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总有一淙流水,时时冲刷我的心灵,让我勇敢坚强。
记忆中总有一股热情,时时温暖我的心灵,让我感动。
记忆中总有一只蝴蝶,时时在我心头盘旋,带走我的惊惶恐慌,带给我希望。
盛夏的空气中凝结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挥不走,驱不散,压得我喘不过气身心俱疲。娇美的花朵依然盛放,花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我饥渴难耐,走在花丛间,却无暇顾及欣赏美景。我感觉脚步越来越沉重,终于我支持不住,躺在地上,蝴蝶在我身边盘旋。
我独自出门想要亲近一下自然,便在野外扎营,不料遇上大雨。我度过一个难熬的夜晚,食物和水也不知所踪。
我醒来时,躺在一个农户家里,屋外是花圃,蝴蝶正在嬉戏玩耍。一位老奶奶正在整理花圃,她见我醒来,冲我一笑,走进屋来说:“小伙子,怎么小小年纪从家里跑出来,家长多担心啊!医生说你发了高烧,不过不用担心,好好休养一下会很快好起来。”我告诉她我出来旅游迷了路,遇上了大雨,但没有告诉她偷偷在野外过夜的事。在我说话间,她已经摆好了饭,那顿饭简直是人间美味。
饭后,我开始观察着这位老人,她上身一件粗布短衫,上面绣着两只鲜艳的蝴蝶,裤子上也有两只。她头发花白,额头上爬满皱纹,两只眼睛却乌黑明亮,充满活力,嘴角始终含着笑,在我醒来之后,她便开始不停的数落我,可我却一点也不反感。因为她字字句句夹杂着关切之情。
老人告诉我,她自己住在这里很长时间了,儿女们在城里工作,她就在家种花养蝶,她最开心的事就是在院子里看蝴蝶翩翩起舞。我要帮她捉几只制成标本,这样不分时节她都能看到蝴蝶。她却说,舞动的生命最美丽,将生幽禁,就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记忆中的那湾水的源泉,就是蝴蝶般的心灵;记忆中的那份热情,就源于蝴蝶般的心灵;记忆中的蝴蝶,在我心中最完美、最优雅。
篇二:记忆中的外婆
我生长在一个小家庭中,家庭的成员很简单,而最令我喜欢的就是疼爱我的外婆。虽然迈入年迈的年纪,但他那颗年轻的心,却完全不输给时下的年轻小伙子。虽然她现在没有跟我住在一起,但我们不时会用电话来传递祖孙情。每当放假见面时,她总是能被我的热情活泼,点燃隐藏在她骨子里那份不服老的性个。
外婆就像饭店里的大厨一样,有着一双巧手,任何食物在经过他烹调过后,瞬间变成了豪华大餐。在餐桌上,大家总是迫不及待的准备大快朵颐一番,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下外婆的私房菜。原本小小的家,突然间,充满着热闹声,以及早已遗忘的浓厚古早味。而在一旁的我,不经意发现外婆却站在一旁不动筷子;一开始,并不理解外婆的行为,后来才发现,原来外婆等大家品尝完后,自己才开始吃饭。当下的我,不假思索的冲向外婆,热情的抱着她说:“我爱你!”一抹微笑在外婆的脸上,表达了她疼爱孙子的深厚情感。
外婆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似的,我不曾在她的脸上看到一丝负面的情绪,她总是带给我快乐的气围。有时候即使是我任性的要求,她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只为了满足我的需求。而且在她有余力的时候,还会带着我去家里附近的地方帮忙,当起志工,付出一己之力,为了就是让在这冰冷的社会,存留一点火苗温暖人心。在我眼中的她,就像挥舞着魔术棒,让人们悲伤的面容,转换成有阳光的笑脸。
我记忆中的外婆,就是那么的无私奉献,是懂得“施比受更有福”的慈善家。虽然在一场意外中,她不幸摔断了腿,她的面容逐渐憔悴,头上的白髮在转瞬间增加了许多,但她依旧想保持着笑容,不让我们操烦。其实我内心都知道,虽然年幼的我,现在无法做些什么,但我愿意多去陪伴着她,陪着她一起复健,一起度过接下来的日子。我在心中默默的说着:“外婆您辛苦了,谢谢!”
