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2023年,是中国汽车在外洋市场最辉煌的一年。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天下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在这一成绩中,俄罗斯入口了近90万辆,占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一,霸占全体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的一半!
须要把稳的是,这并不是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销量的全部!
由于有相称一部分中国汽车,并不是由中国车企的代理商卖出去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倒爷,以各种名义通过各种渠道倒卖过去的!
▲在霍尔果斯口岸,到处是卡车拖着崭新的国产汽车运往中亚各国
这类零散的出口数据每每很难统计,以是有人估测,把中国直接出口、在俄罗斯组装,以及平行出口的中国汽车全算上,要超过100万辆!
当所有人都为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精良表现欢欣鼓舞的时候,中国的车企却非常低调。
由于他们知道,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赢了一时,不代表能够赢一世,在这方面,中国车企有过深刻教训。
那便是十几年前,中国汽车败退俄罗斯那一段惨痛往事。
第1章
首次进军的惨败
一提到俄罗斯汽车,中国人的印象大部分是90年代中国大街上跑的那些“东欧四大破”(莫斯科人、波罗乃兹、伏尔加、拉达,排名不分先后)。
的确,这些车虽然短暂知足了90年代中国爆发的市场需求,但说实话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好车,以是没过几年就被大举进入中国的日韩汽车打了个落花流水,丧失落了市场。
▲伏尔加汽车
如今在国际市场上,除了T-72坦克,根本就看不到有什么俄罗斯生产的有名脱销车,为啥俄罗斯汽车这么差?由于苏联时期就没打好根本。
苏联曾是个汽车大国,产量最高时创下过年产200万辆,出口30万辆的记录,乃至连中国人造汽车,也是苏联人手把手教的。
不过,汽车大国,不代表汽车强国。
苏联汽车的最大问题在于两个:
一是设计掉队。
苏联没有经历过美国那个汽车家昔时夜爆发的时期,苏联人的收入一开始也不敷以让汽车走进家庭,这就让苏联的“国民车”定位始终处于一种魔幻的状态,这从苏联60年代汽车销量冠军是一辆面包车,而不是轿车就能看得出来。
一贯到60年代末,苏联才从意大利拉来了意大利炮......哦不对,是菲亚特124,推出了自己的VAZ2101,这才真正让轿车走进苏联普通家庭。
▲菲亚特124和VAZ2101
但是,苏联为了适应海内环境,在国产版菲亚特中采取了更厚实的钢板,放弃了昂贵的四轮碟刹,原车讲究驾驶操控感的悬挂和底盘构造,也针对苏联海内恶劣的路况进行了大量构造性的强化。
结果便是,这种车皮实归皮实,但没有任何操控性和舒适性可言,乃至连安全性都难以保障(没气囊)。最要命的是,由于这种引进产品是一锤子买卖,苏联人自己又没有升级能力,导致一款车型生产20年不改款成了非常正常的事情。
结果到了1980年,莫斯科要开奥运会,但国产汽车太差劲太丢人,为此苏联政府特意入口了一批西方轿车作为门面。
▲俄罗斯总统座驾
