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有这样一家人,一家四位女性,以巾帼不让男子的豪情和奋斗,在公交奇迹中书写不平凡的造诣。现今84岁的冷志贞于1958年景为青岛第一批女公交车驾驶员,接下来她的两个女儿、媳妇都加入到这份奇迹当中,在这多年的坚守中,她们以普通人的视角,见证了青岛从“跃进号”吉姆西公交车到新能源公交车的巨大超过,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彰显了青岛公交巾帼力量。
84岁冷志贞:青岛第一代女司机
冷志贞出生于1940年,今年已经84岁了。从1958年进入公交事情,到1990年退休,冷志贞在公交行业事情了32个年头。“我小的时候,见过马路上逐步吞吞跑的金刚、吉姆西、布拉格柴油、丰田、尼桑、五十铃、万国、雪佛兰等车型的公共汽车,曾经也随着大人坐过一次。”提及刚事情时的经历,冷志贞表示,女公交司机的事情并不轻松,尤其是对付第一代女公交司机来说,不单要能开会修,有时候还要自己动手改装。“当年公交公司都是我们职工自己动手,利用旧料装置成‘跃进号’客车、‘青岛牌’大客车,利用残旧车改装成石碳车,我曾经在6路线开上了公交人自己改装的“跃进号”吉姆西公交车。”1959年,冷志贞又开起了改装的大万国型公交车,那年青岛公交公司拥有汽车仅118辆。除了汽车,冷志贞还是青岛第一批女电车司机。1960年,青岛市第一条无轨电车2路线建成,投入4辆上海产无轨电车,冷志贞取得了电车驾驶执照,开上了当时最新型的2路电车。
“上世纪70年代,我还开过大解放公交车,这种车载客量大,但是动力不敷、方向盘特沉。”冷志贞老人回顾说,当时每次经由热河路的大上坡都不敢停,由于“一停下就起不来步了”。冷志贞说,当时是前置发动机,每天上班前都要往发动机的水箱里加水,放工后要把水放出来,非常麻烦。有一次,发动机水箱里沸腾的热水扑出来烫伤了她,不得已住进了医院,胳膊上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疤,这也是时期留给她的印记。继大解放后,冷志贞开上了铰接式汽车,俗称“大通道”,一贯到1990年退休。“以前都不敢想象有一天会涌现纯电动公交车,按一下按钮,车就走了。”看到现在公交车辆的升级,冷志贞感叹道。
伴随着岛城的改革发展,冷志贞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度过了最美的年华,也幸福地体会到了公交驾驶员的名誉感。从开过火歧车型的公交车,到多次被评为公交公司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冷志贞在1990年光荣退休,也将优质做事、安全驾驶的接力棒交到了女儿孙琪手中。
大女儿孙琪:从母亲手中接力坚守一线32年
孙琪是冷志贞老人的大女儿,1987年,孙琪17岁,高中刚毕业便来到公交,成为了一名公交车乘务员。孙琪清楚地记得,自己刚踏入公交岗位,是从事21路线公交车的售票事情。“当时21路是铰接式公交车,车身很长,人也特殊多,一辆车上安排两个售票员。”提及“大通道”,孙琪还记得冬天很冷,中间连接的地方一直地往车里灌风。
1997年,公交开始考试测验实施无人售票,已经从事10年售票员事情的孙琪决定开始学车,转行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寻衅。“当女司机算是受我妈的影响,她是新中国第一代女公交司机,那我就当第二代。”孙琪跟聊起了自己要当女司机的初衷。与别的孩子不同,孙琪小时候,由于妈妈事情的缘故原由,母女俩真正在一起的韶光并不多,偶尔随着妈妈一块出车,女司机的事情总能给还是孩子的孙琪带来极大的震荡。
“真正来到这个岗位上,才体会到了妈妈当年的不易。”孙琪见告,2000年以前,青岛的公交车除了少量的“小扬子”中巴车、“黄河”牌客车系柴油车外,大部分公交车为汽油车,很多车型方向没有助力,还是老式的前置发动机,每到夏天,搭客跟驾驶员一起遭罪。“没开几年就换车了,助力有了,空调车也有了,我们开得舒畅,搭客们坐得也舒畅。”孙琪说,与母亲比较,自己是幸运的一代,过去的20多年里,青岛的公交车就像青岛的发展一样,总是有惊喜。
从一开始的5、6条公交线,到现在的200余条公交线,公交线网从最初的市中央、沿海一线逐渐扩展到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孙琪先后驾驶过多种车型,亲眼见证了公交车的更新升级。“不仅如此,现在发车办法也不同了,以前发车都是手动填写路单,现在利用了智能调度发车系统,智能化发车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孙琪说。除此之外,公交车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从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再到现在的纯电动公交车,不论是乘车环境还是驾驶环境都有很大的提升。
从事驾驶事情21年期间,孙琪得到了“青岛市突出贡献技师”、“青岛市最美女司机”、“青岛市工人先锋”、“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斥候”“三八红旗手”等名誉称号,是唯一一位连续两届被评为“青岛公交集团首席技师”的女公交车驾驶员,而除孙琪以外,冷志贞老人的二女儿孙岩、半子以及儿子都是公交人。
儿媳李青:重新的调度办法见证城市巨大变革
李青是一名调度员,对付一家两代六口,都是公交人,李青感到十分自满,“命中注定,我与这‘公交世家’有缘分。”
李青出生于1974年,1992年,她加入当时的公交公司成为了一名乘务员。“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固定的线路,哪条线人多我们就跑哪条,我跑的最多的便是5路和301路。”九十年代初,青岛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通过自筹资金,购置30辆北京产小型客车,投入交线路营运以这30部小型客车为主,单独开线,称之为专线车。“那个时候市民乘车难,专线车灵巧,大家都乐意坐,早晚高峰的时候,搭客多得不得了,车上两个乘务员都忙不过来,我卖票有时候从车厢前面挤到后面去,能硬生生挤出一身汗水来。”虽然辛劳,但李青从没以为不喜好这份奇迹,“好多人都很倾慕我这个事情,以为每天随着车子在城市里头跑,很光荣。”
之后,受无人售票车改革的影响,李青转岗成为了一名调度员。“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智能调度系统,排班全靠一张纸质单子,乘务员签路单人工发车。尤其在早晚高峰,要预估车辆回场韶光还有客流情形,只能靠履历判断来安排发车韶光。”李青说,人工调度最难的便是碰着突发状况,“比如路上堵车,全靠履历估算,但是详细堵了多少车,堵多少韶光我们很难把握。但是现在时期变了,智能调度系统有卫星监控、客流感知、实时监控,公交车走到哪里我们都一目了然,驾驶员也可以通过调度室电子显示屏查到自己几点发车,驾驶室也能收到实时电子信息,太方便了。”如今,李青所在的隧道1路线从山东科技大学发往大窑沟车站,连接青岛市区与西海岸新区的交通,通过这条靠高科技调度的车辆,可以实现早高峰5-6分钟一班车,平峰期间6-10分钟一班车,担保搭客在不同韶光段的出行须要。
一家两代四位女公交人,她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绽放着独属于女性的“华光溢彩”。今年6月,李青也即将退休,离开多年的岗位,66年的公交进程,家里的“四朵金花”是青岛公交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们家的女性力量虽然要退出公交舞台,但是青岛公交的故事,仍有很多精良的女性还在续写。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