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果树冬季修剪的最佳时节。1月18日,在山西省临猗县北景乡大闫村落果农王欣鹏的地里,柴油机马达轰鸣,一群人看着他娴熟地把5公分粗的枝条塞进自走式园林枝条切碎机后瞬间变成碎末。王欣鹏高兴地对“孤山鸿”互助社理事长王建峰说:“你带来这么好用的机器,我们再也不用百口人拾果枝剁柴了,这碎末还可就地还田保墒除草,增加土壤有机质,一举多得。”
“粉碎一小时多少钱?”“不贵,咱这是22马力的柴油机,一个钟头100元。”焦家营村落的一位果农与王建峰愉快地聊起来。“你手机号是多少?过几天到你地里整顿一下。”不一会儿,王建峰的手机上就添加了尉庄、景庄、焦家营、马家窑等村落果农的手机号。
据悉,这台机器是与大闫村落相邻的贾庄村落果农祁建华发明的。祁建华说:“我家有20多亩果树,每年一摘完苹果,就开始剪树,剪树所用的韶光只是拉枝、剁柴的1/3,直到2月尾,一家四五口人,一个也不得闲。大枝剁了,拉回家烧锅炉取暖和做饭,可这小枝就麻烦了,一条条拾到一堆,再用电三轮拉到地头,有时嫌麻烦就烧了。现在政府号召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让烧果树枝,这可咋办呢?”
2016年春节一过,祁建华一天也没安歇,凭着自己爱鼓捣机器的本事,把家里的一台蹦蹦车拆了,从网上买来电焊机、切割机、轴承、高速刀片、液压箱等配件,在家里拆了装、装了拆,考虑到在果树行间作业,机身宽高均不超过1.3米,长不超过3米。大型机器小型化的想法实现了,但柴油机的马力必须大,刀片转速必须在3000转以上,这样才能把8公分以下的果枝瞬间切成碎末。经由半年多的研发,祁建华终于在去年8月15日拿到了国家专利局的专利证书。随后,他又通过社情民意通道给县委布告赵惠民写信要求技能和资金支持。赵惠民当即委派县科教局办理。此事经多家新闻媒体宣布后,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果农中引起强烈反响。
1月9日,是祁建华特殊高兴的一天。这一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土肥专家杨应祥教授前来稽核,还给他带来了宁夏中卫的两名果农。两名果农搞果树有机肥生产却一贯找不到空想的果枝切碎机。杨应祥看到枝条切碎机的宣布后,把这个见告了他们。他们和祁建华一拍即合,当即决定购买一台枝条切碎机。
谈起今后的打算,祁建华说,当前最紧要的便是让枝条切碎机早日寻到“婆家”,能够在全国各大果区、林区大面积推广,让果农、菇农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增加土壤有机质,降落化肥利用量,拔除点火果枝污染,让水果更好吃,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