而且从1993年叶利钦开始,俄罗斯总统和保镖的座驾都是定制的德国奔驰车,堂堂五常大国总统乘坐当年侵略者的车,这实在让外人看起来很尴尬,一贯到2018年普京在第四次总统就职仪式上,才换成了国产的Aurus牌总统座驾。
二是产能有限。
在操持系统编制下,苏联人生产的汽车永久知足不了市场需求。
曾经有这样一个苏联笑话:
一个苏联人走进一家汽车店,想买一辆车,店员很客气地跟他说:“师长西席,请十年后的本日来提车。”
那人问:“那是上午还是下午呢?”店员很惊异地说:“十年后的事情,您还在乎上午还是下午?”那人点点头说:“是的,十年后的上午我约了水监工。”
这个笑话一方面嘲笑了苏联人的去世板,另一方面也反响苏联汽车的产能实在是太少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规模私有化国企,把汽车厂统统卖给了寡头,但90年代俄罗斯正经历休克疗法的阵痛,民间没钱,汽车生产出来也没人买。于是寡头们为了节约本钱,纷纭把车厂卖的卖,关的关,结果就导致俄罗斯汽车工业从此屁滚尿流,全体国家就剩下了AvtoVAZ、GAZ和UAZ这三家汽车公司,而他们在90年代生产的汽车,和70年代的仍旧没什么两样。
▲2011年产的拉达2107内饰
从2000年开始,西方车企开始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很快就把20年不改款的拉达打了个落花流水,短短几年就把俄罗斯国产车的市场霸占率从90%打到了50%以下。
西方车企的成功,引起了中国车企的把稳,也纷纭开始试水俄罗斯市场。
中国产的汽车首次在俄罗斯正式发卖是在2004年,中国的野外汽车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当时投放的是Admiral皮卡。
2005年俄罗斯市场又涌现了4家中国汽车生产厂家:长城、兴凯、奇瑞、比亚迪,当年这4家的汽车销量达到了6733辆。
2006年可以视作俄罗斯消费者开始认可中国汽车的拐点,这一年俄罗斯入口中国汽车20529辆,个中奇瑞品牌售出了1.2万辆。在这一年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进入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品牌达到了9个。
到了2007年,中国汽车连续高歌年夜进,增长率超过100%!
整年卖出了将近5万辆!
也便是在这一年,俄罗斯成了中国汽车最大出口市场。
但是说实话,在2007年,中国汽车在中国市场上都卖不明白,为啥能在俄罗斯市场卖这么好?
缘故原由很大略,便宜。
以在俄罗斯市场卖的最好的SUV为例,中国SUV的售价为1.5万-2.4万美元,如奇瑞瑞虎售价为1.6万-2.1万美元,长城G5四驱全配仅为1.9万美元,复兴无限为2.2万美元,哈弗最高售价为2.4万美元。
而日本和韩国同级的SUV,没有低于3万美元的,以是中国汽车对并不富余的俄罗斯家庭来说,极具诱惑力。
但是,与热销的同时,中国汽车也面临着俄罗斯汽车消费者的猖獗吐槽。
首先便是质量问题。
比如,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地带,冬天温度很低,超出了中国汽车在设计和测试时的极限,结果便是这些汽车在中国没问题,但到了俄罗斯就出问题了。比如低温下中间支撑、减震胶块等橡胶件弹性差,塑料件在寒冷时非常随意马虎断,暖风等构造回途经长导致进入驾驶室的暖风变成冷风等等。
而且,由于俄罗斯常常撒融雪剂来道路除雪,对汽车底盘堕落极大,比如河北复兴皮卡为了打开市场,曾经捐了一批皮卡给俄罗斯的交通警察,结果没过多久皮卡后舱就锈蚀脱落了......
