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熟年轻人说“没听过您写的成都那首歌”。
他面露不解:“这么好听的歌你居然都没听过?”然后又自嘲,“当然了,10多年前的老歌,你们都太小了,还没生嘛”!

《我走后的成都还不才雨吗》视频: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郁钧剑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锦上添花 休闲娱乐

郁钧剑见告成都商报客户端,他接管成都的约请险些没有犹豫。
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位于“一带一起”交汇点和支撑点上,有自己突出的上风和文化特色,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选择在此,有地域上的考量。
“北方文化跟东盟文化有点远,但巴蜀文化向南走,能和东盟文化融汇在一起,成为一种体系,能融汇贯通。
”其余,将视野朝向东盟,也是考虑到不能局限于地域性,可以让巴蜀文化走向天下,扩大影响力,“尤其是国家的大方向是‘一带一起’,也是实际行动来合营和支持国家的倡议”。

学校的师资由他一手组建,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
“看看名单上这些人,顾问委员会和特聘教授,不管是一年来一次,还是一个月来一次,只要能来讲解课,来跟师生们互换,这对学院来说都是巨大的财富和巨大的推动力,我们相信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至于他自己,郁钧剑说,常驻成都对他来说不太现实,但会常来成都,“这个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这是作为院长一个基本的任务。
”他谦逊地说,“我们来这个地方,紧张是为学校发展‘锦上添花’,我是抱着这样一个态度来的”。

成都商报客户端:成立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初衷是什么?

郁钧剑:这要说到“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中国西部总部(ACETP)总代表阳青,他很热爱家乡成都,一贯想在成都成立一所私立艺术学院。
他曾经找过我的老领导——曾做过总政歌舞团团长和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的瞿琮,瞿老师也是《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词作者,想请他来做学校的组织者。
但瞿老师推举了我。
于是我们去稽核了很多地方,云南、广西、海南……末了大家不谋而合地以为成都最好,可能也跟发起人的家乡情结有关。

加上我也喜好成都,我曾经唱过成都、写过成都,以前还写过《我走后的成都还不才雨吗》这首歌,“望江楼下,一树盛开的芙蓉花”,以是不谋而合就决定来成都了。
来了往后,创造成都这边跟我们不谋而合,成都就想打造文创中央、音乐之都,成都大学恰好有艺术学院,不如大家“强强互助”,这就有了学院的雏形。

加上发起人本身也是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的,取名时自然就想到“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以前说“东盟”,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实际上也可以延到成都来。

成都商报客户端:学校的师资阵容怎么样?

郁钧剑:学院的师资阵容,不惭愧地说,全国没有第二个城市做到。
便是在北京,也不可能有这样的阵容。
大家乐意来,首先还是由于成都吸引人。
再加上我跟他们都是好朋友,这也是很主要的缘故原由之一。

19日这天,有50多位大师级人物来到成都,包括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心音乐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原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院长……还有些老师虽然不能到场,但发来了视频,视频中每个人都说,将来一定来成都给大家上课。

大家乐意来成都,除了由于同行之间的感情,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缘故原由是,成都是大家非常喜好的一个地方。

成都商报客户端:作为院长,对学院的发展您是如何考虑的?

郁钧剑:成都大学艺术学院本身存在,并非一所新建学校。
我尊重现有学院的组织构造和传授教化形式,不会冲破原有传授教化体系和秩序,由于传统的东西值得传承。

我们要把学校办好,一个最主要的标志,便是提升学校的有名度和传授教化成果,聘请大批专业人才来。
我们现在光是顾问就有80多位,一年放开来,一个月来三个四个,一年一半的人都不到。
有了这些大师级人物,也有利于招生。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提升?我以为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
比如我的主业是唱歌,以民族声乐男高音为第一专业,而在我们这次的特聘教授里,请到了老一点的吕继宏,海军歌舞团的;年轻的有刘和刚;再年轻一点的,有前不久刚在这里演张思德的吕宏伟。
他演音乐剧非常好,在北京很有名,都聘请过来做特聘教授。
有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可以打造中国第一家中国民族声乐男高音演习基地。
跟进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估量在三五年内,就能打造出成都在全首都能打响的一个学科?

按这个理念往前发展,我们还可以把中国最好的灯光和舞美设计师——参与奥运会、杭州G20的沙晓岚请到成都来,他也故意向在成都开办他的第一个舞台美术班。
以此类推,除了女中音领军人物关牧村落,我们还请了好几个女中音,那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女中音演习班,演习三五个人出来,这样的成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成都商报客户端:未来学校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郁钧剑:学院本身实在就有很多可以提升的东西。
比如我本日去看了一个羌族舞蹈,编得非常好,30个演员跳的,跳完了就让我给舞蹈提见地。
我说,你们现在这个舞蹈是一个单独的节目,但要变成一个开场舞,就有缺陷。
开场舞须要很热烈,须要场面很大。
我们原来的编导没有想到这些东西,这便是提升的空间,这就要靠有履历的人来给大家提出来。

再举个例子,前半个月我来过学校,去过美术学院,有一个小女孩画速写,我问她画什么,她还没画完,说自己在画“工匠精神”,画的是四川一个传统工艺——“扁担上打眼”。
我就问她,这个能代表工匠精神吗?孩子非常聪明,说郁老师您太对了,我的出发点、构思和创意都太低了,我立时重画。
这便是提升。
以是我以为一个好的学校,便是要靠很多有履历的人,我毕竟61岁了,我见的东西比这些孩子多。
请大家书任,我们会给学校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争取在2019年把新校区建好,正式挂牌出去。
未来的架构是“三个院一个部”,即音乐与舞蹈学院、影视与动漫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和一个国际部,国际部紧张承担东盟各国的学术互换,培养东盟各国的学生。
中国东方歌舞集团一位董事长,听说我去当院长了,前不久还主动给我发来短信,希望往后有互助。
他们歌舞团便是跳一些东南亚的歌舞,中国还没有专门培养东南亚舞蹈的学校,跟他们的互助,这是未来的一条路。

成都商报客户端 辜波 李春雨

拍照 王效

编辑 刘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