篇三:记忆中的那段时光
童年是美好的,却是短暂的。仿佛昨日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在地上爬着,玩着;会为自己的一点小发现而笑,天真无暇的;干着些“坏事儿”,打打闹闹,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童年,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有趣的,新奇的。回忆着,回忆着,陷入沉思中。
我家后面是大片大片的农地,那是有我许多快乐的秘密。每每到假日,我们一群人就会相约来到农地,做着我们一想到就会微笑的事。烤番薯,或许是很多人儿时都经历过的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可它给我们的乐趣是无穷的。挖一堆番薯,用石头垒起一个小灶炉,在里面放上容易点燃的稻草,把一个个番薯也放在其中,点燃火。大家期待着,盯着那温暖的火光,期待那美味香喷喷的番薯。等待是漫长的,心情是兴奋的。等番薯烤熟,大家一窝蜂地涌上前,七手八脚地开始把灶炉中的美味拿出来,开始品尝着,品尝着这份心情,这份乐趣。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那时还有件事不能忘怀,也是关于吃的。不过这次不是亲自动手,只是纯粹的吃。下午时光,伙伴聚在一起,就会期待一个声音。那声音是木棒与木棒的敲击声,是美味食物到来的预示声。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馄饨。我们会等着它的到来,每人一碗。端着这香喷喷的食物,依然是来到这农地的边缘。在靠近住房的边上,有一块洗衣石,很大,像一张桌子。端着馄饨,坐在泥石洗衣板上,面朝农田,开始享用我们的午后点心。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聊我们所喜欢的动画片,聊我们看过的书的情节,聊将来以后,都是简单而童话般的梦想与憧憬。幽默也会时不时地闯入其中,让我们的笑声回荡在这一片农田之上。
这样的时光,这样的快乐,持续得算长也算不长,一直到小学结束,这样的美事便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然而这样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完结。
篇四:记忆中的一朵浪花
回忆就像打开一个记忆的匣子,当我再次翻看这个记忆的匣子,一位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的小女孩就立刻弹出来,总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滋味。
故事发生在我七岁时的一天。爸爸有一把剃须刀,剃须刀像一把小钉耙,走到哪里,哪里的胡子就被收割得干干净净,可灵呢!每次爸爸剃胡子时,我都会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也好想用剃须刀剃胡子。
一次爸爸不在家,我心里痒痒的很想试试那把神奇的剃须刀。于是我便从抽屉里拿出剃须刀,学着爸爸的样子往脸上刮一下,可当我正要刮时,我突然想到我没有胡子,这可怎么办呢?啊!想到了。我可以用黑色油画棒在脸上画胡子,于是我便拿起油画棒在脸上画了几道胡须,我拿起镜子一看,“嗯!满不错的。”我看着自己这张脸自言自语地说了起来,镜子里的我可真像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花猫,脸上被画的东一道西一道。“这太少了,不够多,我还要多剃几下呢!”我高兴地说,说完我便又拿起油画棒在脸上画了起来,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好了,我拿起小镜子看了看,哈哈,我可真像个非洲人,不管了。于是我便拿起剃须刀刮了起来。这一碰可不得了,一下子就把下巴给刮破了。我扔下剃须刀,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刚好爸爸回来了,他急忙跑过来为我止住了血,还看着我哈哈大笑,弄得我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到现在我的下巴还有一道不明显的疤痕呢!