再比如,在售后做事方面,由于中国和俄罗斯本地经销商的合约,中国汽车保修期仅为2年或5万km,普遍低于欧洲和日本汽车保修期。
除此之外,第一批涉足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中国车企,国际化履历险些为零,也不吸取中国摩托车败退东南亚市场的教训,为了抢市场冒死打价格战卷同价位的中国汽车,“内仗外打”,结果导致低价带来的是简配、售后变差、毛病频出,砸了中国汽车的口碑。
各类问题,让当时的俄罗斯人对中国汽车钉上质量差、低端货的标签,影响深远,很多俄罗斯人如今一提到中国车,依然是这种评价。
这些问题,在中国汽车还能坚持低价的时候,勉强可以坚持市场,但一旦发生变故,就必去世无疑。
很快,变故来了。
第一个变故,是汽车认证。
我们都知道,一辆车进入市场上卖,要进行质量认证,以是我们买的每一辆车,都有《车辆合格证》。
同样的道理,你进入俄罗斯市场,也要进行质量认证。
当然,这里面有个后门:日内瓦协议。
日内瓦协议是1958年,几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汽车质量认证标准的协议,1986年苏联加入了这个协议,承认西方国家的质检标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同样承认这一协议,只要签约国家的汽车进入俄罗斯,是不用质量认证的。
但是,中国当时不是《日内瓦协议》的签约国,以是俄罗斯机构不承认中国机构出具的干系质量考验证明。
本来这事俄罗斯一开始哀求也没那么严,中国汽车可以做一个简化考验就能卖。但2008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修订的道路安全法修订案,哀求非《日内瓦协议》的签约国,必须按照俄罗斯的标准进行实验后取得的合格证(OTTC),才能在俄罗斯市场出售。
这种质量认证韶光长达数月,而且用度高昂,在这一点上,中国汽车与西方汽车比较已输了一筹,很多汽车哪怕运到了俄罗斯,也没法卖,直接让经销商陷入了困境。
第二个变故是关税
一开始,中国车企虽然也乐意在俄罗斯建厂生产,紧张是考虑避税,全部散件在中国生产,然后运到俄罗斯拧螺丝组装好,就变成了免税的汽车,这叫CKD模式。
然而在2008年经济危急之后,俄罗斯也受到冲击,为了获取新的财源,2008年12月1日,俄罗斯取消了入口零部件的关税豁免,除非汽车制造商赞许整车的60%组装在俄罗斯本地完成。
这一下子,中国在俄罗斯组装汽车,本钱可能要比在中国生产还要贵了。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宣告对所有入口外国品牌新车征收30%关税。这一规定,利好西方的大车企,毕竟乐意花高价买西方汽车的人,不在乎多花30%的钱。但对以小批量入口、低价盘踞市场的中国汽车带来了巨大打击,对买中国汽车的俄罗斯人来说,让他多花30%的钱,他们可能就不会选择中国汽车了。
这可能就像一辆保时捷,本来卖100万,涨价到130万,该买的人还是会买。但是如果一辆卖5万的五菱宏光,涨价到6万5,那很多人就不会选择它了。
再加上俄罗斯政府被寡头推动和民意所驱动,开始严查中国汽车的质量问题,导致中国汽车愈加困难。
结果便是,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汽车总量,从2008年的8万多辆,锐减到7431辆,同比低落91.3%!
一夜回到解放前。
也便是说,在2009年,除了一些西伯利亚地区利用的载重车、皮卡等,中国乘用车基本撤出了俄罗斯市场,而且撤得相称狼狈,这也让中国汽车口碑在俄罗斯市场臭了大街。
第2章
重返俄罗斯
2011年,普京签署有关批准俄罗斯加入WTO的法案,而俄罗斯加入WTO的一项责任,便是把汽车关税降下来。
于是,俄罗斯把汽车入口关税降落到25%,随后又降到了15%,中国车企一看关税降了,又看到了机会,开始逐步重返俄罗斯。
但是,由于中国汽车的口碑缘故原由,市场增长非常缓慢,相反,随着韩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力,韩国车凭借成熟设计和低廉价格,像当年席卷中国一样席卷了俄罗斯。
从2011年到2021年这10年韶光,中国汽车的成绩差强人意。2021年,俄罗斯市场上以韩系、德系、日系、法系最为成功,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2.6%、17.9%、14.6%、8.7%。而中国,仅为6.9%。
然而切切没想到,一场俄乌战役,给中国车企送来了泼天富贵。
俄乌战役后,西方和日韩汽车品牌纷纭撤离俄罗斯,工厂关停、配件断供,俄国人不仅难以买到奔驰宝马丰田这些汽车,原有的车主如果发生破坏要改换配件,也无处可修,新配件须要从隔壁哈萨克斯坦入口,韶光变的很漫长。
加上全方位的制裁导致经济恶化,2022年俄罗斯的汽车销量萎缩了59%,降落到了68.7万辆。而且由于西方零部件的断绝,供应链断裂,俄罗斯的国产汽车产量也降至近31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是在这个低落的过程中,中国车企的市场份额却逆势上涨,市场占最近到了24%!
