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简介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了他正统的儒家教养与仕途上的雄心壮志。他从小天资过人,出口成章,满腹经文,忧国忧民,有远大的抱负,愿建功立业拯救苍生。他曾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体现了他少年时远大的理想。二十岁后,他四处壮游,见识祖国山水,结识文人才士,扩宽了他的眼界,这时的他也是一个斗志昂扬,鲜衣怒马的游侠,多作浪漫主义诗词。《望岳》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他力攀顶峰的愿景,以及不畏困难,努力向上的精神。
结束游历后,他进京赶考。因奸臣从中作乱,金榜题名成了乌龙。他全身上下被浇了一大桶冷水,浇灭了旺盛的气焰。心灰意冷的他在京城拮据地住下。十年困守,他看到了人民疾苦,官僚腐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诸侯。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他悲愤地吟咏。他渴望功名远扬,兼济苍生,却因政局的动荡被迫的改变,这段屈辱的生活从此深深定格在杜甫心中。
安史之乱爆发,愈发剧烈,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岌岌可危。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杜甫也流离失所。他对国家感触愈发深刻,一面揭露兵役黑暗,一面又勉励人民参战,渴望统一。他的一首《春望》表达了他为国坚守的心愿,战事的激烈体现了他强大的社会责任与高尚的情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更是体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之情。
满目生悲事,因心作远游,759年7月,他弃官至成都,草草盖上一间草堂,开启了他最后的漂泊之旅。他深入民众,憎恶腐败官员,便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他创作了近千余首诗,最后他再有坦洲到岳阳的小舟上的事,享年59岁。
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大起大落。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使他漂泊四方,一生不得其志。他到哪,始终不忘人民,为后世留下大量诗赋。杜甫是为了伟大的诗人,愿你现在的世界无战乱,国泰民安,愿你做一个好官,一改淳朴民风。
版权作品,未经《美德网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