现在想起这件事,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童年的我可真“傻”。
时光匆匆像东去的流水,已经流淌了14个春秋。蓦然回首,我已长大成人,回忆起这件天真的事情,嘴角不禁扬起一丝微笑。
篇五:记忆中的景象
很喜欢一位作家。她曾在一本书中回忆旧日南方的大宅:青砖黑瓦,白墙高高耸起。有古老石雕的石壁檐缝隙,生长出茁壮的瓦松和仙人掌。宅子内光线阴暗,木楼梯窄小破败。一排排房间纯为木结构的,墙壁、地板、门、窗,是被梅雨和霉湿侵蚀成暗黄的木板。屋顶开着阁楼式尖顶的天窗,叫老虎窗。屋檐下有燕子筑巢,黑色鸟儿不时迅疾低俯掠过。窗边竹竿晒满各式家常衣服。阳光明亮……
挺喜欢这本书的。但一直没有读完。每次下定决心,最后也只是草草了事。于是便反复的读了几次开头。虽然这样的景象与我的家乡并不完全相同,但每每读到都会令我想起。说来也奇怪,家乡的样子不见也已经有八九年了,但始终不忘,而且还是那般的清晰。
印象很深的是家乡宅子的大门使用一块块木板拼接成的。夏天,人们总会砌下一两块,斜铺着,然后躺在上面,枕着自己的双臂,一边乘凉一边大声的聊天,或笃定休闲的看着天空。那真是一种以天为盖的感觉。即使到了深夜,也依旧有人躺在那里休憩。每回忆到这,妈妈总会说:“那时候那有什么治安问题啊!”
外婆在街头开了一家食品店。外公还会养猪。每天天微亮的时候,他们便会出门。杀猪,然后准备开门做生意。我只跟着去了几次。记忆里还保存着猪那撕心裂肺的叫声。在那寂静的清晨,它让我觉得该把全街的人都吵醒了。
家乡还有一种将菜用米面包卷着的食品。以前一直只会用家乡话称呼。后来因为经常想别人提起,便硬是依着大概的意思翻译了一下。一直很爱这个东西。没想过为什么。直到读到书里的一句话——人所习惯且带有感情的食物,总是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我想是这样的。就是家乡的面包油条也觉得与众不同。一直怀念。
有时候,觉得自己真像个老人。总会在闲下来的时候,想起从前。然后又左顾右盼得看现在。会有些感伤,又有些依恋。
总的来说,我是个念旧的人吧。喜欢,又习惯的怀念过去。是谁说,总是怀念过去的人容易变老。又是谁说,不愿长大人才喜欢怀念过去。我帮它们做了个总结——不愿长的人容易变老。这实在是个矛盾的句子。而我就夹在了这矛盾之中。
家乡的景象,就如作者所说,那景象留在心里,好似无意之中纳入胸襟的红宝石和珍珠,熠熠闪光。
篇六:记忆中的童年
童年蕴含了一个人的天真,无邪,美好。童年的记忆也随童年的逝去而保留了下来,待日子冲刷那尘封的记忆,许多往事便显得明朗了。——题记
或许有人淡忘,淡忘在茫茫繁杂都市之中;或许有人铭记,铭记那儿时的嬉戏玩耍之乐;或许有人信守,信守着幼小无知时的约定;或许有人珍藏,珍藏于小小心房的某一个角落。我们的童年不是在岁月中游走的经历,而是在时间里细细品味着那份美丽。
我有一个童年,她在那农村的大田野上,我曾无数次跌倒,也造就了我无数次地站起来。或许童年是伴随奶奶烧出的饭香、爷爷爽朗的笑声、麦地里的一只只牛羊而慢慢的离开吧。她离开我很久了,但我也还时不时把它拿出来细细品尝。我也喜欢拿它来分享,即使是面对厌恶的目光,只要我觉得好,也就自得其乐了。
鲁迅有一个童年,他的童年是彩色的,或许就像小鸟一样,在无尽的天空飞翔。他不想淡忘,便写,写下记忆,写下一个真实的自己。于是,我们读到了他的《朝花夕拾》。他写了儿时无数的乐趣。其实除了明白童年的美好以外,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时间带走的总是最珍贵的。鲁迅虽然是名人,但他有普通人的感情,普通人的思想,普通人的童年。他留恋,我也留恋。