与之相对应的是,韩国车份额从28.3%降至11.2%,欧洲车份额从28.3%降至7.3%,日系车份额从17.9%降至6.6%,中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比日韩欧加起来都多了!
更辉煌的成绩,发生在2023年。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近90万辆!
市场霸占率超过了一半!
比2022年增长了4倍!
从车型来看,2021年俄罗斯汽车销量前十大的汽车品牌中,除了拉达、韩国起亚、韩国当代占前三名之外,剩下的都是来自德系和日系,中国汽车根本不上榜。
但是2023年的数据你看看?
除了第一名仍旧是俄罗斯国产神车拉达之外,第二名至第七名全都是中国品牌!
依次为奇瑞、吉利、哈弗、长安、星途、欧萌达。韩国起亚、当代和日本丰田已经跌到了第八至第十。
须要把稳的是,虽然拉达排名第一,但拉达车中相称一部分配件,都是从中国入口的。
而现在俄罗斯汽车市场在卖的新车,从原来的60个品牌,变成了现在的14个,除了万年不变的拉达、嘎斯、瓦滋外,剩下11个全是中国品牌。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火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连给车机刷俄语系统的野生工程师,都大赚了一笔!
那么,为啥短短两年韶光,中国汽车就在俄罗斯市场上实现了全面逆袭呢?
俄乌战役后西方车企让出来的汽车市场固然是一个缘故原由,另一个缘故原由,恐怕还是由于中国车企走对了路。
老电影《特警新人类》有句话, “你很会打吗?你会打有个屁用!
出来混要有势力,要有背景。”
俄罗斯市场也是如此,为啥当年俄罗斯处处针对中国汽车?由于中国汽车没背景啊!
以是进入俄罗斯市场,找背景最主要。
比如,俄最大汽车代工厂之一阿维托托尔(Avtotor),以前都是和西方国家互助生产宝马、起亚、以及捷尼赛思,但由于西方车企的撤离,Avtotor的工厂里到处停满了半成品的韩国车,大多缺少电子元件、仪表板或车机,无法交付。
没办法,Avtotor只能去找新的互助伙伴,目前找到了东风、江铃、北汽,这三家都是中国的。
为啥中国车企纷纭选择与Avtotor互助呢?由于Avtotor背后的老板,便是俄罗斯寡头、前苏联的副总理弗拉基米尔·谢尔巴科夫。
现在寡头的势力虽然不比90年代,但在俄罗斯疏通汽车领域的政商关系,已经足够用了。
除此之外,中国车企也开始学会向俄罗斯政府分润利益,借此换取俄罗斯政府的各种绿灯。
俄罗斯现在最头疼的是什么?是西方车企撤离后,在俄罗斯境内的一些零部件生产商怎么办。
拜俄罗斯刚刚建立时的私有化大潮、寡头横行所赐,苏联时期勉强完全的汽车工业供应链被折腾了个杂乱无章,导致俄罗斯虽然现在也能生产汽车,但零部件自给率只有35%旁边。
也便是说,俄罗斯之前一边和西方一触即发,一边还要从西方入口65%的汽车零部件。
现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一制裁,零部件就断供了!
以至于俄罗斯政府一度宣告许可不带安全气囊、不带车身稳定、防抱去世制动、安全带预紧器、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上市发卖,看来是逼得真没办法了。
更关键的是,零部件断供影响最大的不是新车供应不敷,而是全体汽车家当链条上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工厂没法生产,工人就拿不到人为,拿不到人为就没消费,没消费就无法拉动经济,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
不过,零部件问题,碰上中国,根本不是问题。
中国大概发动机和变速箱技能整体水平还差一点点,但要说混动技能、电动车技能以及零部件产能,绝对遥遥领先!
