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刘诗平
冰川常常是一些河流的发源地。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冰川,便孕育了源于地球最高峰的河流——扎嘎曲。近日踏访扎嘎曲理解到,由于景象变暖、冰川融化,使得扎嘎曲的径流有所增大。与此同时,沿河两岸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新变革。
扎嘎曲:发源于珠峰的河流
全长129公里的扎嘎曲,发源于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因此也叫“绒布河”,流经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和曲当乡,在曲当乡参木达村落汇入发源于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原野博康加勒冰川)的朋曲。之后,朋曲连续南流,入邻国尼泊尔后称为阿润河,末了汇入恒河。
扎嘎曲(左)汇入朋曲(中)。新华社刘诗平摄
扎嘎曲与朋曲“相会”的曲当乡参木达村落。新华社刘诗平摄
十月下旬,驱车来到曲当乡参木达村落。透过航拍中的无人机遥控器显示屏,看到,藏式民居在秋色感化的树木映衬下错落有致,秋日照耀下色彩斑斓,村落东有巍峨的雪山、村落西是奔驰南去的河流。
“扎嘎曲沿岸分布着曲当乡的3个村落庄和扎西宗乡的15个村落庄,有139户593口人的参木达村落是个中的一个。”随行的定日县水利局副局长落桑说,扎嘎曲每年6月至8月水量最大,这个时节的水量一样平常,11月下旬河水会结冰,第二年3月尾开始解冻。与过去比较,这些年扎嘎曲的水量有所增大。
离开参木达村落,沿扎嘎曲逆流而上行驶约20分钟后,公路旁的扎嘎曲开始在峡谷中东西向蜿蜒而行,进入整条河流的最狭窄处。在S516省道29公里处停车航拍,只见公路与河流像两条平行的曲线,时远时近,向远方延伸。
最狭窄处的扎嘎曲。新华社刘诗平摄
沿河向上,途经扎西宗村落等村落落,时时有支流汇入扎嘎曲。到达S515省道58公里处附近,扎嘎曲河床变得宽阔起来,左前方远处是珠峰,右前方不远处是巴松村落。
最宽阔处的扎嘎曲。图的上方为珠峰,右边为巴松村落。新华社刘诗平摄
“这一带是扎嘎曲河面最宽阔处。再往上经由几个村落庄,便到了扎嘎曲最上游的村落庄——曲宗村落。”落桑说。
来到曲宗村落,从这里搭乘珠穆朗玛峰景区运营的环保客车,前往绒布寺附近海拔5000米旁边的游客大本营。一起上坡,河流与公路随行,偶尔可见有支流汇入扎嘎曲。
车行约20分钟后,到达游客大本营。这里是游客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到达的间隔珠峰最近的位置。面向海拔8848.86米的珠峰,发源于绒布冰川末端的扎嘎曲在游客大本营右边流过。
景象变暖影响冰川:河流径流增大
珠峰与扎嘎曲。新华社刘诗平摄
孕育了扎嘎曲的绒布冰川,包括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和西绒布冰川,个中东绒布冰川是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必经之路。据冰川学家先容,每当进入5月,随着气温升高,绒布冰川溶解区的冰面溶解强度增强,冰面径流形成。融水沿冰面河道下泄,经由多少冰面湖后,汇入扎嘎曲。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扎嘎曲在7、8月份径流量猛增,达到当年最高值。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完成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景象环境变革评估》指出,近50年来珠峰地区持续变暖,冰川显著退缩,冰湖面积扩展,河流径流增加,反响了冰川及其水文过程对景象变暖的相应。
“冰川融水径流增大,温度升高是其紧张成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说,绒布冰川持续退缩,表现为冰川减薄、冰塔林溶解崩塌。本世纪以来,珠峰地区冰川加速溶解,使河流径流呈增加趋势,为下贱供应了更多的水资源。
水质I类:河流生态得到更好修复
在前往游客大本营途中,路旁时时有写着“加强环境保护 培植一流保护区”的宣扬牌,扎嘎曲河边时时能见到藏野驴等动物。到达游客大本营后,来到扎嘎曲河边,捧一掬河水送到嘴里,清凉甘甜。
日喀则市水利局工程师次仁旺堆说,这里的河流与其他地方河流的最大不同,是河流两岸没有工业,污染源少,人们对山水的保护意识强,河水水质优秀,扎嘎曲为I类水质。
为加强珠峰生态保护,从2019年开始,珠峰保护区禁止游客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游客大本营后撤至绒布寺一带。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日常监管巡查,改进珠峰生态环境;强化珠峰登山垃圾清理,做好旅游和登山活动中的生态保护事情。
当地政府和百姓看到了景区对付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性,也认识到保护景区环境的主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自觉保护景区环境的意识,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河长制的履行,则让扎嘎曲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好保护。次仁旺堆说,扎嘎曲河道沿线涉及村落落较多,落实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有利于摸清河道开拓管理与保护现状,查找河道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因时制宜做好水资源保护和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近年来,扎嘎曲中下贱河道管理了约35公里,使河流周围生态得到了更好地修复。”次仁旺堆说。
百姓致富:扎嘎曲见证村落庄巨变
扎西宗乡和曲当乡是珠峰旅游的中央地带,这里每年都有浩瀚旅游不雅观光、登山探险和科学稽核的职员经由,区位上风为农牧民参与旅游做事创造了有利条件。
巴松村落一瞥。新华社刘诗平摄
在最宽阔河面处的扎嘎曲河边,紧邻公路、能远眺珠峰的巴松村落令人印象深刻:汽车通过的公路是近年来新修的,房屋是新建的,路边有几个酒店正在培植中,全体村落庄看上去都是新的。
理解到,巴松村落发展村落庄旅游韶光较早,现有民宿一二十户之多,依托近年来的小城镇培植项目,公共做事举动步伐不断完善,村落道平整宽畅,民居错落有致,百姓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提及沿河两岸百姓生活的变革,在间隔珠峰最近的行政乡扎西宗乡曾担当过副乡长的落桑用“翻天覆地”一词形容。
“依托党的好政策,这些年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落桑说,通过精准帮扶和一些项目落实到位,村落道路变成了平整通达的水泥路,狭小大略单纯的土坯房变成了宽敞通亮的砖木、砖混、钢混房,荒漠的地皮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农田,间隔珠峰最近的小学——扎西宗乡完备小学的办学条件也有了寰宇之别,这些让村落民信心倍增,幸福感倍增,扎嘎曲见证了这些村落落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