夕阳如血,我走在街上寻找了很久,寻找我那遗失的童年,那一段天真无邪的日子,那里面的人,那里面的事……
“叔叔,你有看见我的童年么?它不见了,我找不到它,我找不到它呀!”我在街上尽情的呼唤。
其实把童年遗失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我早已把它订成册子,珍藏于心的一角,让它看到我现在的一切,看到我所有的一切,所有的。
虽然我现在很好……
篇七:记忆中的那片海
打小起,就爱海。
海浪翻滚着,一下一下地拍打在礁石上,“啪,啪”,伴随着清脆的声音,溅起了小小的水珠,如精灵一般可爱,水珠在空中飞舞,打了一个漂亮的回旋,又落回一方蔚蓝色中。
那海鸥不知何时飞了过来,叫着,拍打着一双长长的羽翼,落在那艘白色、略显陈旧的渔船上。
踩上沙滩,迎面扑来带着腥味的海风,慢慢踏入海水中,只瞧那海水没过我的脚,水花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背,痒痒的。
潮起,潮落。
金黄的沙滩遗留下了几个贝壳,那是大海的礼物吧!我满怀欣喜地走上前,拾起一个贝壳,几滴水珠淌着,湿漉漉的。贝壳的表面有些粗糙,我细细地打量着,这贝壳拥有一份纯洁的白,一根根纹路是那么的清晰。也许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它美丽依旧。
哟,那儿还有个黑黄相间的,螺纹的,各式各样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闪闪发亮。
浪花不断地冲了上来,留下一份又一份精美的礼物。我一路走,一路捡,一个个叠放在手中。放不下了,可又不想失去这份美丽。把它们带到沙滩椅上,一字排开,欣赏着,心中满满的自豪与喜悦。
夕阳西下,晚霞匀匀地洒在海面上,像是为大海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金灿灿的光辉透过云层,吹在海面上,风儿拂过,柔柔的,暖暖的,像妈妈的手一般。海面上荡起波纹,金色的光一下被搅碎似的,变成粼粼光斑,慢慢地,慢慢地,荡漾开来。
一串光辉,给一道道碧波染上了红晕。渔船驶过,拖出一条长长的白纱,渐渐消失在天与水的边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快乐,莫过于此吧!
篇八:记忆中的香气
风萧萧地顺势而来,雨簌簌地从天而降。风雨中夹杂着一缕茶香向我袭来,那种熟悉的芬芳,我不曾遗忘。只有我知道,那是记忆里的香气,依旧在那个地方,依旧在我的心上,飘荡,飘荡……
爷爷生平爱喝茶。
在每个烟雨蒙蒙的日子,闲坐无事,兴致来了,爷爷总爱拿出他那套精致的茶具泡茶喝。他小心翼翼地把一小撮茶叶放进小巧的茶壶里,用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茶具度量着,挤压着,直到感觉满意了,才小心地倒进开水,计算着茶叶泡开的时间。
等茶香渐渐从茶壶中溢出来,在空气中恣意地弥漫时,爷爷才从茶壶中给自己倒一杯茶,小口小口地品着,双眼微微眯起,似乎陶醉在清新的茶香里。每当这时候,我总是喜欢跑到茶几旁毛手毛脚地学爷爷品茶,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吧,这浓浓的茶香便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买的茶叶很普通,泡出来的茶味道也更多的是带有苦涩。但看爷爷陶醉的样子,似乎喝的不是苦涩的茶,而是一杯香甜的蜜。我曾问爷爷为何喜欢喝茶,爷爷只是淡淡地说,喝茶心会平,喝茶心会宽。我听不懂爷爷的话,但我想,爷爷喜欢喝茶,应该是更喜欢那股清幽的茶香吧。
