人物.一边做着猪倌,一边从事音乐创作,他用音乐唱出了家乡的奇丽,客家人的乡愁,乡民的苦恼,还有社会的变迁。
他的音乐没有华美的曲风,没有煽情的歌词,有的只有真情的流露与朴实的感情,在诗一样平常的歌词里蕴藏着深深的乡土气息与人文关怀.

比如这首"种树":  

种给离乡的人  种给太宽的路面 

种给归不得的心情     种给留乡的人  

种给落难的童年    种给出不去的心情   

种给虫儿逃命    种给鸟儿歇夜  

种给太阳长影子舞蹈   种给河流乘凉   

种给雨水歇脚   种给熏风吹来唱山歌  

还有一首"临暗"的歌词更妙: 

傍晚,收工   

一个人走,在都邑 

我眼珠吊低头颅虚胀 彷佛自己已经  

魂飞魄散   三时时我失落神走志 

浪游荡荡穿弄过巷 真想听一声 

母亲唤孩子沐浴  真想闻一下  

厨房里煎鱼炒菜的味道

傍晚,想起   

阿公讲的家族史 我们这房历代犁耙碌碡

今我都邑打拼 要学开基祖  

夜晚,一个人 行中山路  

转中正路  上万盏灯照不亮  

脚下的路  人来人去算不尽

无人可问  吃饱了没 

这首歌写的是进城打工青年农人的苦闷生活,尤其,末了一句"无人可问,吃饱了没"真的有着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