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是活的艺术品,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10月12日,都江堰市安龙镇“小微盆景进景区”新闻发布会在都江堰景区召开。
封面新闻在现场看到,这次有包括海棠、金弹子、六月雪等品种的40余盆佳构小微盆景在这里集中展示,还有包括来自成都邑风景园林协会、安龙盆景艺术协会等盆景大师们在现场传授教化小微盆景的制作,这里既是盆景师们技艺切磋、互换、传授教化的平台,也是川派盆景文化源远流长、经久弥新的集市窗口。
捉住新潮流:“小微盆景”市场未来可期
都江堰市安龙镇是有名川西的花木之乡、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传统盆景每每“大、精、贵”,它的受众面小,发卖面窄,为了让盆景“放下身体、接地气”,实现盆景家当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发展,让盆景艺术真正进入平凡百姓家,安龙镇不断借鉴履历,加强技能改造和引领,在连续做好传统高精艺术盆景的同时,考试测验开展“安龙造”小微盆景的研发和栽种。
小微盆景的发展具有潜在且宽阔的发卖市场,因此,安龙镇也提出了坚持走“专业化、佳构化+大众化、多元化”的盆景家当可持续发展道路。据统计,2019年至今安龙镇小微盆景累计发卖量达15000余盆,发卖总额500余万元。
崇尚新生活:盆景之乡一片怡然自得
安龙镇自古有崇尚园艺之风气,是中国盆景艺术第一镇。追溯川派盆景的起源,现可考史料详细记载,在清乾隆年间,安龙镇就建有付家土城、龚家花园等园艺场。家家户户种盆景的征象已经持续数百年之久,从明清到近当代传承有序,镇内现保留一对约400多年前用传统蟠扎工艺造型的“汉文拐”银杏古弯,约200余年的“滚龙抱柱”紫薇古弯等。而如今溜达安龙,盆景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各种佳构盆景园,小路尽头的村落庄民居,无处不在的盆景俨然成为了安龙人的生活办法。经由多年的发展,安龙盆景家当形成了“3个70%”的发展态势,即70%的地皮用于花木盆景栽种、70%的老百姓在从事花木盆景栽种、老百姓70%的收入也来源于花木盆景栽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安龙镇尽是一片怡然自得。
不仅如此,安龙镇也逐步发展成为“川派盆景养护中央”。据统计安龙镇盆从事景修复、养护技能职员就达3000余人,他们凭借着博识、闇练的技能,受到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盆景园主的聘请,成功打响“安龙盆景养护”金字招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