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不雅观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在《千秋岁·苑边花外》序中写,“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去世于藤州光华亭上。”对秦不雅观这首词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情写下“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上阕是说,春天的路上,雨水催着花儿绽放,花儿在风中摇荡,一座山顿时变得春意盎然。行走到小溪的深处,只听见有成千上百只黄鹂在歌唱。这是写“梦中之春行”。
梦里的春天,就像《桃花源记》,美不胜收。春路之上,小雨绵绵,花开绽放,春山可望,春色醉人。越走越远,景致越加宁静,只有千百黄鹂的声音。如此绝佳安谧的地方,也只有梦中可见,文中可见。墨客通过一场春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俏丽的春行图,仿佛置身个中,陶醉其间。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下阕是说,飞动的云彩,在“我”面前,变革多端,如龙似蛇。它们在碧空中,屈伸自若。此时,“我”正醉卧于古藤树阴下,全然忘怀了纷繁繁芜的尘世。这是写“梦中之心境”。
梦中的统统都那么自由。飞云是自由的,如龙似蛇,屈伸自若。墨客是自由的,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由于现实天下中,自由不可得,以是才会在梦中追寻。
这是属于秦不雅观的《桃花源记》,也是贰心灵的避风港。于梦中,有最美的春天与最自由的自己。这世间,有什么比自由还名贵的呢?被贬谪的词人,多么想像云一样,飞回故乡,做自由清闲的自己啊!
纵览全词,措辞幽美,写景状物,生动有趣,其想象力之丰富,心境之悠然,真让人感想熏染到桃花源般的美好,是为梦中行春词中的绝妙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