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

阳光残酷,

公民空军代言曲我爱祖国的蓝天背后的故事 休闲娱乐

白云为我铺大道,

东风送我飞向前。

金色的朝霞在我身边飞舞,

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

啊!啊!

水兵爱大海,

骑兵爱草原,

要问翱翔员爱什么?

我爱祖国的蓝天。

……

今年是公民空军成立70周年,要问哪首歌最能表达我对空军的热爱,我会绝不犹豫地说,《我爱祖国的蓝天》。
这首歌创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由阎肃作词、羊鸣谱曲,歌曲赞颂了我军空军翱翔员热爱祖国蓝天、保卫祖国蓝天的壮志豪情。
几十年来,它险些成了公民空军的代言曲,勉励无数热血青年投身空军。
这样经典的文艺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我有幸亲耳聆听阎肃老师讲述这首歌的出身过程。

2015年6月,机关组织领导干部读书班,约请阎肃老师到部队为大家讲讲他的军旅艺术人生。
那时他已经有85岁高龄,虽然退休了,但仍忙着参与策划中国公民抗日战役暨天下反法西斯战役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听说给部队讲课,他二话没说欣然接管。
讲课礼堂在五楼,没有电梯,他的腿有枢纽关头炎,我们安排让战士抬,但他坚持不肯,歇了好几次才自己走上去。
他说,好家伙,爬得我腿儿软,在家三楼是绝对不上的。
据阎肃老师说,这是下部队当兵,在外场当机务兵落下的病根。
南方机场跑道上夏天高温高湿,冬天寒冷湿润,那时战备紧,常常在飞机翅膀底下事情,中午就在副油箱上躺会儿,左腿进了湿气,现在比气候预报还准,只要快下雨了它就酸疼。
但也正是那次去空军部队的一年磨炼经历,才有了《我爱祖国的蓝天》这首歌的创作。

1959年初,阎肃和羊鸣等文工团的四名干部来到驻广州空军某部代职当兵,来的时候团领导哀求他们专心当兵,不要考虑什么时候回来。
阎肃被分到一个航空机务中队,和士兵们住在了一起。
起初,他以为当机务兵也不错,毕竟是修飞机的,这里武器装备好、知识分子多。
可连队根本没让他碰飞机,而是让他种了四个月的菜。
阎肃想不通了,连飞机外场都没让我去,那我还来这当兵干吗?还不如在北京郊区找个生产队干活呢!心里有气,谁找他都不说话。

一个星期六,四个人在一起唉声叹气,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后来大家商量,得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当兵”变成“我要当兵”。
回到宿舍,阎肃主动和一个老兵说了自己的想法,战士们一听都说:实在我们早想和你聊聊了,看你整天皱着眉头的样子谁还敢靠近。
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官兵也伸开双臂拥抱了他。
从此,他和官兵交上了朋友。
大家喜好他风趣诙谐、见多识广,他则客气向官兵学习技能。
不知不觉一年下来,他已经完备是部队的一员了:掩护飞机他便是一个机务兵,每天清晨早起顶着“鱼肚白”到停机坪擦飞机、递工具、打下手,晚上迎着晚霞送飞机回“机窝”;文工团到部队慰问演出,他代表部队致欢迎词,无论是翱翔员还是地勤兵都把他当本钱身的好战友、好兄弟。

一个翱翔日的傍晚,彩霞满天,8架飞机演习结束依次返航,他所在机组的一名机器师迎着火红的晚霞、扛着舷梯站在跑道尽头仰望蓝天。
阎肃被这一幅壮丽的美景深深吸引,他溘然意识到,原来地上的人在想念着天上的人,他们都爱祖国的蓝天,都在守护着这片天空。
年轻的公民空军在战火中发展,俏丽的长虹搭起彩门,欢迎着战鹰凯旋。
一种莫名的创作激情亲切直冲胸臆,当晚《我爱祖国的蓝天》的歌词就激情出身了。
1964年,这首歌获空军文艺作品一等奖,并在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获精良作品奖。

阎肃老师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空军不同岗位的官兵在注目着、守护着祖国的这片蓝天,我写《我爱祖国的蓝天》不是领导交代的任务,不是命题作文,这首歌能传唱至今,凭借的是空军部队生活厚赐予我们的“乳汁”,只有根植生活体验的词曲,才能唱出翱翔员的心声,才能唱到战士的心田上。
(沈刚)