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锅炉房和配套车间建筑。 郭学军 摄
建厂不到仨月就造出第一辆样车
1964年,为抵御天下霸威信胁,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线培植的计策构想。1966年初,根据上级安排,山东省交通厅决定将济南客车修理厂作为三线培植配套企业,迁居至当时的莱芜县高庄公社境内的县属水泥厂旧址,占地81亩。同年8月初,济南客车修理厂199名干部职工历时1个半月,就成建制地迁居到莱芜新厂,并开始筹建施工,企业更名为“山东省交通厅汽车修理厂”,仍从属于省交通厅汽车运输公司领导,紧张从事客车修理。
到了1969年2月,山东省交通邮政管理局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69)革生邮字2号关照:将筹建施工的汽车修理厂代号定为“山东泰安第17号邮政信箱”,俗称“17号厂”。自“17号厂”被批准成立后,又陆续从济南、青岛、威海、泰安、济宁、潍坊、淄博、临沂等八大运输公司,选拔了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技能高的职员组成职工军队。
据1970年进厂、今年79岁的“17号厂”原工会干事尚宪欣老人先容,当年建厂时,这里由于地处深山,十分偏僻,要现修道路,运进来的大型设备和材料,都是人工用铁棍撬杠小心往下卸,再肩扛人抬移到工地,十分不随意马虎。厂子建成后,在他进厂前一年的1969年,企业就按照省国防工业办公室和省革委生产指挥部的指示,用了不到三个月的韶光,造出了第一辆五吨载重汽车样车并向国庆20周年献礼,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其命名为“东方红”,后改型为“泰山牌”。之后20年间,在这里陆续下线了五吨“泰山牌”吨载重汽车、十吨半挂车、二十吨重型半挂汽车、集装箱半挂汽车等产品。
企业当年生产的五吨载重车。 郭学军 摄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1月,企业更名山东省交通厅莱芜汽车制修厂。1982年12月4日,该厂改装试制的LW-932十吨半挂车,在当时的莱芜市通过了质量验收。同年12月尾,完成了10吨半挂车200部的生产任务,实现了当年研制、当年投产的目标。从此,企业结束了长期生产“泰山”牌五吨载重汽车的历史,转产汽车改装业务。现在的莱芜区“山东小三线纪念园”内,还陈设着一辆当年生产的五吨载重车,见证着这家小三线军工企业曾经艰辛而光荣的创业史。
一场大雨匆匆使企业整体迁居至泰安
尚宪欣老人回顾说,当年“17号厂”建成后,职工大约有2000人。他在工会卖力职工业余生活的组织安排,由于条件有限,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还是比较贫乏,平时便是组织职工打个乒乓球,在大礼堂放一场电影看。但职工的炊事还不错,缘故原由是那时是操持经济,来提汽车要排队,从青岛前来提车的客户,每次都会拉一车的海鲜过来,价格很便宜。以是“17号厂”的职工食堂不断有海鲜吃,乃至有时候拉来的海鲜都吃不了。
后来,一场大雨改变了企业的发展走向。1984年7月12日,莱芜地区突降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造成企业4人去世亡,27间房屋倒塌,另有6处围墙、公路被冲毁,直接经济丢失近7万元。1985年4月11日,为改变企业地处山沟交通不便,各种生产生活物资进入困难,并且有安全隐患的情状,企业向省交通厅物资工业公司报告了拟培植泰循分厂的请示。很快,4月18日,省交通厅批准了企业在泰安培植分厂的请示报告。
1986年2月27日,交通部和省经委批准泰安新厂培植项目列入部、省“七五”技能改造操持,总投资930万元(不含征地)。10月15日,泰安新厂正式破土动工,莱芜厂区连续坚持生产。也正是在这一年,已经在企业事情了16年的尚宪欣老人,为了能留在莱芜老家事情,在企业还没有开始迁居到泰安时,调离了企业。
