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铃木汽车一块钱出售了长安铃木的股份,是当年的汽车圈头条新闻,作为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曾经在中国市场拥有两家合伙企业,分别是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
但是终极,这家日本车企还是退出了中国市场,伴随着铃木退出的,还有铃木修的一句名言,【我就算是去世,也不向中国市场妥协。

这句话在网络上传的是沸沸扬扬,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铃木修亲口说出来的,还是无良

1993年,铃木就和长安合伙成立了长安铃木,1995年,又与昌河汽车合伙成立了昌河铃木,,铃木希望开拓中国市场,而自主品牌则希望学到技能,这便是当时的“以市场换技能”。
两大合伙公司的配置,让铃木汽车先后引入了奥拓,雨燕,维特拉等多款汽车。

离开中国市场5年后去世也不向中国垂头的铃木修后悔了吗 汽车知识

其实在当时,铃木汽车是非常适宜中国的国情的,车子虽然小,但是价格便宜,质量踏实,省油耐用,保养便宜,因此,铃木汽车的销量迅速增长,在2005年乃至打破了100万辆。

但是,随着国人收入的提高,消费升级的到来,已经不习气买小车,更喜好买大车,特殊是对付三厢轿车和SUV的追捧,让铃木汽车措手不及,而铃木一贯坚持造小车,这一点和国人背道而驰,由于股权纷争、产品更新缓慢、渠道培植不敷等缘故原由,铃木在中国市场上也失落去了主动权和话语权。
2018年,铃木汽车黯然退出了中国市场。

那么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汽车,情状变差了吗?坦白来说,并没有。

铃木汽车很快创造了印度市场,和中国20年前的市场环境很相似,在这里,铃木的小车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2022年,铃木在印度新车销量约为157.6万辆,同比增长15.48%,霸占印度近42%的市场份额,比丰田在日本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都要高,稳坐印度“一哥”地位,从细分车型排名可以看到,卖的最好的10款车里面有7款是属于铃木旗下。

而在本土的日本市场,铃木的销量也仅次于丰田,比本田、日产都要高,铃木汽车以约60.27万辆的销量,位居日本汽车销量榜单第二。
2022年铃木环球累计销量为296.84万辆,相较2021年,增幅达到了7.4%。
2021财年,铃木汽车净发卖额为39000亿日元,业务利润估量为1950亿日元,可以看出,离开中国之后的铃木,实在并没有像很多人期望的那样,从此屁滚尿流,然而过的还挺好。

中国市场,虽然是环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环球那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汽车消费的需求,不是非要吊去世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和铃木,是相互不匹配,但是在印度,铃木汽车反而受到了追捧。
铃木汽车既然不追求成为像丰田、大众这样的环球性车企巨子,那么对付它来说,纵然坚持造小车,也必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