以是,中国车企,就对俄罗斯汽车生产链进行了一次“降维补充”,补充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模式,因此SKD+LC的模式生产中国汽车,也便是说,中国供应一部分零部件总成,然后在俄罗斯本地再采购一部分,在俄罗斯的工厂制造出中俄混血的汽车,但品派司样中国的。
比如长城在俄罗斯图拉设置了一座巨型工厂,是长城第一座具备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的外洋工厂,光这一个厂生产的哈弗汽车,险些占俄罗斯汽车市场的10%!
▲喜提一辆俄产换标哈弗F7新警车,交警高兴的跳起舞
第二种模式是,卖办理方案。
西方车企断供导致你的国产车无法生产?没紧要!
中国和你互助!
中国给你供应零部件,乃至连车型都不用你设计,直接把中国的现成车型拉过来,换个标就行!
例如,“莫斯科人”汽车工厂本来在90年代就破产了,后来被雷诺公司收购,2022年俄乌冲突后,雷诺撤离俄罗斯,空置的工厂成为了政府资产,莫斯科政府决定重新规复自己的本土汽车“莫斯科人”。
▲生产线上的“莫斯科人3”
▲江淮“思皓X4”
仅仅几个月,工厂就时隔20多年复产出第一辆车“莫斯科人3”型,此车是授权复刻的江淮“思皓X4”,以SKD模式组装生产,一年的韶光售出了6000辆。不过如果你看看发动机上面的牌号,就会创造上面写的不是“莫斯科人”,而是“安徽人”。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车企赚了钱,而俄罗斯坚持了国产汽车家当,皆大欢畅。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UAZ正在生产和坦克300极其相似的UAZ海燕等等。
既然都和俄罗斯本地企业互助生产了,帮你忙了,那投资搞个CKD厂,你总不好意思谢绝了吧?再说了,组装还是在你的境内,还能拉动你的就业呢,何乐而不为?
这便是中国新一代车企在俄罗斯市场大杀特杀的窍门,从过去把利益全部吃掉,变成了向俄罗斯分润,这样才能减少政策上的障碍。
除了与俄罗斯互助生产汽车,实在中国汽车还有一条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渠道:平行出口。
平行入口这个词,中国人并不陌生,紧张是把一些没有在海内建立发卖渠道的车企汽车,以二手车的名义入口进来,然后再加价卖给海内消费者,比如一些跑车,很多都是平行入口进来的。
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天中国汽车也混上了平行出口的报酬?
比如,空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强调2025年前不会有出口操持,但在俄罗斯,空想却并不罕见,乃至登上了俄罗斯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第十一名!
这些空想汽车,大都是海内贸易公司购买后上完险,再以二手车的身份出口到俄罗斯的。
俄罗斯人喜好空想是有缘故原由的,一是空间大,比较适宜俄罗斯这种穿厚衣服的环境,二是百公里加速韶光为5.3秒,秒杀一众老爷车,迎合了俄罗斯消费者喜好张扬的生理。
▲空想L7海内30多万,俄罗斯卖60多万
而中国汽车的平行出口,也让“新时期”倒爷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中俄汽车市场差价巨大,空想L9在中国卖50多万,但到了俄罗斯,竟然一度卖到了将近100万!
而且一车难求!
中国人很少买的上汽IM LS7,在俄罗斯市场的售价也要70万,而中国的售价则只有35万。还有星越 L 在海内的售价约为 20 万公民币,到了俄罗斯就能卖到 40 万公民币以上。
你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只要在海内买一辆国产车,找个拥有出口资质的贸易公司办个手续,运到俄罗斯,刨去各种税收、物流用度、手续用度,差不多都能挣回汽车一半的钱出来。
以是全体2023年,中国做汽车平行出口是一个巨大风口。2019 年的时候,中国拥有出口资质的试点企业只有 46 家(紧张卖真的二手车);到 2022 年时,已经增长到了400多家。而事实上,挂靠这400多家出口企业的卖家,已经达到3000家以上,每天在中俄口岸排队清关的崭新的中国“二手汽车”,能排队几公里长。
闯进风口的人多了之后,中国倒爷们很快又创造了新的路子:先把车平行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然后再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俄罗斯,更赢利!
