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的南陵,穿过城区,来到县城西北郊,便是占地280余亩的后港河湿地公园。航拍镜头下,几公里长的河道沿岸,栈道、碧水、植被、闲步嬉戏的市民,满目和谐。
很难想象,这个市民亲近自然、游憩休闲的好去处,此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荒草丛生、河道狭窄、垃圾各处。
“彩虹飞渡”为公园增长了一抹亮色。公民网 张俊摄
近年来,南陵县把生态文明培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水体综合管理为打破口,不断创新城市生态管理,着力改进生态民生。
早在2019年,南陵县就正式启动了水环境综合管理PPP项目,后港河湿地公园就属于个中一个单位工程。
彩虹桥上时时有市民容身拍照留影。公民网 张俊摄
南陵县水治办工程部成员陈贤跃先容,建成的后港河湿地公园,拥有40个生态池,城市污水处理过后,经生态池过滤,可为市桥河进行生态活水,增加河道生态基流。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陈贤跃说,我们以市桥河和古亭河黑臭水体管理为契机,对河道予以整治,两岸景不雅观予以绿化。同时结合城区13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兴建雨污水管网,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实现科学治水,打造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
俯瞰后港河湿地公园。公民网 张俊摄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南陵县不断探索和创新城市生态管理模式,通过持续推进河道水体管理,越来越多的河流又现清澈,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市民们又找回了曾经的影象。
家住后港河湿地公园附近的杨静,自从公园对外开放以来,但凡景象许可,她都会过来散个步、打个卡。用她自己的话说,“环境变好了,道路修平了,举动步伐完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运动了,偶尔还会邀上朋友一起来这里磨炼健身,十分惬意。”
后港河湿地公园一隅。公民网 王晓飞摄
去亲水栈道走走,到“彩虹飞渡”走走,在杨静眼里,湿地公园新建的休闲举动步伐,与景不雅观设计交相呼应,充满了盎然活气。
不远处,停车场等扫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陈贤跃先容,趁着冬修期间,全体工程增加了资源配置,火力全开,力争来年4月份全部建成并投入利用,真正让公园建在家门口,百姓美在心里头。
湿地公园与阁下的住宅小区交相呼应。公民网 王晓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