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匠人先修匠心
在宁海汽车西站旁,有一座“东方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后面通向泥金彩漆代表性传承人黄才良创办的工艺品厂。
泥金彩漆是宁海独占的一种漆器制作工艺。宁海第一职业中学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泥金彩漆)专业不仅是培养泥金彩漆技艺传承人的独门专业,也是我省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之一。
2006年,泥金彩漆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当年,全省第一个泥金彩漆技艺培训班便在宁海一职开办起来,传承人黄才良和陈龙受聘为学生上课。黄才良说:“学艺这东西,一要定心,静下心来;二要坚心,战胜统统困难,首先不要讲报酬,你才十七八岁,讲什么报酬呢。要先把艺学好,要花韶光多学点,肯吃苦才好。”
他自己17岁开始学艺,两年满师,比一样平常人快了一年,靠的是没日没夜刻苦学习,后来成了宁海家喻户晓的木雕大师和企业家。儿子黄雍留学日本3年,中国美院学习4年,被他劝回来接班,第一步便是让黄雍下到工厂老诚笃实磨刀。“学校学的理论再好,动手能力差,也是弗成的。”黄才良说,刀的锋口能磨好的话,对钢刃就心中有数,造像时一刀一凿,浅深轻重都有数了。
黄才良说,目前市场不错,不少人家嫁女儿时会特意来订做几件泥金彩漆做嫁妆,但培养泥金彩漆传承人太难。“你看泥金彩漆作品蛮俊秀,但要真做起来,蛮烦的,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做过来,日复一日地做,以是得先学会板凳一坐十年冷。”
“宁海一职”的徐为琴已在这里事情8年了,去年,她的课题《泥金彩漆双源领悟的实践探索》得到省传授教化成果二等奖。“双源便是传统、当代两个源头,传统须要创新。”徐为琴说。
拜访独门专业,会觉得到这些专业犹如年夜水中被一只锚牢牢地钉在原地,这里传承的不仅仅是手工技艺,更是传统操守和美德。这些美德投射到匠人身上,是负责、专注、艺无止境,投射到物上,是精心打磨,传于后世。
2009年,浙江工贸职业技能学院开设了以瓯绣、瓯塑为根本的艺术设计专业,将瓯绣、瓯塑、瓯窑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是全省唯一传承瓯地非遗技艺的独门专业。
从教11年来,瓯塑技法老师郑央凡教过不少学生,但令她最难忘的是一个金华女孩。3年韶光里,这个女孩每天要听10节课。后来她应聘的第一份事情是眼镜公司设计师,用人单位为她冲破了从不招应届生的老例。后来她又做过插画老师、网页设计师,只要拿出自己做过的瓯塑作品,用人单位都十分欣赏。郑央凡笑着说,只管她的学生不一定会从事瓯塑行业,但能从瓯塑中受益这么多,也让她很欣慰。
技能新人 快速发展
在绍兴古越龙山酒厂,可以看到连片的厂房屋顶上,密密麻麻地“铺”了一层层的黄酒酒坛。
全天下只有中国生产黄酒,绍兴的黄酒产量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黄酒的历史有多长?据笔墨记载是2000多年,考古创造是近万年。然而,黄酒酿造作为一个专业涌现,还只有短短6年韶光。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能学院是全国唯一开设黄酒酿造专业的高职院校,还出版了海内首套高档教诲黄酒酿造专业系列教材。
2013年,从浙工院黄酒酿造专业毕业的赵寅亮来到古越龙山手工酿造车间,随着老酿酒师翁荣庆学技艺。翁荣庆创造这个年轻人肯吃苦,又学得快,以为很难得,便将一身技艺倾囊相授。2016年,赵寅亮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摘得黄酒酿造项目第二名,获“浙江省技能好手”称号,现在已是车间主任助理,走上了管理岗位。
“中国黄酒与德国啤酒、法国葡萄酒并称天下三大古酒。只要看看葡萄酒在世界上的遍及程度,就会以为黄酒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赵寅亮说,酿酒行业这几年也在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机器更新换代很快,酿酒师必须尽可能缩短和机器磨合的韶光,还要具备机器管理和创新能力。
与绍兴的黄酒家当一样,本日的东阳被誉为“天下木雕之都”,有3000多家木雕企业,与木头干系的家昔时产值超过200亿元,但木雕大师们看得更远:接班人要跟上。
2008年,东阳职业教诲中央学校重新开办了已停办多年的木雕工艺与设计专业,这是一个和泥金彩漆类似的独门专业。
38岁的邓玉荣是东阳职教中央木雕专业卖力人,也是这个专业培养的首批双师型西席。见到他时,他的一只手指还裹着纱布,是做木雕时划伤的。对木雕艺人来说,流血流汗乃至缠绕终生的职业病都是必须承受的修行。
对专业办学来说,最难的是师,有履历的木雕师傅难请。东阳职教中央外聘西席卢永德老师傅9年前从东阳木雕总厂退休,在职教中央一教便是6年。在卢师傅看来,木雕手艺很挑人,既要灵光,又要有毅力、不怕苦。
在当地一家木雕厂,刀斧声砰砰不绝,在险些全是中年人伏案的背影中,看到了两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叫陈秀芝和金帅杰,从东阳职教中央毕业后来到这里连续当学徒,最少还要学六七年。“做木雕,是要耐得住寂寞的。”陈秀芝说。
非遗技艺 薪火相传
采访过“南宋宫廷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男工绣”唯一传承人赵亦军。“手工艺的事情,紧张便是静心。表面再热闹,你不要去参与,表面攀比厉害,你齐心专心一意做自己的……”先生长西席对说,暴躁做不出好东西,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他相信,传统技艺不会在时空流转中失落色,多少年、多少代之后,一定会有有心之人瞩目着他留下的作品,将杭绣的技法细细揣摩、创新、发扬。
以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独门专业是一门关于传承的专业。
独门,常常意味着小众、冷门、寂寞。想象独门专业的未来,模糊就透露出对来日诰日的想象——独门专业将走向何方?
在温州,瓯绣非遗传承人只有十几人,为了传承瓯绣,他们对瓯绣做了很多改良,使过去以厚重为特点的瓯绣变得更富立体感,贴近当代人的审美。
“慢工细活的传统刺绣与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实际是脱节的,以是关键是若何接上,接上了,瓯绣就会有新出路。”浙工职西席邹绳珠试着将瓯绣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带领学生设计出了38套瓯绣衍生品,涵盖室内壁挂、手机壳、点菜单、婚纱等。
泥金彩漆传承人黄才良和陈龙说,他们这一代一定要守住原汁原味的泥金彩漆手艺,创新留给下一代去做。他们口中所说的下一代,便是那些正在以及即将走进这个专业的更多年轻人。
独门专业培养出来的新工匠,不会仅仅勾留在吃苦刻苦的“师傅型”工匠,而是业有专攻、技有高度,以当代科技武装、具有人文精神的当代工匠。
从绍兴、宁波到温州、金华,一个个传承传统手艺的独门专业,都在向我们诠释“坚守”的含义。传统非遗技艺须要世代薪火相传,让瑰丽的文化影象绵延不绝,让人们魂牵梦萦的传统文脉延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