“17号厂”生产的产品当年获了不少奖。1986年5月,交通部曾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全国公路交通工业产品展览,该厂生产的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专用半挂车、10吨普通型半挂车和20吨重型半挂车产品参展。结果,20英尺、40英尺集装箱专用半挂车被评为金杯奖,并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10吨、20吨半挂车获精良展品奖。1989年12月27日,该厂还被山东省公民政府以鲁政发(1998)157号文批准为省级前辈企业。
直到1990年8月1日,莱芜厂区才全厂停产,主体开始迁居至泰安,企业更名为“山东泰安交通车辆厂”。8月26日,莱芜“17号厂”的职工迁居完毕,全体老工业厂房没有拆除,一贯遗留到现在。
老厂房将变身赤色文旅综合体
如今去“17号厂”旧址参不雅观,一定会为它周边优胜的生态环境所惊叹。背靠一壁山坡,依山而建,一条小河从厂门口穿过,厂区内植物茂盛,许多建筑掩隐树林中。由于长久没有人,许多住宿或办公用的平房小院内已经成长出茂密的灌木丛。
厂区大门口已经设立了保安岗,只有几个工人正在铺设通往山坡上面的水泥路面。生产车间都位于山脚下,砖赤色格调,沿河而建,排成一大溜。这些车间全都是单层车间,个中大型车间有9栋,层高均在6米以上,墙体为净水砖砌,高大派头。尤其令人惊叹的,支撑车间顶棚的伟大横梁支架,依然结实如故,展示着工业文明的力量。现在,这些原来生产汽车零部件及组装车辆的车间,大部分保存无缺,总面积约有1万多平方米。其余还有锅炉房等其他配套的动力车间,以及机修车间等小型车间,总面积近3千平方米。
生活区的住宅楼大都位于山坡上,既有平房,也有低层的楼房,住宅楼都是沿山势而建,是那个年代比较范例的设计构造,总面积约有7000多平方米。平房建筑比较多,有的联接成排,有的为独立小院,足有20多栋(排),面积约有3100平方米。其他配套的小学、职工学校、幼儿园、食堂等建筑,也大都原样保留下来,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在半山腰,还有一栋外不雅观基本完全、内部被改造过的大礼堂,砖石构造,气势宏伟。
看着如此大面积成规模的工业遗产,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当年成百上千位从齐鲁各地搜集而来的三线培植者,在荒凉偏僻的山沟里,建立起支撑战时利用的民族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实在弥足宝贵。可喜的是,间隔当初建厂已经由去半个世纪,莱芜老区依然没有忘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据山东嬴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组布告、董事长卢亮书先容,莱芜区委区政府对遗址保护高度重视,已经将“17号厂”旧址作为宝贵的工业遗产,纳入生态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并确定为培植“赤色影象系列展馆一。目前,大美嬴泰文旅综合体已经举行了开工仪式,项目培植已正式启动。
老车间将打造为汽车博物馆
赤色文旅项目启动后,如何详细打造开拓,莱芜区也有了操持。据卢亮书先容,“17号厂”旧址是山东“小三线”培植的一个历史缩影,有着巨大的赤色教诲开拓利用代价。莱芜区政府已赞许将原山东省交通厅汽车修理厂干系资产无偿划拨,注入莱芜区属国企山东嬴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嬴泰文旅公司操持总投资15亿元,对受损厂房整体架构进行四周柱体加固,墙面铺设钢筋网。估量用三年韶光,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熟年代风貌的原则,完成对旧址进行复原修复。个中的6000平方米老车间厂房,将培植成一处汽车博物馆,并配套培植干系旅游做事举动步伐,以开展工业遗迹旅游。同时,对厂区内道路、厂区绿化、给排水和电力等根本举动步伐重新进行修整,知足多种功能哀求。等全体项目建成后,山东省交通厅汽车修理厂旧址将变身为一座保护得力、开拓有序、功能完好、特色突出的汽车工业博物馆,以及传承泰沂革命老区“小三线”军工企业工匠精神的赤色教诲基地。
(生活日报)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