奶奶并不喜欢喝茶,若不是爷爷兴致来了拉着她一起喝,她是绝对“滴茶不喝”。她说,茶太涩了,不合她的口味。但自从爷爷去世后,那套我们本以为再也没有用处了的茶具,竟然又被奶奶整理了出来。
于是,在那个夏天,我看见奶奶开始笨拙地模仿着爷爷沏茶的样子:双手微颤着,小心翼翼地度量,挤压,倒水……一时间,屋子里又飘荡着那股熟悉的茶香。
喝茶时,奶奶总爱跟我聊天,聊爸爸小时候的糗事,聊爸爸上学时的顽皮和工作后的事情;谈爷爷年轻时的趣事,回忆两人相濡以沫共同走过的日子,甚至抱怨那陪了她大半辈子的糟老头走得太恨心。有时说着说着,声音就低沉下去,接着便是长长的沉默,四周只有茶香在流动。每当那个时候,我也沉默不语,伴奶奶在静静地坐着。我读懂她的沉默,也读懂她的思念,思念那个年少时送她狗尾巴草的少年,思念那个给躺在病床上的她喂汤药的中年人,还有那个渐渐没有了华年、渐渐没有了声息的老人……
风疏雨骤。我低下头,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但在氤氲的茶香中,仿佛看见爷爷和奶奶小心地摆弄茶具,细心地沏茶,笑盈盈地品着茶……茶香飘荡在古老的屋子里,久久不散。
篇九:记忆中的冬天
我记忆中的冬天,是在西北,并不同于这里气候的温和湿润,西北的冬天,冷冽而干燥,但这样的冬天,却是极富有情趣的。
冬是一年之中最为慵懒的季节。每每我去西北看姥姥,总是喜欢守在家里,抱着温热的小手炉,坐在窗前看漫天的飞雪。雪花并不急促,一朵一朵旋着最优雅的姿态,缓缓降落。也许这个时候,是应当泡上一壶热茶的,轻啜慢饮,吟诗作对,但这里的冬天容不得江南的清茶,锅子里煮着的,是香浓的酥油茶。
记忆里的冬天暖意浸染的。姥爷坐在炉前静静地煮茶,满屋都是香甜的茶香。被大西北的烈风吹过的行人,都会先喝一碗酥油茶,那原本冻得发抖的身子,也就渐渐生了暖意。
在记忆中,大西北的冬天还少不了烤羊肉。一旦过了傍晚,你尽管出门吧,一条条大街小巷,哪里不是点起炭炉开始煮砖茶,烤羊肉呢?若是遇见了热心的老板,见你被风吹得厉害,定然会请你进帐一坐,赠你砖茶暖暖身子的。去吃烤肉,看肉串在火上翻转,沾上调制的酱料,顿时四处飘香。过不多久,就能尝到熟香的肉串了。在这里零下十几度的夜里,也丝毫不感觉冷。
西北的冬天极具特色的,便是记忆中那结冻的大湖了。这里不比江南,江南的河水四季长流。而这里是冰封漫湖。在我的记忆中,被冻住的湖反而多了一份情趣。被确定安全的冰封湖域,会开设“溜冰”的活动。我是极乐于此的。每逢空闲,必得要求爸爸妈妈带我去租鞋滑冰。大湖之上一片光洁,冰面反射阳光,看上去仿佛坠入云端,那一片光芒,如同虚幻仙境。学习滑冰的日子,亦是冬天里最快乐、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
记忆里的冬天,很冷也很暖,很闲适却又很快乐。不用太多思考,只需来到这里,便会有无数的乐趣涌来,因此,姥姥家也成了我最喜爱的地方,这里的冬天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冬天。
也许我的记忆中,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季节,而成为了我美好而温暖的回忆。不论是冬天的景,冬天的人,还是冬天的大小琐事,也都被赋予了暖意,如同宝藏一般,真正的冬天,你记忆中的冬天,也是要用心去感受的。
更多记忆中的什么作文600字的相关文章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