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同属从欧亚经济同盟,同盟内部税率很低。而吉尔吉斯斯坦从中国平行入口汽车,税率也比直接向俄罗斯出口低,以是一些倒爷每每把汽车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后,在向俄罗斯出口之前,降落报告的价格再平行出口到俄罗斯。这样虽然要交两遍关税,但也比直接出口俄罗斯本钱更低。
以是在2023年前十个月,吉尔吉斯斯坦的汽车入口量暴增了5倍!
总数靠近16万辆,个中个中6万辆都是从中国入口的。
▲俄罗斯车评人拿劳斯莱斯与仰望U8做比拟
正是由于这种车企设厂+倒爷的出口模式,才铸就了中国汽车如今的辉煌造诣。
第3章
中国汽车的成功
中国汽车之以是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俄罗斯遭遇的各种制裁当然是一个主要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成分是中国企业自己的努力,是中国汽车家当体系的胜利。
大略来说,便是孱弱多病的俄罗斯汽车家当,和发达成熟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实现了完美互补。
这让一个猖獗的预测成为行业共识——两年内中国车将会霸占俄罗斯 90% 的市场份额。
但是,和如此辉煌的造诣不相称的是,中国车企的表现,却非常低调,没有一个大肆宣扬的。
一方面,这是由于中国人特有的闷声发大财性情,有了100分的成绩,也要说60分,省的西方国家眼红,随便找个情由制裁你。
另一方面,经历了2009年大溃败的中国车企,已经认识到,比较俄罗斯本地经销商对汽车发卖利润的分成,俄罗斯政府的各种政策才最危险。
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的霸榜,目前已经引发了俄罗斯政府的当心,俄罗斯工贸部官员就公开指出,“中国汽车正源源不断涌入这个国家,并从根本上扼杀了政府正在扶持的本土汽车工业。”
这实在也可以理解,毕竟哪怕中俄关系再好,单独依赖单一供应商的行为,也是危险的。就像中国始终把俄罗斯原油供应比例掌握在15%以内一样。
以是,俄罗斯政府现在已经开始脱手限定中国汽车了。
2023年8月1日起,俄罗斯把入口汽车税费中的报废税大幅度提升,这样一来,中国汽车仅一项“报废税”就从之前178000卢布/辆,提高到300000卢布/辆,足足贵了一万块公民币。
这样,在相称大程度上降落了中国汽车的价格上风。
与此同时,对付平行入口问题,俄罗斯宣告从2023年10月1日起,已经通过经销商经营的奇瑞、长安、星途、吉利、坦克、凯翼、东风、岚图和广汽本田(GAC)等中国品牌汽车,只能通过经销商发卖,这些品牌的汽车不能再通过平行入口的办法进入俄罗斯,这显然是为了保护本地经销商的利益。
2024年2月14日,俄罗斯政府又决定: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将征收处置税,也便是说,借道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所有节省出来的各项税费,俄罗斯海关将会以处置税的形式征缴,2024年4月1日生效。这样一来,绕道吉尔吉斯斯坦向俄罗斯平行出口汽车,完备无利可图。
之前在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的倒爷们,从去年开始转向平行入口到哈萨克斯坦。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些方法都无法限定那些已经在俄罗斯投资建厂的中国车企,由于经历了“供应链打击”的俄罗斯,本身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家当的一部分,这种联系深入血肉,单靠行政命令,已经无法分开。
曾几何时,我们的汽车家当比俄罗斯还不堪,不仅车设计差,供应链更烂,当年生产桑塔纳时,只有轮胎收音机和天线是国产,其他零件全要入口,但经由中国汽车家当事情者几十年的努力,如今中国汽车已经笑傲环球,站在了90年代来华欧美车企的地位上。
大概,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成功,只会是中国汽车征服欧洲的出发点,中国汽车征服天下的征途,不会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